• 不给他音乐听 散文 黄永玉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给他音乐听 散文 黄永玉 新华正版

散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26.05 5.3折 49 全新

库存11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永玉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53518213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256页

定价49元

货号xhwx_1202107742

上书时间2023-07-0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不给他音乐听》无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为黄永玉的随笔集。包括他的自述文章,关于家乡湘西的回忆,以及为了纪念一些朋友和人物而作的文章。我们从中能够看到黄永玉青年和壮年时代的浪漫与坎坷,他学画的过程、对于艺术的独到见解;我们也能够看到他与20世纪各位风流人物的因缘际会,发现诸多名家的人生细节;书中还附上了黄永玉亲自绘制的多幅插图,以及珍贵的私家照片。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潇洒旷达的人格魅力,展现在一行行幽默易的文字之间。

作者简介:

黄永玉,1924年出生,湖南凤凰人,土家族。中国当代有名画家、作家。自学美术,少年时期以出的木刻作品蜚声画坛。是少有的“多面手”,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皆精通,在中国当代美术界具有重要地位。将文学视为自己倾心的“行当”,从事文学创作七十余年。诗歌、散文、杂文、小说诸种体裁均有佳作,著有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无忧河的浪荡汉子等。以不间断的高质量作品,展现了高质量的艺术激情与创新能力。

精彩内容:

        屈原、湘西和旅游
    风凰飞腾,继以夜。
    ——《楚辞》
    屈原《离》中,许多部分提到两千多年前湘西的独有的风物。沅芷澧兰固不必说,“兰膏明烛,华镫(同“灯”)错些(读“索”[])”的美丽词藻,在湘西年节中,至今还能见到具体的明证和实感。
    在对待祖国宝库的态度上,我像国十八世纪那位启蒙运动大师狄德罗笔下的雅克,是个“承认既成事实派”。比如说二十多年前《兰亭》书真伪的论战,我很惶恐,唯愿已经光耀了千多年的国宝别让论战给否定了。后来又有人提到屈原的作品问题,我也是这种心情。“是”,不是比“不是”好得多吗?多一些“实体”是好事;左削一下,右削一下,越来越少,不令人感到萧瑟。
    自然,我这种态度是不认真的态度。我知道要不得。“凡事怕认真二字”,我是个“怕认真二字”的人。幸好,我不是搞据的,只是个人遐想,何况这毛病是从小养成。唯祷大家从现在开始,事事认真,为我们两千年以后做据工作的子孙们少添点麻烦。
    还是要说屈原。他是秭归人。屈原犯错误下放却溜去探亲,姐姐赶回来送别之后,后人为纪念这件事才起了个新名字。
    我不这么想,屈原什么时候去的湘西?
    是千里江陵一篙直下洞庭,绕湖大玩一通才进入澧水沅水流域的湘西,待了相当长一段时候——春兰秋菊、女萝薜荔以及“还傩愿”祭典和结橘柚的冬,越来越想不开,才由辰河买舟入洞庭,绕至汩罗,“扑通”跳进水里去的呢,还是干脆直接从秭归经川东走旱路进入湘西,再顺水而下洞庭,扑通跳进汨罗江的?我希望是后者。因为这省事,不来回绕路;何况湘西的生活那么好玩,那么有意思,创作正盛,顾不得死。到了洞庭滨湖,烟波浩渺,四顾无人,看看又过了一年多,不如死了算了,于是这才“扑通”一声跳了下去。
    要是有人在旁边,他是不会死的。一来人家会救他,二来有人会劝他,同情他,使他感到些微“下野”的人生乐趣。这是走着走着忽然间下的决心,首先要周围没有人。那时的泪罗江边应该是个“独怆然而涕下”的好地方。
    我没有铁板钉钉的论据,何况死的路线也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有如跳水之前先起左脚或先起右脚跳的问题一样。
    之,屈原这人辞赋作得那么好,又是个政治遭遇坎坷的人,才高和寡,脾气好不到哪儿去的。纪念他,是对楚怀王的一种抗议,一种热热闹闹的抗议,一种政治很强、化悲痛为欢乐的群众运动。倒是两千多年前有人这样惊天动地地描写了我们的家乡的风土人情,使我动不动要抬出屈原来为我们的湘西吹牛皮。
    其实几十年前,湘西是个土匪窝,一个新式土皇帝盘踞在他的首府凤凰。谁来打谁,倒有个几十年的小康局面。他拥有自己的炮工厂、皮革工厂、军事学校、几个师团的部队。住在全城优选的山上。
    孩子们从小练练炮,扭打厮杀,培养轻死生、重道义的德行;现代文明中除了克虏伯的炮之外,没见过什么外来东西。
    人们知道水车、碾盘、磨盘、纺车团东西之外,没见过自行车和汽车。
    我是十二岁到外头读书,才掌握世界上的梨和桃原来竟然也有甜的这项知识。
    不开公路,得外头人打进来。
    那么偏僻,那么落后,以至书本上提到的封建、残酷、死亡、贫困、无知、蒙昧……我都是亲身经历。有人打趣地说:“进你们湘西得踮着脚,脑袋左右提防,说不定什么时候找不到自己。”话挖苦得很,却是真的。
    三十多年前,我已经长大了,回过一趟家乡。
    我坐着木船沿辰河上行许多天。天亮启碇,天黑下锚,半路住码头边吊脚楼客栈里。黄昏后河街尽是灯火。酸萝卜、葵花子、南瓜子、清炖加蒜汁牛肉的浓烈气味……由近到远一片嘈杂的声音。
    渔鼓、胡琴、月琴、大筒、唢呐、三弦的声音混合在一个个发育不全、长得像小老太婆的女孩子们唱的时调里。多少年来,我早惯那种强作欢乐的哀哀欲绝的声音;只是久违了,不产生依恋的感情。朋友给我找来一位近八十岁的辰河高腔演员,话说不清了,却给我哼了大半夜的戏。我探索着谱在本子上,生怕失落那一点余痕。我终夜透过星星谛听河街那一片延绵的夜声直到天亮。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