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廉简约/中华传统主题故事读本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编者:高滨//杜威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廉简约/中华传统主题故事读本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编者:高滨//杜威 新华正版

中国古典小说、诗词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7.89 4.4折 18 全新

库存136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高滨//杜威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4012468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页数158页

字数140千字

定价18元

货号xhwx_1201746938

上书时间2023-06-0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季文子以俭为荣
公仪休不受鱼
子罕以不贪为宝
孙叔敖的感人遗嘱
汉文帝不建露台
周仁不受赐
廉洁自检的霍去病
第五伦以俭治家
雷义获金付县曹
羊续悬鱼拒贿
“四知”杨震
“一钱太守”刘宠
郑均劝兄拒贿
陆绩廉石压仓
父清子廉
吴隐之不惧“贪泉”
勤俭节约的陶侃
斛律光的家产
李幼廉不为美金钱所动
萧道成怒摔“玉介导”
萧鸾思俭
遗嘱保廉的孙谦
“五代”清郎袁聿修
隋文帝以俭治国
赵轨为官清若水
廉洁的魏徵夫人
廉洁的谏官魏徵
唐朝宰相卢怀慎
杜暹埋金退礼
三朝宰相姚崇住陋室
史卢均不染海事
白居易怒打行贿人
韦贯之不通馈赠
张齐贤激浊扬清
范质不置私产
不事奢华宋仁宗
范仲淹的家风
包青天不持一砚归
张俭选布
一生节俭的司马光
王安石与獐子肉
清廉勤俭的苏东坡
苏东坡不为旧友谋官
赠华服婉拒贿赂
不图享受的岳飞
尚书夫人下厨房
李沆造屋
状元回乡
刘焕劝廉
朱元璋教臣勿忘俭
戚景通不自欺
两袖清风于谦
董三泉买“木”
徐九思的“三字经”
“二不尚书”范景文
弘治贤相徐溥
张居正拒付重金
清官海瑞
明朝廉吏陈寿
唐侃备棺拒贪官
七朝廉吏王翱
明末廉臣方岳贡
陈廷敬为政清廉
刘统勋把行贿者公之于众
清廉爱民陶元淳
张伯行天下清官
廉吏于成龙
“清廉慈惠”的邵嗣尧
侯鸣珂杖妻拒贿
“伏虎侍郎”张廷玉
手好不要钱的王杰
病死庙中的巡抚岳起
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
林则徐拒贿拾遗
“天下俭”“一国俭”“三根油条”

内容简介:

高滨、杜威主编的清廉简约是“中华传统主题故事读本”之一。本书以清廉从政、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为主要关照,通过一个个鲜明正面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宣扬了对勇毅果敢这一中华民族品质的赞美和讴歌。

精彩内容:

    季文子以俭为荣
        春秋时期,有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宰相,名叫季文子。
        季文子治国有方,政绩显著,因而历仕鲁文公、宣公、成公、襄公四朝,前后执政几十年。他在鲁国虽然官职高,从政的时间长,却十分注重俭朴自律。他看不惯的是那些整以炫耀财富为荣的贵族,尤其厌恶讲排场、搞浮华的风气。他住的房子极其简陋,常饮食也只是粗茶淡饭。在衣着方面,他不仅自己时很少穿丝绸衣服,妻子儿女也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连他家的仆人,穿的也比一般有钱人家的仆人要俭朴许多。季文子对粮食非常爱惜,所以他家的马匹只喂青草,从不允许喂一粒粮食。
        鲁国有个叫仲孙蔑的大臣,他的儿子不懂节俭是一种美德。他见季文子出入常穿布衣,坐的马车也十分寒酸,耻笑季文子道:“大人做宰相这么多年了,出入连件像样的绸缎衣服也没有。还不许用粮食喂马,只让马吃草,把马养得瘦骨嶙峋的。大人每天坐着这样的瘦马拉的破车,难道不怕别人笑话大人过于小气吗?再说,大人处处这么寒酸,要是让别的的人知道了,说不定还会以为我们鲁国很穷呢。
        季文子听了,心气和地对他说:“我以为你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光荣,什么是气派。我觉得,一个人身处恶劣环境,懂得节俭,这是不难办到的;但一个人身处高位,物质条件极其丰厚,却仍能注重节俭,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一般人很容易被自己的贪欲支配。但是,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却能克制贪欲,因为他懂得俭朴能使人向上。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修养、有气派、令人钦佩的人。我想,一个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艰苦奋斗,上行下效,那么这个的百姓也会很快形成一种节俭、奋斗的风气,这个会越来越强大,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你怎么能说节俭是丢脸的事情、是会使衰败的事情呢?”
        仲孙蔑的儿子听罢,一时无言以对,只得红着脸走开了。后来,仲孙蔑知道了这件事,狠狠地批评了儿子一顿,并让他闭门思过。仲孙蔑的儿子静下心来,反复思季文子的话,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所在。后来,他不但不再嘲讽季文子的节俭,而且自己也逐渐改掉了爱讲排场的毛病。
        公元前568年,季文子因病去世。由于他一生力求节俭,入殓的时候,随葬品都是些案头、橱中破旧的东西。国君前往吊唁时看到,不禁问道:“家中难道不舍得拿出些值钱的东西陪葬吗?”季文子家人听了,摇头说:“家中实在没有金、玉等贵重物品。”鲁君不解地又问道:“为什么不买一些呢?”
        季文子的管家听后,含泪说:“我家主人一生节俭,从不多占一文钱,还常为国事解私囊,家里实在是一点积蓄都没有。您如若不信,这里有账可查。”管家边说边向国君献上季文子家的账簿。鲁君看后大为感动,随行的也很震撼,季文子节俭的美名越传越远。
        公仪休不受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做官的人如果有明显的喜好,往往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如果自己控制不住贪念,没有这种警惕,终会走向贪污腐败。但也有一些廉洁清正的,他们心中警钟长鸣,绝不会因自己的喜好而断送前程,战国初期鲁国的国相公仪休是这样一个人。
        公仪休非常喜欢吃鱼,于是一些想投其所好,主动给他送鱼。
        ,有一个人带来一筐极其新鲜的鱼,想送给公仪休,公仪休没有接受。这个人感到很奇怪,便问道:“听说您非常喜欢吃鱼,这么新鲜的鱼,您为什么不接受呢?”
        公仪休笑了笑,对送鱼的人说:“正是因为我特别爱吃鱼,所以才坚决拒绝任何人送来的鱼。道理很简单:我贵为国相,大家才会争相给我送鱼,可是我如果接受这些馈赠可能要为这些人办事,那么难违反纪。如果我违了,被罢了官职,成了罪人,那谁还会给我送鱼呢?到那时,恐怕我想吃鱼都买不起了,而现在我的俸禄足够自己买鱼吃,为什么要接受你的鱼呢?”
        公仪休的回答很直率,也很实在。他拒鱼的故事被后世传为佳话,成为们学的榜样。
        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