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卫新疆之战 中国军事 陈跃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保卫新疆之战 中国军事 陈跃 新华正版

中国军事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支持7天无理由

57.43 6.7折 86 全新

库存2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跃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6075697

出版时间2022-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页数340页

字数360千字

定价86元

货号xhwx_1202705634

上书时间2022-12-13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一、嘉道之际

1.渐尖锐的官民矛盾

2.南北失衡的军力部署

3.不断坐大的和卓势力

4.貌合神离的布鲁特人

二、定张格尔之乱

1.张格尔动乱前夜

2.张格尔发动

3.清军定

4.长龄、那彦成善后

三、戡定和卓后裔动乱

1.息玉素普之乱

2.长龄、玉麟善后

3.再定七和卓之乱

4.奕山善后

5.定倭里罕之乱

6.福礼善后

四、驱逐阿古柏

1.阿古柏入侵新疆

2.清廷决策叛

3.湖湘子弟进北疆

4.横扫残敌复南疆

5.刘锦堂善后

五、反击沙俄入侵伊犁

1.沙俄伺机入侵伊犁

2.沙俄在伊犁的暴行

3.清朝收复伊犁

六、新疆建省

1.行政建置

2.经济建设

3.建设

参文献

附录  本卷涉及的战役战斗名录

后记

内容简介:

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自西汉开始,新疆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清代顺康雍年间,准噶尔部控制新疆。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俘虏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统一新疆。乾隆二十三、二十四年(1758、1759),清军先后定阿睦尔撒纳叛乱及大小和卓叛乱,中国西部国界得以确定。此后,清对新疆实行了系统化的治理政策。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伊犁将军,实行军政合一的军府体制。这使新疆有了60余年统一而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得到快展。然而,清未能翦除和卓后裔势力,也未能从根本上变革新疆宗教信仰,新疆“白山派”信众仍严重迷信和卓,并在和卓后裔的蛊惑、煽动下一再发动叛乱。张格尔之乱、玉素普之乱、七和卓之乱、倭里罕之乱等和卓后裔叛乱给新疆造成了巨大伤害。清在定上述叛乱后均进行善后处理,但未能变革军府体制,社会治理仍存在严重弊端。同治四年(1865),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趁新疆内乱而侵入新疆喀什,后又攻占天山以南及乌鲁木齐、吐鲁番等地,残暴统治新疆达12年之久,给新疆各族带来沉重灾难。同治十年(1871),俄国悍然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我国西部边疆遭遇严重危机。光绪四年(1878),左宗棠率军消灭阿古柏政权。四年后(1882),收复被俄国侵占10年之久的伊犁地区。光绪十年(1884),清正式在新疆设立行省。这是清治理新疆体制的根本变革,更是我国古代治理新疆体制的重大创新。新疆建省实现了新疆与内地的一体化发展,伊犁将军权力锐减,伯克制被废除,新疆地方政务由各道、府、厅、州、县,赋税制度与内地相同,移民实边政策更加优惠,教育在全疆开展。这些举措有力地维护了我国西部边疆安全和领土完整。促进了西部边疆建设,增进了新疆各民族间联系,筑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了我国统一多民族的深度发展。

作者简介:

陈跃,江苏徐州人,历史地理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从事清代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30余篇,主持社科项目2项和省部级课题1项。

精彩内容:

        乾嘉之际,清朝统治阶级的骄奢逸益严重,朝政风气开始败坏,亏损,军备废弛。这种腐化和官场上的贪赃枉,加之土地兼并激烈,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促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化,清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嘉庆元年(1796),川楚陕边界爆发震惊朝野的白莲教大,后波及川、楚、陕、豫、甘等省,历时九载。这次大规模,让清调集了16省的数十万军队,耗费了国库2亿两白银,各种社会矛盾已是积重难返,所谓“康乾盛世”已经走到了尽头。白莲教标志着清朝走向衰落的开始。虽然嘉庆朝时期的新疆尚未出现大规模动乱,但无处不暗藏危机,主要表现为官民矛盾渐尖锐、军力部署南北失衡、和卓势力不断坐大,以及号为“藩篱”的布鲁特人开始貌合神离。
    1.渐尖锐的官民矛盾
    为维护我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和便于管理新疆军政事务,清在伊犁设立伊犁将军,管新疆各项事宜。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清高宗正式宣布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上谕称:“伊犁为新疆都会,现在驻兵屯田,自应设立将军,管事务。昨已简用明瑞往膺其任,著授为管伊犁等处将军,所有敕印旗牌,该部照例颁给。”伊犁将军的职权是“管辖地方,调遣官兵,自应酌定成规。臣等谨议,凡乌噜木齐(今称乌鲁木齐)、巴里坤,所有满洲、索伦、察哈尔、绿旗官兵应听将军统调遣。回部与伊犁相通,自叶尔羌、喀什噶尔至哈密等处,驻扎官兵,亦归将军兼管。其地方事务,仍令各处驻扎大臣,照旧。如有应调伊犁官兵之处,亦准咨商将军,近调拨,开明职掌,载入敕书。”伊犁将军是清在新疆的优选军政长官,驻节伊犁惠远城,代表清廷统全疆各项军政事务。
    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在喀什噶尔设立“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又名“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天山南部塔里木盆地周边各绿洲地区,是南疆地区优选军政长官,隶属伊犁将军节制。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下设协办大臣一员,在南疆各城还设立若干,英吉沙尔设领队大臣一员;叶尔羌设办事大臣一员,协办大臣一员;和阗设办事大臣一员,领队大臣一员;乌什设办事大臣一员;阿克苏设办事大臣一员;库车设办事大臣一员;喀喇沙尔设办事大臣一员。虽然清规定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管辖南疆各城事务,但并没有将管理触角延伸到基层的各城各村,各城各村的具体事务实则由各处大小伯克负责。
    在清朝统一新疆之前,当地存在伯克制。清代以前,新疆地区的伯克有30余种,级别优选的是阿奇木伯克,为某一地区或某城的优选长官,“理城村大小事务,职繁权重”。伊沙噶伯克是阿奇木伯克的副手,噶杂纳齐伯克专管仓库钱粮事务,商伯克负责征收粮赋,哈子伯克主管,密喇布伯克管理水利灌溉,其他伯克亦各司其职。
    乾隆二十三年(1758)九月,清高宗指出:“回部与伊犁不同,伊犁入我版图,控制辽阔,不得不驻兵弹压。至回部定后,不过拣选头目,统辖城堡,归伊犁军营节制,即从前准噶尔之回人,亦只如此。”②故此,在叛过程中,清开始任命各城伯克,以鄂对为阿克苏的阿奇木伯克、霍集斯为和阗阿奇木伯克,均给三品顶戴。
    p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