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业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美)陈毓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洪业传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美)陈毓贤

中国名人传记名人名言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27.61 6.6折 42 全新

库存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陈毓贤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5860

出版时间201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31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42元

货号xhwx_1200442389

上书时间2022-06-0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洪业传》再版自序
1 幼年在福州
2 洪家的故事
3 童年在山东
4 青春好时光
5 蜕变
6 俄亥俄卫斯良大学
7 友谊与爱情
8 转捩点
9 巡回演说
10 归国学人
11 燕大教务长
12 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
13 一九二○年代的哈佛
14 新交与旧好
15 全身投入学术
16 出入敌区
17 被押入狱
18 抗胜利
19 漫长的旅途
20 侨居剑桥
21 幸存者
附1 剑桥岁暮八首
附2 洪家三代女人的悲剧
附3 顾颉刚、洪业与中国
现代史学
人名索引列表
外国人名中英文对译表

内容简介:

传记作家陈毓贤在她撰写的洪业传中把洪业称为“季世儒者”,这个称谓也准确而概括的描述了洪业个人的人格和他相处的时代。洪业生长于民国季世,历经惊涛骇浪的社会巨变,却始终能保持守正不阿,进退有据的儒家精神。陈毓贤称他为“儒者”是对他至高的礼敬。陈毓贤在哈佛大学长年与洪业交往,近距离观察,并且访问三百多小时,她所撰的这本洪业传可称为一部翔实“信史”。陈毓贤文笔生动,娓娓道来,把洪业一生写的多姿多彩。这是一部可读极高的传记作品。

精彩内容:

    洪先生谱名正继,学名业,号煨莲,煨莲谐音于他英文学名,是他二十三岁到美国留学时自己取的。
    
洪业生于一八九三年十月二十七。当时光绪皇帝治下的福州虽是福建的省城,而且是世界有名的海港,但因它地势崎岖,却是个车轮罕至的地方。石子铺的街道狭隘,到处是高高低低的台阶。高墙环抱的城里,盛长着榕树、荔枝、龙眼、枇杷、芭蕉、竹子,及颜耀眼的带花卉;但也有成千成万的坟墓,棋布在山坡上,令人触目惊心。年幼的洪业,已常为那么多的土地被死人占有,不能让活人利用感到惋惜。因为洪家经济拮据,住无定所。他与他父母亲、祖母、伯父、两个姑姑,及几个堂兄弟从一间租赁的房子搬到另一间,表面的和谐难以掩盖拥挤下造成的紧张气氛。
    
洪业幼年的岁月大半在福州城外南郊,闽江三角洲一个称为南台的岛上度过。在城里,洪业是洪家第三个孙儿;在城外,他却是林家头一个孙儿。林家则有宽敞的住宅。
    
洪业外祖林锺皋的“永吉茶行”面对着闽江一条支流,土墙上开了个桐油漆的大门。一进去,屋子里有二三十个女工拣茶叶,仰头可见粗大的木梁及屋顶上的天窗。她们拣完茶叶以后,便有另一批工人把茶叶装入垫了锡片的大木箱里。大屋子的右边有窗户,左边有几间屋子,有伙计的卧室、账房,还有一间上房,是用来招待远方来谈买的客商的。长外孙洪业也偶尔用这间屋子。其窗外有两三棵荔枝树,他很喜欢从窗户伸出手摘成熟的荔枝。林家住宅设在茶行后,隔了一堵墙,有个大门,里面又另有一堵墙,叫“影壁”,挡魔鬼用的。住宅的房子方方正正围着两个天井而筑。天井水缸里养着荷花、金鱼。房子多是两层的,上层绕着走廊。屋盖是灰瓦,屋脊上有些陶制的小人、动物。朝南的大厅由台阶上去,中间摆了一台很大的八仙桌,两边有太师椅,两墙上挂了对联,一边是舅舅的卧房,另一边是外祖母的屋子。外祖母晚上常带孙儿跟她睡觉。外祖住在朝东的楼房里,与茶行的账房是相通的,上层有几间常锁着的货栈。朝西的楼房则有个时期赁出去。洪业的母亲、阿姨、孩子们都有屋子,另外有饭厅、厨房和佣人的住所。很后面是个木板钉的墙,洪业小时候从木墙的夹缝可看到后面人家的厨房,那一家也是开茶行的,住宅与林家相背。
    
对幼小的洪业来说,生活充满着彩。到晚有兜售各种东西的贩子经过,他们各有各独特的叫声。一早有来挑粪的卒子,粪还要给钱买,这点钱归佣人收入。再一会儿,有叮叮送水的车,水缸弄满了给多少钱。另有磨刀的,拍棉被的,肩挑着火炉熟食的,头顶着竹篮子糕饼的。还有那摇着铃把麦芽糖吹成小人、小马、小的,只可惜洪业家里从不让他尝那逗人可爱的麦芽糖,说它不卫生。
    
洪业要掉乳牙的时候,光顾过一位沿街叫的牙医。这牙医胸前挂了一串牙齿,后面背了一个药箱。从街上请了他进来,他便把止痛药涂在病人牙上,用一条丝线把牙齿拴上,把线的另一端系在门上;他一边用手在病人肩上一拍,一边把门一踢关上,牙齿便被拉下来了。
    
洪业小时候常在永吉茶行前面的河里捉螃蟹,看人家下石阶在河边打水洗衣服,看河里的船夫用竹竿撑船。沿河走下去,可看见两个“三条簪”妇女踏着水车,唱着山歌。车上挂着水桶,轮子往上转,水桶便向下倾,把从河里盛上来的水倒进渠里,以灌溉蔬果园。“三条簪”的妇女是不缠脚的,个子很大,不穿鞋袜,跟男人一样自由行动,而且做粗工,头发上插了三支蛮可怕的长簪。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