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明史(全2册) 中国历史 顾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明史(全2册) 中国历史 顾诚

中国历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53.95 4.2折 129.9 全新

库存38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诚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40224

出版时间2022-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1080页

字数800千字

定价129.9元

货号xhwx_1202616169

上书时间2022-05-09

浩子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内斗要,也要内斗!从南明的灭亡,看透人的荒唐!明史大家顾诚代表作,耗尽10多年心血,遍寻600余部史籍,同类著作无出其右者。荣获中国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明清史研究程碑式重要作品。豆瓣9.3分神作,每个“不可不读”的历史书单上都有南明史。崇祯死后,明朝本可逆风翻盘,却因内斗一次次错失良机!清胜明败,根本原因不是强弱异形,而是凝聚力的差异。小说般活泼生动,连印刷厂的校对工人也读得津津有味儿。出版25周年,重新厘清文字,纠正原版数十处错误,少量重来!

目录:

章 明朝覆亡后的形势

第二章 弘光朝廷的建立

第三章 弘光朝廷的偏安江淮

第四章 大顺政权的覆亡

第五章 弘光政权的瓦解

第六章 清廷统治者推行的民族征服和民族压迫政策

第七章 各地抗清运动的兴起

第八章 隆武政权同鲁监国的争立

第九章 隆武政权的作为和覆败

第十章 大顺军联明抗清

第十一章 大西军的经营云南

第十二章 郑成功起兵与鲁监国在浙闽抗清

第十三章 永历朝廷的建立

第十四章 郑成功在闽粤沿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第十五章 吴胜兆、王光泰等的反清

第十六章 金声桓、李成栋的反清归明

第十七章 北方各省的反清运动

第十八章 1648—1649年湖南战局

第十九章 永历朝廷的党争

第二十章 清军攻占桂林、广州

第二十一章 大西军的联明抗清

第二十二章 1651—1653年浙闽赣抗清势力的消长

第二十三章 孙可望部署的湘、桂、川全面反攻

第二十四章 清廷加强推行以汉制汉政策

第二十五章 李定国的两次进军广东

第二十六章 1654年会师长江的战略设想

第二十七章 李定国迎永历帝人云南和孙可望的降清

第二十八章 清军大举进攻西南及永历朝廷的播迁

第二十九章 郑成功、张煌言长江之役

第三十章 永历朝廷的覆亡

第三十一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地区

第三十二章 夔东抗清基地的覆灭

引用书目

原版后记

内容简介:

内斗要,也要内斗!人的荒唐莫过于此!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消息传到留都,立谁为新君的问题变得迫在眉睫,文武纷纷涌动,都想在新君面前占据首功,却不想,这种各怀鬼胎的心思为南明政权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在武将马士英等人的拥立下,福王朱由崧即位,改元弘光,而这些“定策”功臣也造成了南明权力的失衡,继而引发内斗不断。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继立,先后与大顺军、清军展开你争我夺的角逐,但激烈的斗争,使南明君臣在不停的内耗中,失去了无数翻盘良机,走向了失败。南明是在内斗中粉墨登场,也是在内斗中分崩离析!翻开本书,从南明的灭亡看透人的荒唐!

精彩内容:

        章  明朝覆亡后的形势
    节  明帝国的分崩离析
    公元1644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迭起的重大事件,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高潮,又搅和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拿纪年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政权是永昌元年。三种纪年代表着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
    甲申三月十九,大顺军攻克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当天大顺皇帝李自成进入北京,标志着明朝的覆亡。在短短的两三个月里,大顺政权凭借兵威和深得民心,迅速地接管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统治区包括了现在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全境以及湖北、江苏、安徽的部分地方。山海关外的明朝军队在西伯吴三桂、辽东巡抚黎玉田的带领下撤入关内,并且同山海关兵高道投降了大顺政权;清廷乘机派郑亲王济尔哈朗等收取了关外地区,这样形成了大顺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的局面。以崇祯帝为首的明朝廷葬身于农民的烈火中,并不意味着明朝统治的全面结束。当时,明朝残余势力盘踞的地方还很大。除了张献忠的大西军正处于进军四川途中以外,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仍然在明朝委任的各级统治之下,他们自居正统,继续奉行崇祯年号,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明的历史是从北廷的覆灭开始的,至于立君继统则是拥明势力的事。换句话说,历来的史籍把弘光朝廷的建立作为南明史的开端并不接近准确。
    综观甲申三月至四月中旬的形势,可以做以下的概括:大顺政权和大西军是农民中形成的新兴势力,他们同明帝国一样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区别是明朝残余势力控制的地区内继续维护着官绅地主的封建统治,而大顺军和大西军的人虽然已经有明显的蜕化倾向,但尚未达到质变的程度,他们实行的政策基本上仍然是打击官绅地主、保护农民利益。1644年春天和夏初,大顺军所向,占领了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这一广袤地区的百姓欣喜若狂。连官绅地主除了极少数死心塌地效忠朱明王朝,绝大多数都认为明朝气数已尽,转而寄希望于大顺政权。长期以来,人们受“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的传统观念影响,以为官绅地主与大顺政权一直势不两立,这是不接近正确的。事实上自从1643年十月明陕西三边督孙传庭部主力被大顺军歼灭以后,明朝官绅眼见大势已去,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把明亡顺兴看成是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为了自身利益纷纷归附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尽管其中有的人争先投靠,希冀跻身于新兴的大顺朝定鼎功臣之列;有的人虽心怀疑惧,但为形势所迫而随大溜。之,在大顺军被清军击败以前,汉族官绅中的大批文官武将都以投靠大顺政权为专享出路,而不可能设想去投靠偏处辽东的一个语言、风俗都有很大差异的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清政权。顾炎武《知录》中有一段话很值得注意:“有,有亡天下。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1]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而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这是甲申之春汉族军民官绅的心理状态。正因如此,大顺军在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占领了包括京师在内的整个黄河流域,除了在宁武和保定两地稍遇抵抗以外(在保定城里“代帝亲征”的大学士李建泰也是主张投降的),到处是一派望风归附的景象。如史料所载,“晋民倡乱者皆传贼不杀不,所过不征税,于是西望”[2];京师百姓也“幸灾乐祸,俱言李公子至贫人给银五两,往往如望岁焉”[3]。崇祯末年曾在朝廷任职的熊开元记,“癸未(1643)、甲申(1644)间,臣待罪圜扉,闻都人望贼如望岁,不啻三百矛刺心而血欲洒而无从也”[1]。大顺军占领北京时,不仅“百姓欢迎”[2],明朝廷在京的两三千名自尽的只有二十人,其他“衣冠介胄,叛降如云”[3]。国子监生陈方策塘报中说:“我之文武诸僚及士庶人,恬于降附者,谓贼为之师,且旦晚一统也。”[4]史可在奏疏中痛心疾首地说:“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5]
    p1-5

精彩书评:

南明史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学术著作,但写得深入浅出,不仅为明史研究的同行所欣赏,而且具有历史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读懂。在史学陈述被各种以科学面目出现的枯燥模式、数据、曲线、图表和术语碎化的时候,它带给读者以赏心悦目的快感和启人心智的愉悦,据说连印刷厂的校对工人也读得津津有味儿,这是很值得玩味的现象。——郭小凌原首都博物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它当然不是填补空白之作,但却代表南明史研究迄今为止所达到的高水。——何龄修明清史专家,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所谓“十年磨一剑”,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已不足以形容本书的研著过程顾先生受老校长陈垣前辈“竭泽而渔”之教诲,他虽然并未说他的南明史研究做到了这一点,但至少他在这一领域的同仁中接近这一点则是无疑的。——秦晖有名史学家,中文大学教授顾诚先生并不满足于“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而是志在创新和突破,力求解开一个个历史谜团,探明历史事实之,阐述社会发展之规律。因此,他对搜集到的资料,都下功夫逐一进行认真的审核、辨析和证,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然后以此为基础,运用唯物史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陈梧桐明史专家,原民族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民族史研究所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