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学史稿 古典文学理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诗学史稿 古典文学理论

古典文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7.62 5.7折 83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97954

出版时间2011-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696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83元

货号xhwx_1200063607

上书时间2021-12-19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导言  从唐诗学到唐诗学史
编  唐诗学的萌生(唐五代)
  章  概说
    节  唐诗的繁荣与唐诗学的萌动
    第二节  萌生期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萌生期的历史分段
  第二章  唐前期的唐诗研究——从不自立到开始自立
    节  “选学”的演进:从合选到专选
    第二节  理论批评的演进;从结六朝到建构唐音
    第三节  唐前期唐人的格理论
    第四节  创作与研究的同步
  第三章  唐中期的唐诗研究——自立后的初步展开
    节  选诗、品藻中唐诗主体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阅读、批评与写作中诗学观念的分流
    第三节  研究形态的多样化
  第四章  晚唐五代的唐诗研究——唐诗体意识的萌生
    节  从专选走向通选
    第二节  从具体评论进入体概括
    第三节  诗派、诗体、诗、要一味诗诸领域的进一步开发
    第四节  创作实践与研究视野的反差
第二编  唐诗学的成长(宋辽金元)
  章  概说
    节  唐宋诗风的交替与唐诗学的确立
    第二节  宋代唐诗学演进的轨迹
    第三节  辽金元在唐诗学史上的贡献
  第二章  北宋的唐诗研究
    节  作为文学遗产的唐诗文献整理工作
    第二节  作为创作范式的唐诗模本的选择与改造
    第三节  诗话、诗论、诗选中的唐诗研究
    第四节  史学家、理学家、博学家论唐诗
  第三章  南宋的唐诗研究
    节  “千家注杜”与唐诗文献学的深化
    第二节  唐宋诗之争的发轫
    第三节  严羽:古典唐诗学的奠基人
    第四节  《唐诗纪事》:部唐诗研究专著
    第五节  诗话、评点与《三体诗》
  第四章  辽金的唐诗研究
    节  辽代诗歌创作中的唐诗接受
    第二节  金代的唐诗研究
    第三节  元好问与《唐诗鼓吹》
  第五章  元代的唐诗研究
    节  方回与《瀛奎律髓》:江西诗派唐诗学的衍流
    第二节  “宗唐得古”思潮下的元人唐诗观
    第三节  元人诗著作中的唐诗研究
    第四节  杨士弘《唐音》:宗唐派唐诗学的早期范本
    第五节  辛文房《唐才子传》:部唐诗专史的出现
第三编  唐诗学的盛兴(明代)
  章  概说
    节  明代唐诗学盛兴的原因
    第二节  明代唐诗学的主流与别派
    第三节  明代唐诗学的分期
  第二章  明前期的唐诗学
    节  江左诗人的崇唐倾向
    第二节  吴中诗人对唐诗的审美取向
    第三节  闽中诗派与高楝选唐诗
    第四节  理学家的唐诗观
    第五节  从“台阁”诗人到李东阳
    第六节  明前期唐诗文献的整理与开发
  第三章  明中期的唐诗学
    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盛兴
    第二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异趋
    第三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复兴
    第四节  “格调论”唐诗学演进中的几个争议焦点
    第五节  明中期唐诗文献的整理与开发
  第四章  明后期的唐诗学
    节  “灵论”诗学的崛起与唐诗研究
    第二节  “格调论”唐诗学的深化与蜕变
    第三节  “灵论”唐诗观与“格调论”唐诗观的调和
    第四节  明后期道学家的唐诗观
    第五节  唐诗接受由“格调”向“神韵”的转化
    第六节  明末经世思潮下的唐诗观
    第七节  明后期唐诗文献的整理与开发
第四编  古典唐诗学的结与终结(清及民初)
  章  概说
    节  结期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反思、集成、蜕变:结过程的三部曲
    第三节  结期唐诗学的特征
  第二章  清前期的唐诗学
    节  时势剧变下的诗学反思
    第二节  唐宋诗争的再起与唐诗学的分化
    第三节  两个独特的诗学家:王夫之与叶燮
    第四节  王士祯“神韵说”唐诗观及其反响
    第五节  清前期唐诗研究领域的拓展
  第三章  清盛期的唐诗学
    节  沈德潜与宗唐派唐诗学集成
    第二节  袁枚、赵翼与灵派唐诗学的集成
    第三节  翁方纲与宗宋派唐诗学的集成
    第四节  清盛期的其他家派
    第五节  《全唐诗》的编纂与唐诗学的繁荣
  第四章  清中叶以后的唐诗学
    节  诗坛风尚的转变与唐诗研究的衰颓
    第二节  解体期间的诸家诸派
    第三节  几种代表的唐诗选本与诗话
    第四节  蜕变在酝酿中
余论  走向更新之路
参引用书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陈伯海主编的唐诗学史稿。唐诗学史稿的内容提要如下:一部唐诗学史当以在历目前起过较大影响并具有代表的唐诗观为其枢纽,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展开。横向上,应探究作为接受范式的唐诗观与接受主体、接受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作用在阅读、批评、写作各个环节(选、编、注、、点、评、论、作诸种形态)上的显现;纵向上,则应着重察唐诗观自身的流衍变化,包括不同观念、范式间的对立、交渗、转换和兴替的过程。这样一纵一横、一经一纬,便可交织出一幅生动活泼而又脉理分明的图景来。

精彩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研讨声律并在创作实践中示人以规范,使声韵逐渐推广开来,使人们逐渐精于此道,宫廷诗人功不可没。从太宗贞观后期到武后长安末年约六十余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一大批探讨诗歌声律、病犯、属对等技巧问题的诗学论著,如佚名的《文笔式》、《诗格》、《诗式》,上官仪的《笔札华梁》,元兢的《诗髓脑》,崔融的《唐朝新定诗格》,旧题李峤《评诗格》等。其后天宝年间又有旧题王昌龄的《诗格》。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一书中,及自唐初至安史之乱前的唐前期这一时间段里,唐人诗格论著共九种,除上述八种外,尚有旧题魏文帝撰《诗格》。我们择其要者略加介绍。
    
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宫廷诗人、诗论家上官仪。上官仪(约607-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人。《旧唐书》本传称,上官仪“本以文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上官仪之诗以“绮错婉媚”为特征,其内容多为应制奉和,其诗在当时诗坛影响甚大。刘慷《隋唐嘉话》载:“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云:‘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可见其诗之工美,其受人仰慕敬重之甚,也可窥见“上官体”之流布影响。他在唐诗学上的创建集中反映在其诗学论著《笔札华梁》中。《笔札华梁》在南宋之前已佚,但南宋初年旧题蔡传所编《吟窗杂录》卷一所收之魏文帝《诗格》,校以《文镜秘府论》有关内容,十之八九出于《笔札华梁》和《文笔式》,并与李淑《诗苑类格》引述的上官仪之说能相印证。张伯伟参校各种见在文献,得其大体,录于《全唐五代诗格汇》一书。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