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话的腔与调 散文 畸笔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海话的腔与调 散文 畸笔叟

散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2.14 4.8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畸笔叟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53523101

出版时间2021-09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1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xhwx_1202466874

上书时间2021-12-1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这是一本有关上海方言的语言类随笔集,用作者自序里的话说,“对上海话乃至世界各地方言的未来,一点也不乐观起来”,“这么好玩的东西,这样没了,有点可惜,不如我来留她一留”。作者写方言随笔,“抱定宗旨,不去爬所谓的学术宝塔”,而是把上海话的故事都解散了来写,“像学生子早结束,不再立正排齐,突然可以三三两两,勾肩搭背,一路有言笑”。他从语言这一众人都感兴趣的角度入手,进而表现上海这座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的特,为“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张本。本书作者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有关海派的写作,能够记录下往往会被普通人忽略,但一经讨论,又能引起众人共鸣的常生活中的事例和细节。这么好玩的上海话,一经这么好玩的文笔写出,使阅读者有如在看老一辈滑稽名家表演的上海独角戏,常常令人忍俊不。

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畸笔叟,真名郑健,媒体人,策划过东视广角印象闲话上海滩等多档知名电视栏目。有关上海方言的语言类随笔集。篇名大都即为上海话惯用语,但并非只是语词解释,而有更为丰富的表述,大都是具体的故事背景中,将词源追溯、词义变迁、使用场景等一一道来,于语言的变化中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全书按篇名首字字母排序,并附有上海话惯用语检索表。能让老上海人产生共鸣,亦有助于新上海人在学上海话的过程中了解上海,进一步融入上海。

作者简介:

畸笔叟,真名郑健。老三届,插过十年队,务过五年工。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1984年起,服务广播电视媒体凡28年。曾经打造过沪上知名电视栏目东视广角印象和闲话上海滩。著有散文集上海穿堂风上海野狐禅上海小脚上海壁角落和上海名堂经上海有声上海有嚼头,以及短篇小说集红土纪丽。

精彩书评:

初识畸笔叟时,他还不是作家,而是隔壁办公室一位风风火火的老师。一头长发披肩,一副黑的“噶亮”(眼镜的上海话俗称),厚度比啤酒瓶底还要深。一笑,两颗大门牙。郑健脾气大,眼里不揉沙子,管你天王老子打招呼,稿子写得不满意?红笔粗的一头笔套一拔,“唰唰”两下,一只“大皮绞”,回去重写算是好的,有些直接“毙”了。稿子被毙了,晚上播出怎么办?郑健大手一甩:“你们爱怎么弄怎么弄,我不管了!”算他不是真的啥也不管,同事赶紧把毙的稿子捡回来,改改弄弄,安全播出一点不耽误——这是从前东方电视台报道部一段时间内经常上演的戏码。那时也没人叫他畸笔叟,一打听,郑健的身份还蛮复杂:当过知青,偏偏英语不错好。做过老师,却又天不怕地不怕。曾经是电台的一支笔,倒在电视圈名声显赫。郑健是老派新闻人,有担当道义的铁肩,也有横扫千军的秒笔,唯独没有唯唯诺诺的乡愿。所以到退休他也是个白衣卿相。他的家教、他的学养,他的见识、他的曲折,他的得意、他的不甘,他的铁肩、他的妙笔,他的欢喜、他的不屑全都化为文字和声音,自然地流淌。从单位退休以后,他摇身一变成了网红畸笔叟,这个畸笔叟,可比隔壁办公室那个郑健老师有意思得多了!很快,畸笔叟成了上海的现象,想了解上海的人,几乎人人知道郑健。畸笔叟也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作诞生。没有旧上海的风花雪月,也没有老上海的金枝玉叶,只是些人们熟视无睹却不曾注意的东西。咦?这还是那个笑谈风云的畸笔叟吗?畸笔叟怎么变小了、变得边缘化了呢?细读畸笔叟的新作,边边角角的寻常脚却被他写得活生香。“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这是多少年来上海人的生活方式。浪奔浪流的,是上海的大历史;有滋有味的,是上海人的小脚。城头变幻大王旗,晚饭还是要有块红烧肉。小天井变成了大阳台,热天吃西瓜、冬至烧锡箔,这些都是不会变的上海生活。畸笔叟剑走偏锋,“黄伯伯”和“唐娘娘”究竟是什么意思?一样是“滑”,滑头和滑脚各有什么样不同的涵义?这些问题你也许想过,但只有畸笔叟想了下去,还引经据典、煞有介事地证出一篇又一篇文章出来。从这些边边角角管中见豹,看到的难道不是上海的本、底吗?——媒体人、五星体育首席编辑周力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