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学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科技综合 秦伟,王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新学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 科技综合 秦伟,王晖

科技综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82.59 7.0折 11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秦伟,王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695406

出版时间202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400页

字数504千字

定价118元

货号xhwx_1202465781

上书时间2021-12-1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前言

名词与术语

章绪论1

1.1科学与创新1

1.2认识我们的世界2

1.3概念清晰的重要3

1.4什么是创新学5

1.4.1创新学的研究对象6

1.4.2创新学的研究目的6

1.4.3创新学的研究方7

1.4.4创新学的8

1.5创新学的整体结构与框架8

第2章科学与科学研究10

2.1科学的内涵与外延10

2.2科学研究的任务14

2.3不同学科科学研究的特征15

2.4科学与技术16

2.5本章小结21

第3章一个自然科学研究的例子——关于圆的科学研究22

3.1一个简化了的研究事例23

3.2圆周率n的故事25

3.3拓展空间的维度28

3.4原创研究结果29

3.5无创新或低创新的人类活动32

3.6本章小结33

第4章万维空间34

4.1单素与复素34

4.2.事物36

4.3万维空间的定义37

4.4抽象我们的世界38

4.5子空间40

4.6个体空间和人类空间41

4.6.1个体空间的特征41

4.6.2人类空间的特征42

4.7态、态函数与态分析43

4.8万维空间中蕴藏的知识46

4.9万维空间中科学研究的任务50

4.10本章小结51

第5章创新的定义52

5.1创新的广义内涵54

5.2重新定义创新56

5.3基于中华定义“知识”57

5.4改革与创新59

5.5在万维空间中论创新59

5.6原始创新=创新61

5.7创新的时空限域62

5.8trungscin与innovation之间的异同64

5.9本章小结69

第6章创新评价、评价指标和方70

6.1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70

6.2完善学术评价的关键72

6.3建立客观合理的创新评价体系73

6.4衡量创新的标准75

6.4.1知识的质与量75

6.4.2创新因子与知识量化82

6.4.3创新的价值86

6.4.4创新的影响力87

6.4.5创新的衍生能力89

6.4.6创新的派生能力89

6.4.7创新衍生因子93

6.4.8创新衍生的规律94

6.4.9创新指数的定义97

6.5创新检索101

6.6本章小结103

第7章创新分类104

7.1维度创新104

7.2递推创新105

7.3复合创新106

7.4组合创新107

7.5参量创新107

7.6数量创新109

7.7递进创新109

7.8变形创新110

7.9类比创新111

7.10模仿创新111

7.11创新112

7.11.1112

7.11.2创新的分类115

7.11.3创新的步骤116

7.11.4确定的过程与方118

7.11.5推翻的创新125

7.11.6不同逻辑演绎出不同的推理结果129

7.12本章小结131

第8章创新的分级原则及创新等级划分132

8.1分级原则132

8.2创新等级划分133

8.3创新等级与创新价值的关系138

8.4创新的难与易140

8.5创新成果的体现形式144

8.6本章小结145

第9章创新的产生过程146

9.1产生创新的心理过程150

9.2产生创新的行为过程154

9.3能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156

9.3.1身体状况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159

9.3.2智力因素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159

9.3.3非智力因素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163

9.3.4行为能力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164

9.4本章小结166

0章产生创新的心理机制168

10.1自发创新和自觉创新170

10.2产生创新的心理线索182

10.3产生创新的动机184

10.4产生创新的灵感之源185

10.5好奇心与追求187

10.6本章小结189

1章创新方简述与创新实例简析190

11.1创新的两种基本方式190

11.2逻辑推理与创新192

11.3难题驱动型创新193

11.4类比发现与创新194

11.5翻越障碍与熟能生巧197

11.6穿越万维子空间200

11.7突破极限202

11.7.1转基因技术202

11.7.2广义相对论与时空弯曲203

11.8符合实际205

11.9打哪指哪方能百发百中206

11.9.1宇宙大爆炸与宇宙背景辐射206

11.9.2光学双稳态、光致黑体辐射与七光子上转换发光的实现207

11.9.3二价钐离子(sm2+)上转换发光与3个镱离子(yb3+)的合作发光210

11.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12

11.11组合创新214

11.12本章小结217

2章创新理论在创新评价中的应用218

12.1创新判别219

12.1.1整体评判221

12.1.局部评判222

12.2判断成果的创新级别224

12.3创新因子、创新衍生因子计算实例225

12.4本章小结226

3章创新理论在学术评价中的应用228

13.1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228

13.2对学术成果的引用231

13.3七种典型期刊被引情况统计233

13.4引用数量分布的数学模型236

13.5创新评价240

13.6本章小结241

4章创新检索与应用242

14.1学术的创新检索242

14.2学术创新检索实例243

14.3创新检索的意义254

14.4如何选择创新主题词255

14.5应用实例257

14.6利用创新检索方开展学术研究工作263

14.6.1选取有价值的参文献263

14.6.2确定拟开展研究的创新级别264

14.7本章小结266

5章创新检索的合理分析267

15.1相同的统计规律267

15.2检出文章数统计270

15.3sci引用次数统计272

15.4创新引次数统计274

15.5创新因子统计276

15.6创新影响因子统计282

15.7七种期刊的创新级别统计284

15.8期刊的创新指数287

15.9人才创新指数及学术团体创新指数计算289

15.10期刊的创新权重指数290

15.11统计与分析结论291

15.12创新衍生因子计算及分析292

15.13本章小结302

6章创新理论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303

16.1创新教育的目的303

16.2创新人才及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304

16.2.1比较三个空间异同的能力306

16.2.2抵近万维空间已知区域的边缘307

16.2.3心理过程的运行能力314

16.2.4行为过程的运行能力317

16.3创新教育319

16.3.1建立什么样的个体空间320

16.3.2个体空间是如何建立起来的325

16.3.3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个体空间的关系329

16.4教育创新331

16.4.1教育创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31

16.4.2改变现行的“一次察”机制333

16.4.3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334

16.4.4改革后可能解决的问题335

16.5本章小结336

7章知识控教育338

17.1知识控教育的提出338

17.2知识控教育的必要340

17.3开展知识控教育的原则和方341

17.4在知识控教育中把握知识积累343

17.5知识控教育可能达到的效果346

17.6检验知识控教育效果的方347

17.7本章小结348

8章人类空间计划与中国脑工程349

18.1人类空间的网络映像349

18.2中国脑工程353

18.3中国脑的主要功能354

18.4如何建设中国脑358

18.5本章小结360

参文献361

索引366

内容简介:

在阐明创新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书论述了科学、技术、知识、创新(trungscin与innovation)之间的关系,指出: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增加人类的知识积累,产生知识的新颖程度决定创新程度,产生知识的价值决定创新活动的价值.通过建立多维度空间模型,揭示创新发生发展的规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建设创新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产生新知识的观点,本书研究了创新的衍生和派生:创新具有繁衍其他创新的潜力,新知识具有转化为社会效益的潜力。在知识量化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评价创新活动的量化指标和方,从而为科学地评价创新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途径。

作者简介:

秦伟,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84年本科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9年于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学博士;2010年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11年获得自然科学奖,2016年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主持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sci学术300余篇,获授权31件。2014~2018年连续5年进入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主要研究方向:优选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固体发光学、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光频上转换发光、多离子合作量子跃迁、科学创新理论与应用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