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比孔河 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外国历史 (英)汤姆·霍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卢比孔河 罗马共和国的衰亡 外国历史 (英)汤姆·霍兰

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的巨变。苏拉、庞培、恺撒、西塞罗、奥古斯都、埃及艳后,群雄逐鹿,权力的游戏埋葬了古老的自由。探究共和制衰落之谜,当代西方的警示录。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等数十位社会知名人士

57.84 6.6折 88 全新

库存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汤姆·霍兰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30487

出版时间2021-07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416页

字数302千字

定价88元

货号xhwx_1202440065

上书时间2021-12-1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罗马版权力的游戏,现实比小说更加黑暗、残酷,罗马从共和的血腥变奏曲手握重兵的行省督割据一方,尾大不掉;宣扬民粹主义的保民官的支持者冲击甚至焚烧元老院;执政官寻求成为官,并进一步寻求无限期执政;出身高贵、举止优雅的元老们竟在元老院里大打出手;政客收买的打手在罗马街头械斗;政治和腐败横行,神秘的敲门人给陪审团带来了大把的钞票和;政治人物的婚姻接近出于利益的虑;敌友关系瞬间变化;共和国的统治者竟然拜倒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共和的理想和价值已被抛于脑后,权力成了罗马人仅有的嗜好,公敌名单越来越多地张贴在罗马街头,内战不断。很后,一位军事强人收拾了乱局,罗马虽然恢复了和,但失去了自由。政治为何会变得极化、暴力和残酷?难道是一个共和国注定的命运?现代共和制的历史之鉴,读懂了罗马共和国的衰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现代西方政治面临的危机收拾共和乱局的军事巨头不仅有罗马元首屋大维,还有兰拿破仑;寻求终身执政的民选不仅有罗马官恺撒,还有国统拿破仑三世;冲击立机构的不仅有罗马保民官克洛狄乌斯的支持者,还有美国统的支持者;更不用说议会里的拳脚相加以及时常爆出的政治腐败丑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政治实践,在现代西方化的过程中也反复出现。2020年美国大选前,美国有人认为会发动,成为美国的恺撒,但这并没有发生,是能力不济还是美国并未到达自己的“卢比孔时刻”?想更好地了解西方现代的发展历程和如今面临的危机,先从读懂这个存在了近500年的古典共和国开始。全景展示一个自相矛盾的共和国中的众生相。社会大转型下,罗马公民会如何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导致怎样不同的命运?全书登场人物众多,不仅有我们熟知的恺撒等政治巨人,还有“闷声发大财”的生蚝供应商、坐在鱼塘边垂钓“躺”的失意政客、在自己的庄园里享受岁月静好的贵族、“男扮女装”企图勾引权贵夫人的野心家,以及舍生取义、捍卫共和理想的刺客等等。作者尤其擅长描写人物在命运面前的抉择。是躺、反抗还是入局权力的游戏,在社会大转型的背景下,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但是,他们的选择中都显出一种自相矛盾。苏拉选择做官,却是为了不让罗马再出现官;西塞罗要捍卫共和国,却不得采用违犯律的政治清洗手段;的奴隶并不是要追求自由,而是要翻身做主人没错,罗马共和国是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它在罗马城实行共和制,对行省却实行;它鼓励竞逐荣耀,却又要人们过分膨胀的野心;它是鼓励公民团结一心,却又将阶级分化合化;它是一个共和国,也是一个帝国。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很终,自由与和也发生了矛盾,罗马人不得不二选一。出版近20年来一直不衰,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等数十位政界、史学界、文学界和媒体界知名人士联袂本书出版近20年来广受,至今仍经常进入美国古代史图书销售前十榜单;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有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尼尔•弗格森,布克奖得主伊恩•麦克尤恩,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安德鲁•罗伯茨,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前主编彼得•斯托瑟德,知名人梁文道等数十位靠前政界、史学界、文学界和媒体界知名人士联袂;赫塞尔蒂尔特曼奖获奖作品,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作品;泰晤士报洛杉矶时报卫报每邮报观察家报bbc历史杂志出版人周刊等数十家知名媒体阅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王忠孝老师专文导读"

目录:

序言

前言

章  自相矛盾的共和国

远古的声音

世界之都

迷宫中的鲜血

第二章  西比尔的诅咒

城市洗劫者

被噎死

空中号角声

第三章  有幸生为女人

对手

想人所不敢想

听不懂笑话

第四章  主人归来

卷土重来的苏拉

幸运儿苏拉

者苏拉

第五章  声誉是马刺

一个贵族的成长

绕着赛道跑啊跑

公牛与男孩

角斗士的阴影

第六章  腐尸宴

督与国王

反恐之战

新亚历山大大帝

第七章  通向快乐的债务

鱼塘里的阴影

派对常客

凯利乌斯的阴谋

丑闻

第八章  三巨头同盟

加图的赌注

克洛狄乌斯提高赌注

恺撒连战连胜

庞培再次出手

第九章  伊卡洛斯的翅膀

克拉苏丢掉脑袋

勇攀星斗

为大象哭泣

相互毁灭保证

第十章  世界大战

闪电战

庞培的庆功宴

大都会的女王

反对加图

第十一章  共和国之死

后的抵抗

胜者全拿

共和国复苏

大事年表

注释

参书目

致谢

地图

内容简介: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驱逐了他们的国王,开启了一段近500年的共和实验。然而到了公元前49年,为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将军恺撒公然违犯将领不得带兵跨过卢比孔河的律,跨过这条小河,进军罗马。随后爆发的内战埋葬了共和制度,导致了元首制的建立。恺撒为何会对自己的兵戈相向?共和国到了这时为何已难以为继?公元前1世纪初,罗马已经成为地中海的霸权。迦太基被毁,希腊诸邦俯首,西班牙、高卢、帕加马尽归罗马。扩张给罗马带来了财富和荣耀,但也埋下了暴力和腐败的种子。行省督权力膨胀,跟随督征战的士兵益变成督的“私兵”,督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巨头。而来自东方行省的财富、美和政治也侵蚀着共和国的根基。政治贿赂横行。共和国越来越喜欢模仿东方的派头。庞培自我标榜为新亚历山大大帝,恺撒和安东尼拜倒在埃及艳后的石榴裙下共和国的理想与传统已被政客抛于脑后。同时,罗马城中的阶级分化益严重。贵族老爷住在装有“空中浴池”的别墅里大啖蚝肉,很多民则蜗居在合租的公寓楼里挣扎求生。阶级斗争变得白热化。斗争各方不断突破政治底线。宣扬民粹的保民官鼓动支持者冲击甚至焚烧元老院;执政官寻求成为官,并进一步寻求终身执政;对立的政治派别不再诉诸选票、律和辩论,而是诉诸暴力——从元老院中的互殴到街头械斗,很后升级为内占戈。自由与和已无共存。为共和辩护的西塞罗和加图不敌手握重兵的安东尼和屋大维。军事巨头收拾了乱局,将和再次带给了罗马,但同时,也将奴役带给了罗马。元老院沦为橡皮图章,共和国名存实亡。本书以恺撒跨过卢比孔河为切入点,描绘了罗马共和国很后一个世纪壮阔和血腥的历史。这是一个群雄并起、政治转型的大时代,充满了权力争夺、政治阴谋、阶级斗争和残酷内战。书中登场人物众多,不仅有苏拉、恺撒、庞培、西塞罗、安东尼、屋大维等政治巨人,也有男扮女装的政治小丑、坐在鱼塘边垂钓“躺”的失意政客以及为了共和舍生取义的刺客。他们共同演奏了一曲的变奏曲。

精彩内容:

        自相矛盾的共和国
    远古的声音
    起初,在有共和国之前,罗马由国王统治。塔克文(tarquin)是一个傲慢的暴君,关于他,有一则古怪的传说。有一次,他在宫殿里被一名老妇人叫住。老妇人手中抱着9本书,表示要把书给塔克文。塔克文指着她的脸放声大笑,因为她开的价码高得令人发笑。老妇人没有降价,不发一语转身走了。她烧了3本书,然后重新出现在国王面前,再次表示要把剩下的书给他,开价和原来一样。国王再次拒绝,只是这次心里有点不踏实。老妇人又离开了。塔克文变得神经紧张,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宝贝。所以当那个神秘的老妇人第三次出现时,他赶紧把书买下,哪怕这次只剩3本书,付的却是9本书的金额。老妇人拿了钱之后便消失了,从此再也没人见过她。
    她是谁?因为她的书包含了一些神准的预言诗,罗马人很快便意识到它们的作者可能是一个女人:西比尔(sibyl)。但这个只会带来更多问题,因为有关西比尔的传说光怪陆离且令人困惑。由于相信她曾经预言了特洛伊战争,人们围绕她是否为10个女先知的集合体,是否老,是否注定活过上千年而争论不休。有些更精明的人则怀疑她不存在。事实上,关于她只有两件事情比较确定:她的书确实存在,以细长的古希腊文写成;另外,这些书里面包含一些关于未来的预言。罗马人拜塔克文迟来的慧眼所赐,得到一扇可以窥见未来的窗户。
    但这些书对塔克文的帮助并不大。公元前509年,他在一场宫廷中被赶下台。当时,国王(打从罗城起)统治罗马已经超过200年,塔克文是第七任国王,也是末代国王。’随着他被驱逐,制度被推翻,一个共和国取而代之。此后,罗马对“国王”的头衔近乎深恶痛绝,每次听到都会发抖和摇头。“自由”是驱逐塔克文的政治号,从此被尊为每个公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与标准。为防止再次出现暴君,共和国的创建者制定了一种很好的制度。出于谨慎,他们将国王的权力分给两位经选举产生的,每人任期不能超过一年。他们称之为执政官(consul)。执政官位居其他公民之上,两人互相监视,这体现了罗马共和国的指导原则:不容许有人再次单独掌握很高权力。然而,执政官职位虽然看似一个创新,但它和罗马人的过去大有渊源。政体也许被废除了,但其他事情改变很少。新的共和国根源于遥远的过去——常常是很好遥远的过去。例如,执政官这个职位的一项,是他们的穿着仿照以前国王所穿的镶着紫边的长袍。他们求神问卜时采用的占卜仪式在罗马城市建成前便已存在。很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显然也参塔克文留下来的3本书:那3本很好古老且很可能出自西比尔手笔的预言书。
    由于它们所包含的信息很好敏感,罗马人把它们视作机密来保存。偷偷抄写它们的人会被装入麻布袋并扔人海中。只有在很危急的时候,例如有很好可怕的不祥之兆显示共和国将遭逢灾难时,人们才被允许参这些预言书。一旦其他手段用尽,一些得到特别授权的(magistrate)会到朱庇特神庙,把受到很严格保护的预言书拿出来展读。卷轴展开后,他们用手指滑过褪的希腊文,努力解读出预言的寓意,并找到息上天怒气的优选方。
    方能找到。罗马人虽虔诚却讲究实际,对宿命论毫无耐。他们有兴趣知道未来只因他们相信,这样更能改变未来。天降血水、大地裂开并喷出火焰、吞吃金币,罗马人认为这些怪事像讨债,警告他们亏欠了诸神。为了偿债,他们也许需要引入一种外来的宗教仪式,祭拜某个未知神明。不过,更常见的做是复旧:执政官赶忙找出一些被忽略的传统,并予以恢复。回归旧时的做事方式,共和国的安全可以获得保障。
    这是深入每个罗马人心底的信念。在建立后的那个世纪里,共和国反复被社会动乱、大众对扩大公民权的要求和持续的宪制改革所折腾。但在这种波涛汹涌的变动中,罗马人一直表现出他们对变迁的厌恶。有趣的是,在共和国的公民看来,破旧立新是不祥的。罗马人虽然讲究实际,但只接受包装成诸神旨意或古代俗的创新,不会为了追求新奇而接受新奇。罗马人有着程度相同的保守格和灵活格,保留那些被证明为有效的制度,修改那些无效的制度,又郑重其事地保存那些已成为累赘之物。共和国既是一个建筑工地,也是一个垃圾场,罗马的未来这样建立在其过去的杂乱之上。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