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亡友鲁迅印象记 杂文 许寿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亡友鲁迅印象记 杂文 许寿裳

杂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16.08 4.5折 36 全新

库存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寿裳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7591

出版时间2020-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132页

字数78000千字

定价36元

货号xhwx_1202011990

上书时间2021-12-1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小引
剪辫
屈原和鲁迅
杂谈名人
《浙江潮》撰文
仙台学医
办杂志  译小说
从章先生学
西片町住屋
归国在杭州教书
入京和北上
提倡美术
整理古籍和古碑
看佛经
笔名鲁迅
杂谈著作
杂谈翻译
西三条胡同住屋
女师大风潮
三一八惨案
广州同住
上海生活——前五年
上海生活——后五年
和我的交谊
常生活
病死
读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为鲁迅挚友许寿裳应许广请求,于1947年撰写的。全书共二十五小节,记述了自少年求学时期开始直到鲁迅逝世,许寿裳与鲁迅常的交往等回忆。二十五小节题名如下:剪辫,屈原和鲁迅,杂谈名人,浙江潮撰文,仙台学医,办杂志译小说,从章先生学,西片町住屋,归国在杭州教书,入京和北上,提倡美术,整理古籍和古碑,看佛经,笔名鲁迅,杂谈著作,杂谈翻译,西三条胡同住屋,女师大风潮,三一八惨案,广州同住,上海生活——前五年,上海生活——后五年,和我的交谊,常生活,病死。文后附有许广的读后记。

精彩内容:

        小引    鲁迅逝世,转瞬快到十一周年了。那时候我在北,当天上午便听到了噩音,不觉失声恸哭,这是我生为朋友的副眼泪。鲁迅是我的畏友,有三十五年的交情,竟不幸而先殁,所谓“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因此陆续写了十多篇纪念的文字,如《怀亡友鲁迅》《怀旧》《鲁迅的生活》《回忆鲁迅》《关于(弟兄)》《鲁迅和民族研究》《(民元前的鲁迅先生)序》《(鲁迅诗集)序》《鲁迅的几封信》等,都是“言之未尽,自视欲然”。    近来,好几位朋友要我写这印象记,我也觉得还有些可以写的。只是碌碌少暇,未能握笔,很近景宋通信也说及此事,有“回忆之文,非师莫属”之语;我便立意随时写出,每章只标明目次,不很计其时间之先后。可惜现在身边没有《鲁迅全集》,有时想找点引证,多不可得,这是无可奈何的!剪辫    一九〇二年初秋,我以浙江官费派往本东京留学,初入弘文学院预备语;鲁迅已经在那里。他在江南班,共有十余人,也正在预备语,比我早到半年。我这一班也有十余人,名为浙江班,两班的自修室和寝室虽均是毗邻,当初却极少往来。我们二人怎样初次相见,谈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大约隔了半年之后吧,鲁迅的剪辫,是我对他的印象中要算很初的而且至今还历历如在目前的。    留学生初到,大抵留着辫子,把它散盘在囟门上,以便戴帽。尤其是那些速成班有大辫子的人,盘在头顶,使得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土山,里说着怪声怪气的本话。小孩们见了,呼作“锵锵波子”。我不耐烦盘发,和同班韩强士,两个人在到东京的头,把“烦恼丝”剪掉了。那时江南班还没有一个人剪辫的。原因之一,或许是监督——官费生每省有监督一人,名为率领学生出国,其实在东京毫无事情,连言语也不通,俗也不晓,真是官样文章——不允许吧。可笑的是江南班监督姚某,因为和一位姓钱的女子有奸私,被邹容等五个人闯入寓中,先批他的嘴巴,后用快剪刀截去他的辫子,挂在留学生会馆里示众,我也兴奋地跑去看过的。姚某便只得狼狈地偷偷地回国去了。鲁迅剪辫是江南班中的个,大约还在姚某偷偷回国之先。这天,他剪去之后,来到我的自修室,脸上微微现着喜悦的表情。我说:“啊,壁垒一新!”他便用手摩一下自己的头顶,相对一笑。此情此景,历久如新,所以我说这是很初的,而且至今还历历如在目前的一个印象。    鲁迅对于辫子,受尽痛苦,真是深恶而痛绝之。他的著作里可以引证的地方很多,记得《呐喊》便有一篇《头发的故事》,说头发是我们的宝贝和冤家。晚年的《且介亭杂文》里有云:    对我很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才种定了的,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反以为全留乃是长毛,全剃好像和尚,必须剃一点,留一点,才可以算是一个正经人了。而且还要从辫子上玩出花样来……(《病后杂谈之余》)    鲁迅回国之后,照例装辫子,也受尽侮辱,同书里有云:    “不亦快哉!”——到了一千九百十一年的双十(一九一一年十月十),后来绍兴也挂起白旗来,算是了。我觉得给我的好处,优选,很不能忘的是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地在街上走,再不听到什么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摩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了。(同上)    鲁迅的那篇绝笔《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且介亭杂文末编》)有云:    ……使都会上有一个拖着辫子的人,三十左右的壮年和二十上下的青年,看见了恐怕只以为珍奇,或者竟觉得有趣,但我却仍然要憎恨、愤怒,因为自己是曾经因此吃苦的人,以剪辫为一大公案的缘故。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使当初为了保存古迹,留辫不剪,我大约是决不会这样爱它的。    p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