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失踪者 散文 艾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找失踪者 散文 艾云

散文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13.44 4.8折 28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艾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39345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192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xhwx_1200749926

上书时间2021-12-09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朱学勤、崔卫、张志扬,联袂!艾云,一个被严重忽视的女思想者。艾云式的女思想者,在西方有阿伦特,而在中国,则很难找到与之并论者。寻找失踪者,用女人的纤细神经紧紧勾住柏拉图命题。思之路上,谁在寻找?谁是失踪者?我们都在寻找,我们也都可能是失踪者。如果我们不让自己失踪,那得始终带着追问上路。问什么?只能问自身,问这个匮乏、有限、不全的自身。但中国的书写者有一个致命的硬伤,这是他们往往容易“我控诉”,而难以去做“我忏悔”。人们善于谈论他者的罪恶,而不惯于正视自己的原罪。如果书写者是真的热爱语言和思想,那么他追问,还必得追问和清理我们的出身,看清我们在血液中潜伏的卑琐企图,并在以警惕和批判,我们才有可能不成为思之路途中的失踪者。

目录:

不自欺,也不他欺/艾 云 

001 自我呵护 
——福柯及其个人自由伦理实践 
021 带着不安与歉疚上路 
——现代语境中的态分析 
045 缓慢地迈向公民之路 
——职业及阶层的心态分析 
069 谁能以穷人的名义 
——知识分子认识限度分析 
095 谁能住进后的宫殿 
——历史决定论及其幻灭 
113 寻找失踪者 
——思想史轨迹的某种当下描述 
133 知识分子的 
——雷蒙·阿隆与萨特之争的现实阐释 
151 逃离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及命运 
173 隐喻与常识 
——空间的区分 

后 记

内容简介:

寻找失踪者是女作家艾云的思想随笔集。她以一个女绵密而细腻的文字、历史时空万转千回的想象、感与理交融并蓄的思将柏拉图、福柯、哈耶克、波普尔、萨特、雷蒙.阿隆、索尔仁尼琴、列夫.托尔斯泰、哈贝马斯等众多杰出知识分子的理念精神放大在当下的历史情境之中,力图用一种现代的解读还原这些大师们的哲思与智慧,回溯并追寻曾经在思想史和写作目前以良知、公正及理捍卫价值真理的殉道者和失踪者,以及他们身后那些少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作者简介:

艾云,1957年生,一级作家主要从事散文、文学评论及思想随笔的创作。1982年于郑州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代表作品有艾云随笔——女人自述、艺术与生存的一致、南方与北方、赴历史之约等,曾获第九届广东新人新作奖,第二届女文学奖,第三届“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等奖项。

精彩内容:

    自我呵护
    
――福柯及其个人自由伦理实践
    
紧随着肉体的衰竭,是灵魂的枯萎。
    
――[希腊]克塞诺丰
    
一、精神气质是将自由问题化
    
1984年1月,距离福柯离世还不到5个月。似乎先兆都没有。他身体健康,心态稳。那颗智慧的大脑还在有力跃动。这时他接受记者采访,谈到了他的新思路――“自我呵护”。他盛赞古希腊城邦的人具有美好的精神气质:“希腊人无需什么中间转换,将自由看作精神气质。但是这种自由实践,要求自我对自我进行全面的劳作,使自我形成一种善的、美的、令人敬仰、受人尊重、值得纪念、堪为榜样的精神气质。”
    
福柯曾经有过打算,他想让自己既向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说话,同时也向普通百姓说话。他希望古希腊人美好的精神气质可以是普遍的,而不再仅仅属于。我们大家都能够这样做,而不是勉为其难。这当然需要内外兼修,但保证不是那么困难。福柯开始欣赏看得见的美好,这是对新的生存方式和美学趣味的提倡。这是个人自由伦理实践的关键。
    
在他自己,他曾经要求自己待在坚硬密闭干燥寒冷黑暗的地方。他是以粉碎了自己的方式,以很好规思,以极限体验,也即以强烈的自我否定方式去寻找现代世界写作经验的核心。这是抒情与哭泣、狂喜与赴死的内核。福柯是个勇者,他要求自己去过另一类苦行的生活,只有这样,他才能改变知识视野中的偏见;才能揭穿人们蒙受的历史吊诡的愚弄;才能剥离陈腐意象,寻找到价值意义上的珍品。但他却是在无底深渊起伏翻卷,看到各种黑暗邪恶势力的进发。他知道他已把自己弄得不成样子了。他大声诘问:“我何以会活着?我该向生活学什么?我是如何变成这个我的?我何苦要为做这个我而受苦受难?”
    
1月的巴黎,仍有霜重,却是比雪要轻,刚好可以浮动辽阔的寂静。福柯似乎想要松开体内的抽搐与痉挛,他想要拿生活的艺术,也即拿出“美”来讨论。
    
美,是各种理想状态下很综合的指标。美其实是一种力量。它将集中着真与善。它闪耀着钻石般璀璨的光芒。美将整合地携带出许多好东西,政治清明、经济富庶、精神洋漾,才可能创造美。美是自我描述和呈现,是精神气质。人的眸子熠熠,带出的是明智生活;人的骨骼匀称,结构着完整律令。美是深度,涵括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的整体要求。美的精神气质,其实是已经转向自身,又可以在公共空间推行,可以吸引人们前来,而不会吓跑很多人。这是劫持,却是瞬间被照亮的被虏;这也许是深渊,却是魅力无可躲匿的浮沉。美,来自力量,来自辩证,来自个人自由伦理实践,来自古希腊的阳光。
    
二、重返古希腊
    
那时的希腊,灰雾很少,阳光格外清澈透明,爱琴海海面分散的岛屿,闪着宝石般海蓝的晶亮。进到城邦,随处可见的是以美为塑形的人与事物。
    
先说人物。那时希腊的男女,大都身材矫健、行动优美、皮肤细滑。女人衣着华美,饰戴着银制、玛瑙、紫石英或做成的手镯或戒指;白皮鞋上,也有精致的刺绣。她们因为喜好屋宇,不太在阳光下走动,阴影柔光,使她们脸有几分苍白,却愈加姣好鲜妍。她们面孔常有喜悦、柔和、恬静的表情,愈添引人入胜之境。男人们则大都行走穿梭于天光之下,肤黝黑红润。他们头廓略显长形,脖颈高直,显出挺峻威严之气,而面孔的清俊儒气,又添动人之感。男人热爱室外的阳光与运动,个个身手灵活,生气非凡。那时的男人,还没忙着龌龊战争,男人对女人给他们带来的优雅美妙生活感激万分,他们继续努力,以更热忱、更昂贵的方式,增益她们的妩媚。
    
再看美学观念。希腊人的审美观念讲求纯朴和力量,和谐与秩序。每一座雕像和图画、每一座庙宇和墓穴以及每一首诗和每一出戏,他们都尊崇对称和宏伟。他们对柔弱荏苒的东西提不起兴趣,他们不是纤细易碎之物的爱慕者。他们不要古怪的形式与浮夸的感情,不要拔高的理想,不要与现实不相干的东西。因此他们不慕虚事华丽和沾沾自喜,不喜玄谈秘奥远离准确。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