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史 外国历史 ()坂本太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本史 外国历史 ()坂本太郎

外国历史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57.43 6.7折 86 全新

库存160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坂本太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68608

出版时间200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564页

字数601千字

定价86元

货号xhwx_1201746928

上书时间2021-12-04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序说


节 风土


本列岛 地壳的变迁 地形 气候 海流


笫二节 民族


原住民族的问题 基本民族及其混血过程 语系


第二章 古代前期


节 原始的展开


世界的石器时代 无土器 绳文式


弥生式


第二节 统一的建立


文献的质 汉代的倭 魏代的倭


统一建立的年代 统一的过程


统一势力的所在地 统一与天皇的系谱


第三节 古代的发展


入侵朝鲜半岛 统治半岛的消长 形势的演变


社会组织 的进步 精神 物质


第三章 古代后期


节 立国的观念


立国的含义 立国的基础 改革的具体内容


的发展


第二节 国政改革


改革国政的必要 大化改新 政治形势的演变


《大宝律令》 官制 身份制度 土地制度


制度 制度 天皇的地位


第三节 古典的繁荣


奈良时代 政界的变迁 经济的进步


版图的扩大 的特点 学问 艺术


第四节 律令政治的复兴


安时代 严格修改律令 政治形式的完善


与社会实际相乖离 对外关系  学问 文学 美术


第五节 贵族政治的成熟


藤原时代 摄关政治 承、天庆之乱


庄园制度的成熟 对外关系  学问


文学 美术


第六节 古代的瓦解


院政 政治 佛事的世俗化


武家的兴盛 家取得政权 


第四章 中世


节 武家政权的建立


武家政治的意义 讨伐氏 武家政治的开始


武家政治机构 武家政权的建立 蒙古来袭


幕府的衰颓 社会经济情况  


学问与文学 美术


第二节 公武势力的对抗


时代的趋势 公家的情况 幕府的灭亡


建武中兴 中兴政治的瓦解 吉野朝廷


文学 室町幕府


第三节 中世社会的终结


时代趋势连续内乱 公武关系 民的抬头


产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对外关系 


学术与文学 美术


第五章 近世


节 统一的意识高涨


战国及织田、丰臣时代 各国群雄 分国的发达


欧洲人的到来 织田信长的霸业 丰臣秀吉的统一


丰臣秀吉的对外政策 


第二节 封建制度的建成


德川家康的霸业 整顿幕政 幕府的基础与机构


对外关系


第三节 国民的昌盛


礼教政治的开始 经济的发展 学问的独立


文艺的大众化 美术


第四节 封建社会的动摇


时代的趋势 幕府政治的变迁 农民的贫困


对外关系 学问 文艺 美术


第五节 武家政治的结束


幕末时代 锁国政策的结束 尊王攘夷论的崛起


穷途末路的幕府 大政奉还 官军东征


第六章 近代


节 复古维新政治


维新初期的政治 废除封建制度 调整对外关系


反的武力行动 经济的革新 宗教管理


教学与思潮


第二节 近代的发展


明治大正时代 自由民权运动 宪政的发展


大陆政策的展开 政党势力的发展


本在国际政局中的活跃 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与思潮 文学与美术


第三节 毁灭与重建


军阀的 侵略战争 太洋战争


同盟国对本的管理 重建之路


附录:古今地名对照表


内容简介:

本史是了解本历史的入门书,是本有名历史学家坂本太郎的著作,由科院研究本问题的学者汪向荣等人译成,原著与译作均佳。本史简明扼要,实事求是,不回避不夸张,是一本很好的本史著作。

作者简介:

坂本太郎,1901年(明治34年)10月71987年(昭和62年)2月16,生于本静冈县。本昭和时代历史学家。专门研究本古代史。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文学博士。二战后为东京大学史学研究室的重建和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的史料编纂事业殚精竭虑。

精彩内容:

    弥生式
    
在绳文式陆续开展的过程中,一种新的压倒绳文式的弥生式首先出现在北九州,并逐渐由西向东传播,一直达到奥羽南部。(奥羽是陆奥、出羽的略称,即本的东北地方,包括青森到山形、宫城地区。――译者)弥生式的名字也和绳文式一样,是根据象征这一的土器而起的。所谓弥生式土器,是为纪念明治十七年(1884)很早在东京本乡区的向冈弥生町发现的土器而命名的。
    
这种弥生式。很明显的是从一开始伴有铁器,进行农耕,特别是栽培水稻。因此,不能将其看作是由绳文式直接发展的结果,无疑是以某种形式受到外国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从阶段看来。石器始终是用来作为有力的利器的,但这时使用了铁器和青铜器,因而不能叫作石器时代;而青铜器也不像青铜器时代那样成为主要利器:金石并用时代这个名称。从各外国所用的含义看来,也不够确切。它是一种在长期闭锁的环境中,突然接受高度的外国时出现的异种的混合物,是发展的一种变形。在本历目前,后来也常常有过这种情况。这里且不拘泥于其属于哪个阶段,具体地叙述一下这种的状况。
    
首先。根据土器的样式,在编年上把这一时代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以福冈县远贺郡水卷町立屋敷为中心,以在远贺川流域大量发现的土器即所谓远贺川式土器为代表。这种土器首先在北九州发展起来。不久传到畿内。唐古式土器中很初的属于这一类。中期在北九州是以和中国、朝鲜有很多相似处的须玖式土器为代表,从畿内到濑户内海周围,盛行的是像梳子痕纹那样的栉目纹系统的土器。东本的弥生武士器也创制于这一时期,但必须注意的是,它不像畿内和北九州等处的土器那样具有鲜明的特,在受到栉目纹影响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绳文式土器的传统。到了后期,畿内的无纹土器风靡,将以往九州和畿内的两个中心合而为进一步发展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瓦器。
    
弥生式的另一特征是金属器,在这一点上必须特别指出的是铁器与青铜器并存这一事实。以往的学说重视青铜器,轻视铁器。但很近各地都有铁器出土,这说明具有普遍的不是青铜器,而恰恰是铁器。铁器好像从这一阶段初期有了。例如在工具方面,有铁斧、刨、刀等;在农具方面,有锄头、镰和掐谷穗用的刀形铁器;在武器方面,有箭头、铁刀、铁戈等,都已实际应用了。另外,从大和的唐古、静冈的登吕等遗址的出土物来看,木器在这一时代已大量使用。这些木器的制作,由于使用了铁制工具而有显著的进步。
    
青铜器有铜剑、铜矛、铜戈、铜铎、铜镜、铜箭头等,其中可以清楚地分出舶来品与国产品,实用品与非实用品的区别,并且其分布的区域也不相同,自古以来有名的青铜器是铜剑、铜矛、铜戈与铜铎。
    
剑、矛、戈三种在中国都是用作利器的,先是传到朝鲜。不久又传到我国的北九州。在我国出土的遗物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两种样式,剑有细型与型之分,矛、戈有狭锋与宽锋之别。细型、狭锋的器身细长而很好锋利,是用作武器的,是舶来品;型、宽锋的器身扁、很好很钝,刃在铸造后未经加工,根本无切割,当然无用作武器,它是国产品。这点已由在北九州发现了铸模而得到证明。剑、矛、戈的出土地点以九州为中心,集中在四国、中国地方、近畿等西本地区。特别是供实用的舶来品,绝大多数都在以福冈县为中心的地区。在坟墓中作为随葬品发现的。非实用的国产品虽在北九州也很多,但还进而分布到四国、中国地方,有的甚至更往东部地区。不过,这些似乎都与坟墓无关。
    
p26-2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