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艺春秋 中国哲学 周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禅艺春秋 中国哲学 周宇

中国哲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20.44 4.3折 4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宇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17944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85页

字数200千字

定价48元

货号xhwx_1201457359

上书时间2021-11-29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言
经典之禅
开门见山
一刀两断
坐井观天
病魔缠身
心安理得
自圆其说
爱不释手
爱莫能助
有眼无珠
求之不得
行之有效
随心所欲
言归于好
狐虎威
不干不净
静心之禅
愚公移山
九死一生
顾名思义
附庸风雅
白驹过隙
痛定思痛
美中不足
洗心革面
内外交困
明目张胆
安步当车
想入非非
无与伦比
风尚之禅
箭在弦上
群龙无首
枕戈待旦
叶公好龙
名花有主
乌合之众
蔚然成风
三生有幸
生龙活虎
不三不四
大同小异
闲情之禅
爱屋及乌
无独有偶
缘木求鱼
以鹅传鹅
喜闻乐见
唇齿相依
聊胜于无
守株待兔
铁石心肠
别开生面
见好收
谐趣之禅
望尘莫及
金无足赤
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蜜腹剑
买椟还珠
咬文嚼字
人面兽心
郑人买履
无心之过
当头棒喝
挂一漏万
五花大绑
他山之禅
肺腑之言
一门心思
诲诲盗
一贫如洗
有教无类
来者不善
半信半疑
鱼腹藏剑
信以为真
堂而皇之
通宵达旦
树上开花
安之若素
春秋之禅
苹果有毒
数字垃圾
一望无边
浪漫致死
海底观月
咸言碎语
夜空里的随笔
安大略湖
高地年鉴
存在与生成
勿忘我,悟忘我
旅行禅
后记

内容简介:

周宇编著的禅艺春秋(中国禅宗美学智慧读本)从解脱、求真、心灵生态、生命伦理等不同角度重新诠释、解码我们司空见惯的成语。禅宗不仅在佛堂、在学界,更早已渗透进常的生活,以致我们司空见惯而疏于觉察。当用参究的心审视这些语的时候,慢慢地竟会体会出层层叠叠的意蕴。有时成语也是一个引子,四个字形成一种氛围,了原本的含义。以汉字的深邃,每个字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个成语都是若干世界的一种构造方式,有其耐人寻味的艺术,凡也变得不凡。而在这些形形的审美与审思中,隐约可见万变不离其宗之禅,也算是一种领悟不异空、空不异的方式罢。

精彩内容:

    坐井观天
    静水流深,表面宁静,却充满内在的韵律。
    修行到了境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体悟呢?百丈淮海禅师回答:“独坐大雄峰!”在山顶坐禅,天地万物尽览眼底,足以衬托一个人胸怀气象的超凡。可是在一个晴朗的圆月之夜,你有没有这样的幻觉:天上的皎皎明月,也许只是一眼无比深邃的井的井,是虚的,我们透过井看到外面的一爿圆圆的明空;那夜幕看起来虽是虚空,实则可能是坚实而高不可攀的井壁,你虽然独坐峰顶,或许实则是在井底仰望。
    所以当青蛙在井底趺坐,心里一点都不着急;坐禅的人,不能着急“怎么才能出去”这个问题。僧问石霜空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禅师回答说,若人在干尺深井中,不用绳索,你能让他出来,那是这个问题的。眼下是没有绳子可以登月,从这个井爬出去,所以,继续坐禅。
    坐禅要坐多久才是尽头呢?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坐了七天七夜,然后开悟了,起来走了出去;而菩提达摩坐禅达九年之久,终面壁。可是达摩本来是开悟之人,可见坐禅跟开悟并没有因果关系。像禅师说的:如果磨砖不能成镜,坐禅何能成佛?关键不在坐,而在悟。坐禅的定义是:安定身体静不动,固定心念集中一处。通过呼吸融合身心为一体,身心一如安然,而“坐”则寻求身息心的统一和谐。对佛家弟子来说,包括俗家弟子,戒、定、慧三者是修行的三方面,少了哪个都不行。单靠坐禅不能成佛,除了定,戒是生活上的约束,慧是思维上的训练。所以青蛙坐禅只是外表安定,内心深处并不是宁静的一潭死水。
    在“井”字中间画一个圆点,是“井”。语经常用这个字,不过它的含义却是盒饭:四条横竖是盒子的边框,中间一个点是饭团上盖的一小块咸鱼。即便只有靠咸鱼下饭,这个形式美却是不减少。“井”的汉语读音读若“胆”,字面意思为向深井中投入石子时产生的拟音词。松尾芭蕉的俳句写道:“古池塘,蛙儿跳入水声响。”这声音是“井”。坐禅是参禅,而禅是什么?禅是石子坠入井水的声音,禅是单手击掌的声音,禅是月光落于窗棂的声音,禅是竹影扫过台阶的声音。禅是声音,世间的声音都是禅的声音,而老子说“大音希声”,听不见的声音更微妙。用“声音”两个字是形象化了的,“韵律”这两个字才更贴切。
    青蛙坐在那里,是井字中间的点,他是韵律的本体。他的生活中喜怒哀乐和锅碗瓢盆都是韵律,都是禅意的天籁之音,因为禅在自身,像是点燃了自我内在的烛光,那么照亮前后上下诸相,换言之,在诸相都寻得到来自我内在的烛光。禅宗说明心见,大概是这个意思。所以对肉眼所看到的嘈杂混乱,坐井观天,要以慧眼观之,才得以体味天籁之美。像咸鱼下饭,一样可以审美地过。青蛙趺坐,安然自身,并不像旁人猜测的那样感觉空虚无聊。
    开悟到底是什么神秘的境界?要回答这个问题,请想象这个情景:一只兔子不停地疯跑,不停地问每个遇到的人:“到底什么是安静?”你回答:嗯,你安静下来,安静了啊。对开悟的问题也是一样的,当你开悟时,你开悟了。禅师说,不要四处乱找开悟的方式,收心,闭上眼睛观察自己,了知自己并没有必须开悟的需求,那么你反而开悟了。“人在千尺深井中,不用绳索”,小僧不解,复问禅师:“到底怎么才让他出来呢?”禅师怒喝:“笨!谁在井里?”
    僧问的是,什么是关于这世界的?月亮到底是贴在天顶上的一张圆饼,还是一个空荡荡的圆洞?如果是空洞,那么我们是在深不可测的井底;如果是圆饼,那么井是虚幻的无稽之谈,哪里有谁在井里呢?禅的问题,在于人的认识本身,随着一念之转,认识变了,整个世界也变了。参禅的精髓,参的是自己的认识。
    青蛙坐禅,我们也不知道他开悟了没有,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井字中间的点,他是落入井水的石头,在接触水面的刹那间激发出一层一层的涟漪,并在四壁之内荡起幽然连绵的回响,这是一块石头的审美人生。生命短暂,像《盗梦空间》这部电影的寓意,从汽车冲出大桥到坠落水面的几秒钟,整个世界在拓展,在变幻,禅宗的“红炉一点雪”,大抵也是如此意境。你可知,在同样的明月之下,在无人欣赏的群峰之巅,雪莲听见自己开放的声音,那是雪莲的审美人生。遥相呼应,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青蛙和雪莲夜观天上的明月而遥遥相望,这一刻的亲近仿佛在彼此的身边。
    慧寂问沩山禅师,“如何出得井中人?”沩山叫他的名字:“慧寂。”慧寂应答:“在。”沩山说:“出来了。”你并非在井底受困,你并无更自由的别处所去,存在本身是禅理,生活本身是意义,而一个不被社会成见、世俗价值牵制的你是自由的。所谓绳索是外来的救赎途径,你并不需要妄自菲薄而外求,因你根本无须救赎。于尘世之我之外也并没有另一个“真我”,不论是天宫境界的灵体,或是河外星系的外星人。洞山良价禅师参禅经年,有一次乘筏过江,在溪水里看到自己的倒影,豁然开朗:倒影自然不是自己,真正的我是正在看倒影的这个自己;尘世生活中这个自己也不是真我,真正的我是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这个自己。
    在《灵山》的末尾,那只青蛙出来了,在雪地里跟作者对视。它睁着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眨巴眨巴。说,我知道,这是我的神,他眨眼,是在跟我说话。青蛙不是神,他是你,他是我。那么多人谈论指月的手指,谈论水中月的虚幻,但是坐井观天的青蛙却知道,如井望月,月也是空,淡然忘却关于与牢笼的纷纷纠葛,应如孩提般纯真的眼瞳,观望自然而不加评判。p10-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