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主体的建构 史学理论 周建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史主体的建构 史学理论 周建伟

史学理论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44.13 6.7折 66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建伟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44589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40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66元

货号xhwx_1200982283

上书时间2021-11-26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概念界定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书的体思路和意义
    三  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党的农民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发展动力
    二  关于党的农民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  关于党的农民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四  对农民理论的反思和批评
    五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中国化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第三节  研究方和本书框架
    一  研究方
    二  本书框架
章  挑战与抉择
  节  遭遇中国农民:马克思主义农民观概略
    一  马克思、恩格斯笔下的农民
    二  列宁的农民理论
    三  当马克思主义遭遇中国农民
第二节  理论引进和经验直觉:早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
    一  两种取向的分歧:与的论争
    二  理论与策略的供给:共产国际
    三  一种新路径的探索:以为例
    四  早期农民话语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自觉:党对中国农民问题认识的深化
    一  党的六大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二  的农村调查与实践
    三  会史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四  理论自觉与理论转折
第二章  创造与转折
  节  理论成熟:党的农民话语的完善
    一  对理论成果的吸收:以《中国与中国》为例
    二  理论思维的转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  话语与权力的变奏:延安的农村调查与整风运动
    四  党的农民话语体系的成熟
    五  党的农民话语次转折的特点
  第二节  农民理论的再转折:“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
    一  历史背景的变化
    二  话语内涵和理论来源
    三  党的农民话语的新拐点
  第三节  党的农民话语演变的特征与动力
    一  党的农民话语演变的特征
    二  党的农民话语发展演变的动力
第三章  民族-
  节  农民与主体地位的基础:对会性质的认识
    一  两种备选方案:亚细亚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五阶段论”
    二  会性质的论争:拒绝亚细亚生产方式
    三  会性质的论争:接受和发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
    四  矛盾:有关近代会性质的话语及其策略
  第二节  农体地位与现代民族一的建构
    一  农体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石:民族主义
    二  农体性的生成:启蒙与
    三  农体性的生成:“传统的发明”
    四  余论
  第三节  农民-话语与民族本位的科学
    一  农民-话语的生产
    二  民族本位的科学:新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阶级
  节  结构-功能主义底:党对中国农村阶级划分的演变与发展
    一  中国农村阶级分析的起步
    二  农村阶级分析的发展
    三  农村阶级分析的完善
    四  农村阶级分析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农民的特征:与先进的辩证
    一  对农民阶级属性的认识
    二  对中国农民特征的分析
    三  与先进的转换与结合
  第三节  话语实践与村庄的阶级建构
    一  权:知识分子与话语生产
    二  话语实践与微观社会的阶级建构:以《翻身》和《十里店》为例
第五章  诠释与展望
  节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中国化的路径、特征、启示和展望
    一  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中国化的路径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内在紧张
    三  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继续发展
  第二节  从农民理论中国化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有的解释模式
    二  从农民理论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释模式
    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种补充的解释模式:承异论
    四  继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结束语
参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农民话语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农民话语中国化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特点和规律,直接关涉对中国性质的认识、中国和历史发展的动力、中国策略等基本问题。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农民话语的核心问题。本书从主体建构这一视阈出发,从历时性角度,对农民话语的斗争和演变进行了细致疏理;从民族—和社会—阶级两个维度,勾勒了农体地位建构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本书对马克思主义农民话语建构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结,对结合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释模式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新的综合性的解释模式。

作者简介:

周建伟,男,1974年8月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当代中国政治问题。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各1项,参与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项。独立撰写著作1部,在科学社会主义、党的文献、现代哲学、报理论版、光明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20余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