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北皮黄戏史述 戏剧、舞蹈 于质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北皮黄戏史述 戏剧、舞蹈 于质彬

戏剧、舞蹈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8.24 5.6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质彬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01249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611页

字数470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xhwx_1200975968

上书时间2021-11-26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凡例
章皮黄戏的形成
节西皮调、二黄腔述
第二节皮黄合奏述
第三节扬州、徽班与皮黄合奏
第四节皮黄戏史湮没不彰原因种种
第五节余论:“四大徽班”述略
第二章进京徽班的嬗变
节徽班进京前的京师戏曲舞台
第二节徽班进京以后的艺术表现
第三节徽班映丽风调一新
第四节徽班的嬗变
第五节余论:徽班进京与北方戏曲
第三章皮黄戏新秀——京剧
节成同之世名伶述略
第二节同光之世名伶述略
第三节全能型表演体系的形成
附论:京剧与昆曲
程长庚全能型表演艺术与京剧更新
第四章“四大徽班”进京后南方的徽班与皮黄戏
节安徽徽班
第二节江苏的徽戏
第三节浙江的徽戏与皮黄戏
第四节两湖的徽班与皮黄戏
第五节赣、闽、粤、台湾的徽班与皮黄戏
第六节川、桂、云、贵的徽班与皮黄戏
附:皮黄腔系剧种表
第五章南方京剧史述
节南方京剧形成前上海的戏曲活动
第二节扬州里下河徽班与上海京调皮黄
第三节里下河徽班与南方京剧
第四节同光间的南方京剧
第五节南派京剧的形成
第六节南派京剧奠基人王鸿寿
第七节南派京剧名伶谱
第八节南派京剧坤伶述略
第九节南派京剧与杭、嘉、湖水路班
第十节扬子江两岸的南方京剧
第十一节秦淮歌女与南方京剧
附论:简论关羽戏“南派”开山祖王鸿寿
张桂轩舞台生活志略
南北两派的交流与合作
略谈南派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在南通里下河班徽京老艺人座谈会上的讲话
附录
梅派艺术的底蕴——兼谈梅派艺术创始人的美学思想
开拓者的艺术——京剧花旦开山祖梅巧玲简论
评说程谭梅回顾京剧史——对一种京剧史观、京剧美学观的质疑
京剧史料学刍议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戏剧学丛刊第二种,是有名京剧史家于质彬先生的代表作。此书记述皮黄戏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起于明末清初,至于清末民初。全书破除史书著述线性描述的局限,努力使线性与板块两种叙述结合,采用纵向与横向交错的记述方。纵向主要叙述皮黄戏的形成过程、进京徽班的嬗变、皮黄戏新秀—京剧的出现、苏皖浙徽班戏继续发展、南方京剧的崛起、清末民初的南派京剧,横向主要叙述清中叶以降两湖两广等地徽班的活动与皮黄腔系地方戏曲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拟表明(一)徽班为皮黄戏之祖,(二)皮黄腔系剧种各有千秋,绝非只有京剧一种,(三)研究皮黄戏必须有全面的视角,否则会以偏概全。本书是研究京剧史很富盛名的一部杰作,其书不仅详写京剧进京后称盛舞台的景象,更对南派京剧的论述也较为翔实,如南派“四大须生”“三大坤伶”以及南派“四大名旦”作者都做了较为公允的评介。由于作者与一些徽派名宿、南派名宿都有交往,又复留心于二三十年代的报刊与笔记,故其提供的皮黄戏历史信息殊为可观。因此,这是一部资料翔实又颇富新见的京剧史论稿。

作者简介:

于质彬(1928—2009),辽宁绥中人。自幼酷爱戏曲,年入冀察热辽联合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学,1949年后曾任北京市中苏友好协会文艺组组长、北京中苏馆副馆长。后调入中国戏剧出版社从编辑工作。1958年下放江苏省局剧目工作委员会,后在江苏省京剧院从事戏曲编辑、评论和研究工作,年10月离休。曾任中国徽班副主编。在戏曲演员表演艺术、京剧史和徽班史等领域发表研究一百多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