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孔子邂逅企业 管理实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孔子邂逅企业 管理实务

管理实务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14.25 4.8折 29.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作者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46438

出版时间2014-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43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29.8元

货号xhwx_1200934793

上书时间2021-11-25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一、仁者爱人
1.以“仁”为本,企业管理的核心
2.用“仁”者思想铸造企业和谐秩序
3.“仁”可修己,也可安人
4.“仁”者爱人,管理也要注重“感情投资”
5.“仁”政管理,以人为本
6.“仁”性管理,重在和谐
7.用“仁道”振兴企业
8.仁者,用仁爱思想成企业
二、见利思义
1.义以生利,信守契约
2.爱财没错,但也要取之有道
3.正视竞争,时刻保持义利统一
4.道义为先,重义轻利
5.长久制胜,义利双收
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个都不能少
7.管理,是要义利双赢
三、为政以德
1.道德为先,以德治企
2.搞好管理,先要以身作则当“君子”
3.“为政以德”,让管理化被动为主动
4.以“仁德”的思想提高管理者的个人素养
5.德道“忠恕”,和谐沟通
6.“文质彬彬”,做个恩威并重的好
7.管理者要宽以待人律己修身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为政以德”,将宽容进行到底
四、克己复礼
1.“礼制”,企业运行有序的可靠保证
2.上下级相处,“礼”字重要
3.做个懂“礼”的管理者
4.用“礼遇”赢得员工的忠诚
5.让“礼”成为制度的自觉性
6.名正言顺,事在必成
7.做个体恤上级的好下属
五、无信不立
1.人无信而不立,企业无信而不达
2.诚信,企业高境界的生财之道
3.企业诚信,先从开始
4.诚信是企业不用花钱的广告
5.信誉,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
6.想发展,请拿诚信说话
7.培养员工诚信精神,树立企业道德品牌
8.好企业,永远值得员工信赖
六、学而不厌
1.学力,企业发展的入门之道
2.学而不厌方能与时俱进
3.管理者不断学,企业才能不断进步
4.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5.学,企业创新的必经之路
6.员工素质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
7.学应与实践紧密结合
七、知人善任
1.企业怎样做才能留住人才
2.了解你的下属,才能做到知人善任
3.选贤任能,做发现人才的伯乐
4.知人善任促进企业有效发展
5.慧眼识才,企业的重中之重
6.企业经营,用人是关键
7.人力资源开发中知人善任的思
8.感情激励,留住人才的佳选择
八、敬事而信
1.用忠诚和真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2.不同的人不同的沟通方式
3.做个善于倾听的管理者
4.升职加薪,谨言慎行是关键
5.是金子会发光,是人才会被人发现
6.敬业,企业成功的可靠保证

内容简介: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很有名的文学名人之一。其治国方略以仁说和礼说为主,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是优选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即把德、礼施之于民。其教育思想主要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后世影响极为深刻。高轶飞编著的当孔子邂逅企业从孔子对企业影响的七大思想入手,将“仁”“义”“德”“礼”“忠”“信”等儒家思想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以“学而不厌”“知人善任”“敬事而信”为主线来引导管理者提高企业的学力、竞争力和执行力。层层深入,步步挖掘,力求帮助广大管理者在孔子的思想中有所感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改变企业管理者的错误观念,把管理者打造成一个讲“情义”,讲“信义”,有“仁义”,懂礼仪的品质企业代言人。

精彩内容:

    1.以“仁”为本,企业管理的核心
    仁者爱人。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国传统思想的主流、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之加以新的诠释,对企业管理大有裨益。
    在《论语?公冶长第五》文中有一段孟武伯与孔子的对话记录*值得回味。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这段话讲的是孟武伯向孔子请教的故事。一次,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仁了吧?”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仲由。孔子说:“仲由嘛,在一个诸侯国里,可以让他带领军队,但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管,但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啊,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但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仁。”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孔子对管理者能否做到“仁”是*常看重的。他说他的三个徒弟,可以掌管的军队,可以治理小国的采邑,可以做朝廷的外交官,但在具备基本的行业知识之外,只有真正做到了“仁”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孔子的学说称为仁学,孔子*推崇的是仁德。具有仁心仁德,是做人的*高原则。人人都欲求富贵,如果用不仁的方去求富贵,那是君子所不取的。人人都不希望贫贱,如果用不仁的方摆脱贫贱的地位,那也是君子所不取的。人有名声,是以仁德博得好名声,以仁德得到赞誉。离开了仁,没有别的成自己的办。君子把仁当作立身之本,当作自己的生命,当作自己的光荣使命,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仁的原则。常的时候,是如此,危急的时候,也是如此,颠沛流离的时候,仍然如此。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离开仁,没有须臾之间离开仁,没有一顿饭的工夫离开仁,把仁当作和生命相伴随的命根子。
    那么,“仁”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孔子在另外一次与弟子的对话中透彻地解释了“仁”的含义: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简简单单两个字,孔子简单而深刻地回答出了“仁”的本质,即“仁”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等,彼此相爱。
    当“仁”的这种精神境界融人到我们的企业管理中时,我们会发现它与众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我们可以把员工看作是有理智、有情感、有自尊心的对象,任何工作都应该以维护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也应该以人的利益为终结点。管理企业也是一样,我们应该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物为中心。这是孔子以“仁”为*高标准的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孔子的“仁者爱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根本。西方更重制度,而*国古来注重以人为本。孔子反对把人降格为“野兽”,提倡关注人本身,不要神化人,也不能用制度来压迫人。“己复礼”则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己”是道德的修养,“复礼”是礼的修养。企业要引导高管和员工内外兼修,达到内外和谐。
    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