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谧之心 中国哲学 克里希那穆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静谧之心 中国哲学 克里希那穆提

中国哲学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15.14 5.4折 28 全新

库存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06773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348页

字数100千字

定价28元

货号xhwx_11644671

上书时间2021-11-23

浩子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静谧之心:世界有名心灵导师里希那穆提作品。里希那穆提说道,真正的变革,唯有依靠那些发现了爱和“看”之真谛的人们才能实现。静谧之心由里希那穆提两部颇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作品心灵的是专享的出路(theonlyrevolution)和改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theurgencyofchange)组成,它为我们指明了建立新秩序的必由之路——摒除内心的嫉妒与邪恶,放弃所有已知的事物。因为只有那样,我们才能进入纯真的状态,从而“让呈现于眼前的永远都是全新之物”。相比之下,传统的改革者只是对旧有之物修修补补。一旦进入冥想,自我和世界之间的界限便消融了,从此,生命会焕发意义,“天地之美方得恒存”。透过作品,里希那穆提只向我们强调一点:“自我消失之时,是真爱登场之际。”他声称:“在无我的状态下观察世界,堪称人类很的一项行为技巧。”借助字里行间的睿智之语,里希那穆提让我们睁开双眸,打开心扉,探寻实相。——里希那穆提

目录:

部分 心灵的是的出路
一、在印度讲谈 1
冥想是完全置身世外 1
冥想是思想的空无 6
冥想没有源起,因此也没有终点 9
冥想一开始,观察者消失了 16
冥想的头脑包含了所有种类的寂静 23
如果刻意冥想,进入的不是冥想 29
“无我”状态并不是与现实分离 33
冥想需要高形式的克己自律 37
冥想是无为 42
终止所有的评价和道德观,才可能认清事实 47
在灵光一现的顿悟瞬间,思想戛然而止 52
真正的自由是认清事物的本质 57
冥想是心灵之光,是绽放的爱 64
只有在了无牵挂中,才能找到的自由 69
不要遵从任何既定的方式,也不要遵随宗教导师 75
二、在加利福尼亚讲谈 82
真理不是思想的产物 82
冥想只会在你毫无察觉间降临 86
冥想是活在当下的纯真 91
每次冥想都会有全新的感受 96
察觉让思想和身体不陷入分离与 99
三、在欧洲讲谈 104
冥想是在专注状态下的一种运动 104
纯真和博大是冥想之花 107
思想和时间只会产生界分和破碎 113
了解自我才能走出迷津 116
为了爱的降临,人类必须停止思想 120
冥想是对过去的终结 122
冥想是新的,不着过去的痕迹 127
冥想意味着汇集能量 130
冥想是让头脑摆脱所有象 132
冥想不是回忆 136
在寂静之光里,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140
冥想是从时间中解脱 142
思想或善举不会产生爱 146
冥想是极乐的觉醒 149
头脑如被唤醒,智慧之灯会点亮 152
智慧是认识现状 157
爱是的源起 160
冥想与生命不可分割 165
直面事实是诚实 171
心灵的是的出路 177

第二部分 改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觉察到底是什么? 181
是否存在神? 190
依赖滋生恐惧 194
怎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200
关系是一面镜子 210
因循传统只会制造更多的 218
从已知中解脱是真正的宗教生活 223
认识整体是认识生活的 228
只有在自由和关注里,美德之花才会绽放 233
如何看待? 236
我们需要不被曲解和压制的行为准则 246
如何解决“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 250
不必刻意追寻 254
我们可否自由地组织自己的生活? 258
什么是爱和性的真谛? 261
感知源自思想沉静 265
当自性之灯点亮,痛苦会消失 270
心灵与头脑的分离制造了诸多问题 273
生活中“无我”是爱,是美 277
依赖的本质是什么? 281
如果你无所畏惧,还会去信仰什么吗? 280
梦境是思想的表现 291
沉静的头脑拥有可以消解过去的能量 297
怎样摆脱制约,获得自由? 302
不是一种目的 310
学知识与学会认识自我完全不同 315
表达自我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没有的生活 320
激情之美存在于专注之中 323
“自我”一消失,领悟之光即会到来 326
消除个人与集体的界分,美德、智慧和爱才会现身 330
冥想是能量的本质 333
终止思想,头脑即能沉静 341
做个全新的你 345 

内容简介:

静谧之心内容包括:冥想是接近置身世外、冥想是思想的空无、冥想没有源起,因此也没有终点、冥想一开始,观察者消失了、冥想的头脑包含了所有种类的寂静、如果刻意冥想,进入的不是冥想、“无我”状态并不是与现实分离、冥想需要优选形式的己自律、冥想是有效无为、终止所有的评价和道德观,才可能认清事实、真正的自由是认清事物的本质、冥想是心灵之光,是绽放的爱

作者简介:

作者:(印度)里希那穆提译者:邵金荣里希那穆提(18951986),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美国时代周刊称之为“20世纪很的五大圣者之一”。他生于印度,少年时期开始专门的灵性修炼,以后成为彻悟的智者。他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性的光明照亮自己,解放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他的著述是由空性流露的文字和讲话集结而成,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上留下广泛深远的影响。

精彩内容:

    问:我真的很想知道是否有神存在。如果没有神,生活岂不失去了意义?因为不了解神,于是人们创造了上千种有关神的信仰和形象。但是,这些信仰带来的分歧和恐惧却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阻隔。为了摆脱因分歧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人们便编造出更多的信仰,以致淹没在越来越多的痛苦和迷惘之中。虽然并不知道是否有神,但我们却相信神。神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问过印度的很多圣僧,也问过这里的大师,他们都坚持要相信有神。“先相信,之后你会知道;没有信仰你永远都找不到。”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真的有必要弄清楚有关信仰的问题吗?探求远远比知道重要得多。知道什么是信仰意味着不再信仰。头脑只有摆脱信仰才能观察。是信仰,或者说是没有信仰束缚了人们;有没有信仰都一样:它们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所以,我们根本不应该纠缠于信仰是好是坏的问题。如果头脑真的能摆脱信仰,“神是否存在”的问题有了接近不同的意义。神这个词,以及有关它的传统、记忆、理性和感性内涵——所有这些都不属于神。这个词并不是神本身。所以,我们得首先在头脑中去除这个词。
    问:我不知道您这是什么意思。
    :神这个词代表传统、希望,是人们在绝望时的渴望,是对优选的追求,是一种运动,赋予存在以活力。这个词本身代表着优选,但它并不是所指之物本身。头脑里所有的仅是这个词而已,这个词表现出来的是思想。
    问:您是在让我摆脱词语的束缚吗?我怎能做得到呢?词语是过去;是记忆。妻子是词,房子也是词。我从呱呱坠地开始接触词语,词语是交流和认知的工具。虽然您的名字不是您,但是没有您的名字,我不能问询关于您的情况。您现在问我头脑是否能摆脱词语——这不是在问,头脑能否摆脱它自己的思想活动吗?
    :当我们谈论树的时候,“树”这个词代表普遍认可的事物,它在我们眼前。但提到神的时候,则没有具体所指。因为找不到所指,所以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神学家以某种方式这么做,知识分子以其他方式也这么做,有无信仰的人都各有对策。是希望孕育了信仰,而后才有追求。这种希望是绝望的结果——这种绝望是指对于我们常所见世界的绝望。希望产生于绝望;它们也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没有希望的地方是地狱,对于地狱的恐惧又让我们对希望无限憧憬。然后幻想开始了。所以神这个词没有把我们带向神,而是带向了幻想。神是我们对所崇拜事物的幻想;无信仰者还为自己创造了另外他所崇拜的虚幻的神——如、乌托邦和圣书。所以,我们刚才那样发问,是想问你能否摆脱这些词语以及随之而来的幻想。
    问:我必须要好好思一下。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