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金陵官书局古籍珍椠《北史》官刻官印版本最佳名家旧藏
¥
3800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唐) 李延寿 撰
出版人清同治金陵官书局官刻官印,初刻初印最早最佳的版本,民国上海大律师钱龙生先生旧藏
年代同治十一年 (壬申1872)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四部分类史部>正史类
尺寸30.1 × 19 × 29.6 cm
册数20册
上书时间2024-10-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清同治金陵官书局古籍珍椠《北史》官刻官印版本最佳名家旧藏
作者:(唐) 李延寿 撰
版本:清同治金陵官书局官刻官印,初刻初印最早最佳的版本,民国上海大律师钱龙生先生旧藏
年代: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
纸张:白绵纸
印刷:初刻初印木刻本
函册:20厚册完整全套
装祯:线装
尺寸:宏阔大开本,长30.1宽19厚29.6(厘米)
品相:品相保存极佳,白纸大开本,完整无缺,严定85品
钤印:钤印累累,流传有序,具体请书友自识
描述:
是书为清代著名金陵官书局于同治间所刻之《北史》,为金陵官书局之名刻,代表了清代官刻的最高水平,此书更是金陵官书局最早的刻书,是最早的版本,亦是最权威的版本,版本最佳,没有之一!!是书开本巨大,堪为王者,属于特印本,长度竟达30.1厘米之多,超凡脱俗,整体庞大充满王者气息,用纸极为考究,全书皆用上等白纸精印,开本如此鸿阔、天地如此宽大者甚为罕见,可谓纸墨俱佳,不惜工本,不愧是著名官书局之珍籍佳椠。此书字大行疏,印工极佳,初刻初印,墨色如漆,开卷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书鸿篇巨制,校勘精审,大部头,极为厚重,完整无缺,保存完好,实为难得。此书极厚重,古来一些书商会把这类厚书折成40册甚至更多,以谋取更多利润,此书原装,原物奉上!官方刊刻图书,校刊者均为当时的鸿学大儒,所刊各书,校刊质量都很高,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最高水平,而且在发兑方面,更是纸墨俱佳,不惜工本,开本部头硕大,当时往往用作样书做为陈设之用,作为印刷之前的母本,或贡使皇室王公大臣权贵、赠送知名人士之物,与皇家殿本不相上下,一般刊行仅百余部,存世量极小,所以在民间官刻本流传极少,亦非一般读书人所置办得起。是书无论版刻、校勘,均称清代官书局刻书精品,能完整全套流传下来相当不易,瓷器中有官窑,善本中有官版,此书为清代官版书中最好的版本,也是最权威的版本,版本极佳,甚为罕见。识者宝之!!
另外,此书为民国间上海著名大律师钱龙生先生旧藏,并亲手钤印藏书章数枚,可见钱先生对此书的珍爱之情!!钱先生在民国法律界名气如雷贯耳,赫赫有名,曾应国民党政府要求,担任日本战犯岗村宁次的辩护律师,即保护了法律尊严,又维护了民族气节,一时传为佳话!名书名家旧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更为此书添彩几许!
金陵官书局是清代曾国藩创办较早而又影响较大的官书局之一,因其校雠皆四方饱学之士,且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加之底本多为善本,曾国藩坚持"但求校雠之精审,不问成本之迟速"的原则,故刊本质量上乘,所刻各书当时人们皆视为善本。官书局的设立,抢救了大量的古代文献,传播了文化和科学知识,发展了我国印刷事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书载中国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共计233年之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体例完整、材料充实、文字简练,为诸史中经典之作。《四库总录》著录:“延寿既与修《隋书》十志,又世居北土,见闻较近。参覈同异,於《北史》用力独深。故叙事详密,首尾典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