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28000 八品

仅1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北宋) 司马光 著

出版人民国涵芬楼印行

年代民国6年 (1917)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铅印

装帧线装

四部分类史部>正史类

尺寸19.9 × 13.2 × 90 cm

册数76册

上书时间2024-04-09

北海旧书社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民国大部头古籍涵芬楼名著遗珍《资治通鉴》完备全套品相美品
作者:(北宋) 司马光 著
出版:民国涵芬楼印行
年代:民国六年(丁巳年)(公元1917年)
纸张:白纸
刻印:排印
装帧:线装
尺寸:长19.9宽13.2厚90(厘米)
函册:76册完整全套
品相:原装原书,品相极佳,仅仅第一册有水浸情况,严定8品
描述:

       此书原装超大部头,古朴典雅,品相极佳,76厚册完整全套,全书厚达近80厘米,极为壮观,是书完整全本,平均每册书的厚度平均超过一厘米,旧时很多书商会将这类厚度较大的书拆本,达到增多本数,提高书价的目的,这部书拆成100册以上,一点儿问题也没有,此书原装,76册大部头古书能得以完好保存,除资治通鉴正文60册完整全套外,又将涵芬楼单行本影宋资治通鉴目录(10册)、涵芬楼单行本影宋资治通鉴考异(6册),一并齐备,将史上涵芬楼所出资治通鉴一类古籍集于一箱,相当难得。涵芬楼是民国间全国最大的藏书楼,毁于上海的日军战火,此为藏书界更是中华民族一段惨痛的经历。此书得以完整保存,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灵性使然,实在是不可多得。

      《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按时间先后叙次史事,往往用追叙和终言的手法,说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统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叙述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由来,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而钦赐此名,定名为《资治通鉴》。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毛主席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