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95000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傅恒等 撰

出版人清同治官刻朱墨双色套印本两仪堂藏板

年代同治十三年 (甲戌1874)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四部分类史部>正史类

尺寸29.1 × 17.2 × 63 cm

册数64册

上书时间2024-01-07

北海旧书社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清代古籍朱墨双色套印《御批历代通鑑辑览》版本极佳品相美品
作者:(清)傅恒等 撰
版本:清同治官刻朱墨双色套印本两仪堂藏板
年代:清同治甲戌(公元1874年)
纸张:白纸
印刷:木刻
函册:6函64册完整全套
装祯:线装
尺寸:开本极为宏阔,长29.1宽17.2厚63(厘米)
品相:原函原装,品相极佳,个别册天头地角空白处略有水浸可以忽略的那种情况,内页完整无缺,严定85品
钤印:肖白
描述:

       此书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名著,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中记事最长的一部,而乾隆皇帝1900余条、十五万字之多的御批更是体现了乾隆的政治思想,校勘严谨,文献研究价值极高,在官修史书中独具特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此书开本宏阔,长度竞超过29厘米,用纸考究,序言为红印,序言末刻有乾隆朱色御玺“惟精惟一”、“乾隆宸翰”二方,书中字体秀丽,天头乾隆批校用朱墨印于书眉,正文则用墨印展卷之下,朱墨双色交相辉映,纸白莹洁,朱红灿然,墨色如漆,双色明湛,观之给人以美的享受,堪为纸墨俱佳,是清代不惜工本之名作,版本极佳,档次颇高,在清代古籍中首屈一指!是书原装原函,品相上佳达美品级别,64大册一册不少,卷帙浩繁,历经一个半世纪、百年岁月而品相美者,是当今不可多得的古籍善本,可谓人间尤物,可遇而不可求,识者宝之!!另外,此书为民国间著名书画大家李肖白先生旧藏并亲笔题写书名,名书名家旧藏,更为此书添彩几许!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又名《御批通鉴辑览》,是在乾隆帝亲自参与和裁断下,由清朝官方纂修的一部大型纲目体编年通史。全书共一百二十卷,记事上起伏羲氏,下迄明亡,凡4559年的历史,为中国古代史籍中记事时间最长的一部史书。从形式上看,《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由正文和乾隆帝的批语(简称“御批”)两部分构成。乾隆帝的“御批”一共有一千九百余条,达十五万字之多,内容涵盖广泛,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无所不包,成为该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乾隆帝在批语中,对史书撰写的书法义例、朝代更迭的正统与偏安问题、储君的预立、君臣伦理纲常等诸多问题都发表了相当精彩、独到的见解。这些乾隆“御批”,既有政治性、思想性,又有学术性,全面反映了乾隆帝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和思想,很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其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不容低估,是史评类著作的上乘之作,是一代君主治国心得所汇,当时被视为“万世君臣法戒”。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1、纪事最长《历代通鉴》上起伏羲,下至明亡,写到清以前,与被誉为“究天人际,通古今之变,为一家之首”的《史记》和“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的《资治通鉴》想比,从时限上自有其一日之长。可以说,近五千年来,在神州大地上一切重大历史时间,书中均有详细记载。
      2、内容宏富本书虽以明代李东阳《历代通鉴》为蓝本,但不限于该书,而参考了诸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有关经、史、集部也酌加引用。资料翔实,取材丰富,但因为该书是纲目体,选精撮要,读之可了解数千年大事,因为也避免了《资治通鉴》等书琐细繁杂的弊端。
      3、伟人挚爱湖南省立一中的国文教员胡汝霖见毛主席对历史兴趣颇高,特地将《历代通鉴》这部史学名著借给他看。使胡先生所史料不及的——毛主席竟因此下决心退学自修,从此改变了一生的治学道路,并在之后的数十年里,带领中国人民谱就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独到体例中国历代史书,断代史多用纪传体,如《二十四史》,而通史多用编年体,如《资治通鉴》。《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则采用编年纲目体。这种纲、目、注互为补充,互相映衬、前后照应的编年纲目体结构,优点尽现,可以说是纲以举要,目以备言,注以补考,纲举目张,清晰醒目,备受史家及读者青睐。
      5、乾隆御批《历代通鉴》有乾隆皇帝批语一千九百余条。内容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是该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是该书区别于其他史书的最大特点。乾隆喜好文史,学识渊,他的评语多有独到之见。
      6、为政实鉴本书收录了自上古三皇五帝始,至明末止所有君臣的事迹及其评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历代帝王及其臣下的文采风流、政绩得失、功过是非、在其中都有细致翔实的叙述及鞭辟入里的评介。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历代通鉴》一书不愧是一部经世致用的史鉴,是为政者的案头必备。

    李肖白(1895-1940),江苏昆山正仪人。民国间著名书画家,与张大千、赵叔孺、顾坤伯、李健、 唐云、陈秋草等名家齐名。毕业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曾任教于上海清心中学、中华职业学校、民立中学、务本女中。书法从曾弄髯(煕)为师,初习颜体。后出入秦汉,又精通碑刻属北派碑学。生前为推广书法,培养了不少人才,著名女书法家历国香,书法篆刻家单晓天(孝天),以及蒋逢年、冯骥等皆出其门下,著有《书法入门》、《书法菁华》等书。李肖白热心公益事业,同著名人士叶恭绰、潘公展、郎静山来正仪修葺东亭并蒂莲荷花池,筑“君子亭”,并题写“匾额”。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