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汽车产业2012》

800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年鉴社

出版社年鉴社

出版时间2012-05

印刷时间2012-05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上书时间2013-03-18

年鉴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中国汽车产业2012》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生产规模同比微增0.8%达到1,842万辆,成为 1998年以来的最低增长率。不同于2010年在汽车购置税等购买鼓励政策出台的背景下实现了32.4%的增长率, 2011年在上述刺激政策退出和货币紧缩政策出台等的叠加效果下,增长率出现骤降。2012年以后,中国汽车产业将从此前的高速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强化产品开发、品牌竞争力,力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进一步扩大销量。
2011年,中国系整车制造商受各项刺激政策退出的不利因素影响,生产规模同比下滑3.9%、陷入负增长,为了在激烈竞争存活下去,纷纷开始将目标转向海外事业及产品高端化的发展方针。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系制造商尽管在2011年3月发生东日本大地震后零部件供应链出现暂时中断,仍然实现了同比增长4.4%,而欧美韩的其他外资系制造商也均实现了同比2位数的增长水平。
今后,中国政府将一改此前鼓励外资系制造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方针,为了扶持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对外资系制造商新进军中国市场加以限制的同时,对其产能增强新项目的审批将越发严格。此外,由于中国政府鼓励向本土引进核心技术,有无合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项目成为产能增强项目能否通过审批的重要评判标准。在此背景下,各汽车制造商纷纷宣布在华设立研发基地、展开合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战略,以扩大在华事业。其中,丰田在江苏省设立研发基地本土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外,大众(VW)也加快向中国引进最新平台及核心技术,进一步扩大中国事业。对于政策日趋收紧和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对业界动向、汽车产业政策的把握也成为各汽车制造商必不可少的工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