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伦理思想史(先秦儒家道德论)
  • 中国伦理思想史(先秦儒家道德论)
  • 中国伦理思想史(先秦儒家道德论)
  • 中国伦理思想史(先秦儒家道德论)
  • 中国伦理思想史(先秦儒家道德论)
  • 中国伦理思想史(先秦儒家道德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伦理思想史(先秦儒家道德论)

14 5.0折 28 八五品

库存4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建良 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8728一5

上书时间2020-11-04

希文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建良 著
  •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412555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2页
  • 字数 228千字
【内容简介】
儒家道德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话题,其研究成果虽然不胜枚举,但本书在立足现实的前提下,从资料出发,通过对孔子、孟子、荀子、《周易》道德思想的个案分析,借助帛书、郭店竹简等出土文献的营养,参照日本、美国汉学界的研究成果,以道法墨比较的天平,聚焦了天人、命、人性、仁爱、义利、诚信、智德、德欲、礼仪、德教、修身、人格十二个专题,不拘陈式,由史引论,语言简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儒家道德的全貌——形式上的人为中心,实质上的自己本位;不仅存在善恶对峙、德欲对立、义利对抗的局限,而且存有规范缺失、知识狭隘的弊端;道德本身缺乏应有的张弛。儒家道德是中国社会行程里的产物,儒家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研究的现实,要求我们重新深刻认识儒家道德的真正价值,从而来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本书既是硕士研究生教学用书的睿智选择,也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儒家道德慨貌的适宜读物。
【目录】
绪论

  1.整体性审视

  2.全面性把持

第一讲  天人论

  1.“察天人之分”

  2.何谓天

  3.“人能弘道”

第二讲  命论

  1.性命意义上的“命”

  2.使命层面上的“命”

  3.命令视域里的“命”

  4.命名角度的“命”

  5.“天命”

  6.命运意义上的“命”

第三讲  人性论

  1.人为贵

  2.本性相近

  3.何谓本性

  4.本性为善

  5.本性为恶

  6.善恶对立形式的形成

第四讲  仁爱论

  1.仁的渊源

  2.仁的内容

  3.仁的功能

  4.仁的本质

  5.仁的途径

  6.仁学先“己”后“人”的语言形式

第五讲  义利论

  1.何谓义利

  2.“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

  3.“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4.“先之以德”

  5.“见利思义”

  6.“去利怀仁义”

  7.“杀身以成仁”

第六讲  诚信论

  1.何谓诚信

  2.诚信的产生

  3.诚信的本质

  4.诚信的功能

  5.诚信的当为依归

  6.诚信的政治实践

第七讲  智德论

  1.何谓智

  2.智的功能

  3.智的种类

  4.智的境遇预设

  5.智的实现

  6.智的价值定位

第八讲  德欲论

  1.“德”、“欲”的释义

  2.人的学理设定

  3.欲望的制御

  4.以道制欲

  5.天理人欲的对立

第九讲  礼仪论

  1.礼仪的定位

  2.礼仪的基点

  3.礼仪的产生

  4.礼仪的目的

  5.礼仪的功能

  6.礼仪的内容

  7.礼仪的实质

第十讲  德教论

  1.何谓教化

  2.教化的目标

  3.教化的目的

  4.教化的功能

  5.教化的缘由

  6.教化的对象

  7.教化的内容

  8.教化的活性化

第十一讲  修身论

  1.修身可以解忧

  2.修身的价值定位

  3.修身的目标

  4.修身的一个新视域

  5.修身的方法

第十二讲  人格论

  1.“仁以为己任”的士人格

  2.“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人格

  3.“居仁由义”的大人人格

  4.“食无求饱”的君子人格

  5.“成能”的圣人人格

推荐阅读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