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
  • 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
  • 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
  • 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
  • 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
  • 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

正版、现货、实物图片、当天发货

60 八品

仅1件

四川南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正东 著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07-12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1-07

临江镇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正东 著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0071046
  • 定价 44.9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英语
  • 丛书 中国英语教育名家自选集
【内容简介】
  在我国一百多年的外语教学史中,召开今天这样的大规模的学术会议,供全国外语界的学者研讨富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体系,尚属首次。这是我国作为外语教学大国之发展的必然,是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需要,也是同行学者应对转型时期之挑战而必须抓紧的大事。但是这种研讨须得以既有探索为基础,因此会议选择了张正东教授的外语教育思想作为切入点。希望以此打开保存当代和前代同行学者研究中国外语教学之成果的宝库,将有益的理论与经验凝聚起来,群策群力,共同建成适应中国需要的包含外语教学理论、政策、组织、课程、模式等等内容的教学体系。
  张正东外语教育思想之所以值得作为此次研讨会议的切入点,在于他的思想植根于中国外语教学并有序地提炼了中国外语教学经验。张老自1952年起专治外语教学,目前仍从事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层面的研究。通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活动,他形成了能体现中国外语教育特色的张正东外语教育思想,其内容散见于张老逾400万字的书文之中。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在进行张正东外语教育思想的研究。我与杨振常教授合作过一篇介绍张老学术成就的文章,题名《论张正东的学术贡献》。此文主要从事实出发,概述了张老秉承中华文化和借鉴国外成就,在学术上为国为民所做的贡献以及所做贡献的机理。但对张老外语教育思想未作系统分析。由于学术思想的整理与研究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因此这里只能作一简介,供同行研讨张老外语教育思想时参考。
  一家学术思想的形成,与一门学科的形成相似,必须符合三方面的要求:第一,方法论的前提;第二,具有与相邻学科不同的内容;第三,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方法。下面以这三点为纲,简介张老的外语教育思想。
【作者简介】
  张正东,1925年生于湖北松滋。抗战时期流亡重庆完成学业,曾任记者、英语教员。1952年起专治外语教学,现为西南大学教授。他立足国情,应用“一元驭多元”方法论,从实践层次着手研究,提出许多独到见解,如“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等。自1956年发表第一部专著以来,其著述已近600万字,部分专著流传海外(如《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此外,他曾参与1980年以来历次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订,进行5次全国性中学英语教学调查,主办3届英语教学法研修班,牵头成立西南一西北地区外语教学法研究会,目前任多个全国性学术团体的顾问、学术主任。
【目录】

代序(一)——张正东外语教育思想简介
代序(二)——论张正东的学术贡献
自序——我与中国英语教育
第一部分 理论探索
论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
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发展的瞻望
外语教学法发展的新趋势——热点问题的冷静思考
怎样理解外语教学法
英语外语教学的回归
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理念——一《王策三-钟启泉对话》的读者反馈

第二部分 政策漫议
我国外语教育的国情特点
外语是把双刃剑
探讨我国英语课程的目标
开好小学英语的政策性措施
论双语教学
为西部大开发制订外语教育政策

第三部分 流派选荐
谈运用任务型教学的三个问题
辩证综合法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

第四部分 教学内容
我国英语教学的属性和内容
论外语课的对象——结构与功能浅议
语言知识是外语教学的立脚点
外语教学的情感因素

第五部分 教改讨论
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道路
外语教学怎样与时俱进
外语教学的普及、提高、改进——学习李岚清同志有关外语教学讲话的体会
中学英语终点水平的实证研究
谈谈怎样教外语
小学英语教学的两个“必须”
从优生学习十法看学法改革
走自己的路——《中日英语教学比较研究》第一阶段结束语

第六部分教师发展
高师外语院系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外语教学科研的方法

附录:张正东主要学术著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