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艾滋病
  • 警惕艾滋病
  • 警惕艾滋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警惕艾滋病

2.1 2.1折 10 八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毅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N33B

上书时间2024-05-17

广益书馆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曾毅 著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2107071
  • 定价 1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35页
  • 字数 96千字
  • 丛书 院士科普书系
【内容简介】
艾滋病是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从发现之日起的20多年里,全世界已经有近3000万人死于艾滋病,4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全世界每天有上万人成为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你要警惕,艾滋病可能就在你身边!
虽然当前暂时没有特效药和疫苗,但艾滋病并不是完全无法预防的。只要你了解艾滋病毒和预防艾滋病的有关知识,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就可以预防这种可怕的疾病。这本通俗的小册子,就是告诉你以上这些知识。
【作者简介】
曾毅,病毒学家,广东揭西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中科院院士,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院和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博士后导师,研究员,卫生部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亚太地区国家艾滋病与发展领导论坛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毅院士数十年来主要从事肿瘤病毒、艾滋病毒等研究,肿瘤病毒方面如EB病毒早期诊断鼻咽癌,曾开发试剂盒二种(获新药证书),可以使鼻咽癌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以上,10年生存率从50%提高到70%,10年前能预测鼻咽癌发生的可能性。首次证明EB病毒能诱发人正常鼻咽部上皮细胞癌变。证明EB病毒在鼻咽癌发生中起病因作用。建立人乳头状瘤病毒诱发一系列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为永生细胞和癌细胞。为研究癌变过程提供重要模型。1984年在国内首次开展艾滋病研究,证明HIV1982年传入我国,1983年首次感染我国公民。进行血清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首次建立HIV快速诊断试验盒。目前正在进行艾滋病疫苗和抗HIV药物研究,与李泽琳教授一起研究和开发抗HIV药物。发表中英论文390余篇。获国家卫生部等奖20余项,并获陈嘉庚医学科学奖。获专利9项。
【目录】
1艾滋病、艾滋病毒的名称与发现经过
1.1艾滋病的名称
1.2艾滋病的发现
1.3艾滋病毒的发现
1.4一场国际科技界罕见的官司
1.5艾滋病毒是从哪里来的
1.6为什么艾滋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
1.7艾滋病毒是如何在全球传播的
2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2.1全球艾滋病的流行情况
2.2中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3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
3.1性交传播
3.2血液传播
3.3母婴传播
3.4医源性传播
3.5不同途径传播艾滋病毒的几率
3.6不会传播艾滋病毒的途径
4什么是艾滋病毒
4.1病毒分类、基因结构和形态
4.2病毒的蛋白及其功能
4.3病毒的复制
4.4病毒遗传和变异
4.5病毒亚型
4.6病毒的细胞嗜性
4.7融合(SI)和非融合病毒(NSI)
4.8宿主范围
4.9病毒的理化性质
5艾滋病的病程发展
5.1人体免疫系统
5.2血浆中艾滋病毒量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
5.3人体内有多少CD4细胞和艾滋病毒
5.4艾滋病的发展过程
5.5可能影响疾病发展的因素
6遗传因素与艾滋病的关系
7艾滋病的临床期
7.1急性感染期
7.2无症状感染期
7.3艾滋病前期
7.4艾滋病期
7.5肿瘤
7.6小儿艾滋病
8艾滋病的诊断
9艾滋病流行对社会、经济、家庭及个人的影响
9.1艾滋病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损失
9.2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带来的灾难
9.3艾滋病的防治和科研工作耗资巨大
10艾滋病的预防
10.1艾滋病全球性预防的目标、原则、主题和标志
10.2国际上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预防措施
10.3国际上的宣传教育促进行为改变的成功经验
10.4中国政府重视预防艾滋病
10.5中国预防艾滋病的最新进展
10.6中国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积极行动
10.7中国艾滋病监测系统
10.8加强国家级的政治承诺,鼓励全社会伸出援助之手
10.9坚决反对歧视和排斥
10.10中国开展的艾滋病治疗、关怀和救助行动
11艾滋病的特异性预防——疫苗
11.1为什么艾滋病疫苗研制难于成功
11.2是否有可能获得安全有效的疫苗
11.3理想的艾滋病疫苗
11.4艾滋病疫苗研制的进展
11.5艾滋病疫苗种类
11.6艾滋病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
12艾滋病的治疗
12.1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
12.2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适应证
12.3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评价
12.4在什么情况下需换药
12.5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治疗药物
12.6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
13性病与艾滋病
13.1性病
13.2性病的流行情况
13.3性病的危害性
13.4性病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