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伦理思想的生态批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伦理思想的生态批评

14 4.0折 35 九品

仅1件

河南濮阳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温晶晶 著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P30-14B

上书时间2023-12-29

广益书馆

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温晶晶 著
  •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7745056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3页
  • 字数 2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伦理思想的生态批评》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外国文学评论,要求对盖斯凯尔夫人的生平,创作背景,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伦理评论及生态思想解析。主要是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评析作家的作品,立意新颖,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目录】
引语
第一章 主人公——盖斯凯尔夫人
第一节 生平写实
第二节 人物评价
一、时代印证
(一)早期盖斯凯尔夫人研究
(二)当代盖斯凯尔夫人研究
(三)女性意识研究风潮
二、名家点评
(一)国内研究学者的热议
(二)在国外文学界的谈论
第三节 作品类型
一、工业小说
(一)代表作品
(二)主题意义
(三)情感结构
(四)女性主义
(五)个别局限
二、乡村题材
(一)《克兰福德镇》
(二)《妻子与女儿》
三、历史题材

第二章 盖斯凯尔夫人的历史之作
第一节 写作时代背景
一、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时代
二、盖斯凯尔夫人的生活足迹
第二节 盖斯凯尔夫人所创造出的鲜活人物
一、盖斯凯尔夫人笔下的男性形象
(一)好男儿形象的塑造
(二)如此塑造其男性人物的因素
(三)绅士形象的文化道德内涵
二、盖斯凯尔夫人塑造的女性魅力
(一)盖斯凯尔夫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二)盖斯凯尔夫人的女性主义思想
(三)以《玛丽·巴顿》和《南方与北方》为例
(四)女性角色的显著特征
(五)女性主义的时代来源

第三章 从生态伦理探究盖斯凯尔夫人
第一节 何为生态伦理学
一、生态伦理的由来
(一)生态伦理的起源
(二)生态伦理的现实内容
(三)生态伦理的终极关怀
二、生态伦理学介绍
(一)基本定义
(二)书面解释
(三)原则属性
(四)发展必要性
第二节 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中的生态观分析
一、《玛丽·巴顿》
二、《南方与北方》
第三节 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一、曼彻斯特当时背景简介
二、多重影响因素
三、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四、女性伦理观
五、《异父兄弟》的叙事伦理
六、《克兰福德镇》的乡村伦理
(一)阶级伦理
(二)礼仪伦理
(三)家庭伦理
(四)人际关系伦理

第四章 盖斯凯尔夫人对“爱”的表述
第一节 亲人之爱
一、夫妻之爱
二、父母之爱
三、手足之爱
四、恋人之爱
第二节 广博之爱
一、贫富差距——阶级矛盾
二、博爱——化解劳资矛盾
第三节 代表作品的爱意表达
一、《玛丽·巴顿》
二、《露丝》
第四节 工业社会下的情感结构分析
一、切人风格——不同时代造就不同文学风采
二、叙述视点——从阶级矛盾到南方与北方的文化冲突
三、情感结构——对工业革命的消极否定到积极肯定

第五章 看盖斯凯尔夫人辩证善与恶
第一节 从矛盾意识看伦理思想倾向
一、盖斯凯尔夫人矛盾意识的来源因素
(一)人生经历及显著个性
(二)资产阶级立场的摇摆
(三)对宗教信仰的怀疑
(四)女性作家尴尬的社会地位
二、玛格丽特——矛盾意识下的代表女性
(一)玛格丽特性格中的“男性印象”
(二)玛格丽特本质的“女性主导”
三、《玛丽·巴顿》——矛盾挣扎的产物
第二节 绝对的善
一、勇敢
二、真诚
三、仁慈
四、宽恕
五、利他
第三节 相对的恶
一、淫乱
二、谎言
三、谋杀
第四节 救赎恶意,化之于善
一、善对恶的救赎溯源
二、善对恶的救赎途径
三、善对恶的救赎条件

第六章 盖斯凯尔夫人的道德准绳
第一节 盖斯凯尔的伦理道德情怀
一、善与恶的道德彰显
二、分析作品中的伦理准绳
第二节 实现道德之路
一、主张道德教化
二、呼吁爱的教育
三、强调理性之光

第七章 从盖斯凯尔夫人三部作品谈及伦理下的女性地位
第一节 女性地位的双重性
一、盖斯凯尔夫人作品的重要主题是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一)反映在生活中
(二)反映于创作上
二、盖斯凯尔夫人女性地位构思叙事的双重性
(一)性别立场的不确定与家庭叙事的双重性
(二)女性地位表达在理论视野中的阐释分歧
第二节 构建女性乌托邦——《克兰福德镇》中的离散力量
一、女性乌托邦建构的溯源——大龄单身女性过剩危机
二、后期女性力量的消散——未贯穿全书的非情节 型叙事
(一)契合描绘生活的非情节 型叙事
(二)并非连载造就的非情节 型叙事
(三)放弃女性集体力量的消散
三、体面经济——双重批判与反讽的离散力量
四、女性乌托邦叙事双重性
第三节 女性力量冲破社会分解——《南方与北方》中的双重性
一、功能人物创造的发展空间
二、社会分界行为的性别政治
三、性别与社会空间的换喻体系
第四节 父权框架下的女性意识——《妻子与女儿》中的保守性别立场
一、多样双重的阶级人物塑造
二、多重且贴切的中心意识讽刺
三、更为保守的性别政治

第八章 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中伦理思想的渊源追溯
第一节 成长因素
一、小镇情怀
二、性格特点
三、宗教崇拜
第二节 盖斯凯尔夫人作品中伦理思想的谈论会
一、盖斯凯尔夫人的“复活”
二、文坛地位,不可抹杀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