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耆(1914-2005) 手绘纸本油画 1972
  • 沙耆(1914-2005) 手绘纸本油画 1972
  • 沙耆(1914-2005) 手绘纸本油画 1972
  • 沙耆(1914-2005) 手绘纸本油画 1972
  • 沙耆(1914-2005) 手绘纸本油画 197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沙耆(1914-2005) 手绘纸本油画 1972

5000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沙耆

创作时间1972

尺寸35 × 24.5 cm

材质纸本

装裱未装裱

上书时间2021-10-14

艳阳天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沙耆(1914-2005),浙江人。1937年师从徐悲鸿先生学画,同年由徐悲鸿介绍赴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深造,师从画家白思天(ABastien)学习。1939年其素描、油画、雕塑成绩优异,获比利时“优秀美术金质奖”。1940年作品与毕加索等著名画家在比利时阿特利蒙一起展出,作品《吹笛女》为比利时皇太后收藏。1946年因病由法国回国。1949年欧洲一艺术代表团访问北京时,向周恩来总理称赞沙耆的艺术成就,周恩来未闻其人,转问徐悲鸿,方知其经历与造诣,并知其养病在家,遂通知中央统战部,每月拨给生活津贴。1954年入浙江省精神病医院治疗,1960年自费进南京市精神病医院治疗。1983年5月,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在杭州举办沙耆画展,中国美术馆收藏其3幅作品。1985年外出写生,画了大量人物画、静物画和风景画。1989年病情加重,年事渐高,但绘画不断。1997年元月,创作最后一幅静物,3月由于脑中风,移居上海治疗。1998年,中国美术学院研究部、台湾卡门国际艺术中心先后在上海、北京举办沙耆艺术观摩及研讨会。过去一般把20世纪的美术探索方向分为两派,一派以潘天寿为代表,主张中西拉开距离;另一派以徐悲鸿、林风眠为首,主张中西调节器合。可是我们忘了还有一个西洋派。他们既没有拉开距离,也没有中西融合,而纯粹用西洋的手段作画,对油画语言本身做了非常精到的研究,沙耆可称是这方面的一个榜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