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30 8.6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宗国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7-16

上书时间2024-06-13

群山书院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宗国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3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64549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4页
  • 字数 24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科举之名始于宋代。唐代贡举制度宋以后也习称为科举,因为它已具备了科举制的最基本的特征,故《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亦以科举名之。《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变化,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还探讨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并对由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作者简介】
  吴宗国,1934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江苏如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隋唐史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著作有《隋唐五代简史》、《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主编)、(CON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主编)等。
【目录】
第一章科举制度的产生
第一节察举制内部新制度的萌芽
第二节科举制的产生

第二章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
第一节门荫入仕
第二节流外人流与杂色人流

第三章唐代科举制度之一:常科
第一节科目
一、秀才科之废
二、明经类各科
第二节举格
第三节乡贡
第四节考试
一、到省后的手续
二、主司
三、考试
第五节录取和放榜
一、录取情况
二、放榜
三、谢恩、期集和关试

第四章唐代科举制度之二:制举
第一节制科的设置
第二节科目
第三节制举之制
第四节荐举和自举
第五节考试
一、考试时间
二、亲试和考官
三、考试科目和试题
第六节录取和出路

第五章科目选
第一节拔萃、宏词和平判入等
一、拔萃、宏词和平判入等的设立
二、科目选的设立与循资格
第二节唐朝后期的科目选
一、唐朝后期科目选的情况
二、科目选在唐后期官吏升迁中的地位

第六章学校与科举
第一节梁陈齐周的学校
第二节隋代的学校
第三节唐前期的学校及其与科举的关系
第四节私学的兴起
一、私人讲学的衰落
二、私学的兴起
第五节唐朝后期的学校和学生

第七章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
第一节唐前期进士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
一、唐初进士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
二、进士三场试的确立
第二节从文学取士到诗赋取上
一、以文学取士的反复
二、诗赋取士
第三节唐后期进士录取标准的变化
一、安史乱后有关进士科的争论
二、进士录取标准的变化

第八章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
第一节进士科与高级官吏的选拔
一、进士在高级官员中比重的逐步提高
二、开元、天宝之际形势的逆转
三、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明经地位的变化
一、唐前期明经的地位
二、明经地位的下降
三、明经在唐后期官僚结构中的地位
第三节制科的衰落

第九章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
第十章请托行卷的盛行

第十一章科举中的权贵子弟问题
第一节子弟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不放子弟局面的形成
第三节晚唐微妙的形势

第十二章门荫的衰落和进士家族
第一节门荫的衰落
第二节辟举与进士科的结合
第三节进士家族和官僚世袭

第十三章唐后期应举及第范围的扩大
第一节阶层的扩大
一、贫寒子弟
二、州县胥吏和工商子弟
第二节地域的扩大

第十四章科举与社会等级再编制
第一节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二节士族含义的变化
第三节衣冠户
第四节举人层

第十五章科举发展的趋势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