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回眸话人生
  • 秋天回眸话人生
  • 秋天回眸话人生
  • 秋天回眸话人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秋天回眸话人生

6 2.1折 29 九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孔祥吉 著;左步青 编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8

上书时间2023-01-29

群山书院

十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孔祥吉 著;左步青 编
  • 出版社 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1555475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42页
  • 字数 33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清代皇帝传略:爱新觉罗家庭统治的268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历代皇帝传略的汇编。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朝统治全国共268年。
  共收传记十四篇。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入关后的十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成丰、同治、光绪、宣统;入关时辅助幼帝顺治的摄政王多尔衮及晚清时几度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最后两人虽不是皇帝,但具有皇帝的权力。每篇传记独立成篇,各篇前后衔接,分别写出他们的生平事迹,评论他们的功过是非,并联系历史的发展嬗变,反映清朝的崛起、兴盛及逐渐走向没落衰亡。
  《清代皇帝传略:爱新觉罗家庭统治的268年》史料翔实,着笔谨严,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左步青,1927年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主任编辑。曾发表《乾隆初政》,《乾隆焚书》、《乾隆南巡》、《乾隆镇压王伦起义后的防民措施》、《满族入关和汉族文化的影响》等论文,主编《清代皇帝传略》、《康雍乾三帝评议》,校点《国朝宫史》、《国朝宫史续蝙》(在北京市新闻出版局1994年版优秀图书评比中,获古籍类图书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孔祥吉,1943年生。198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留所承担《清代人物传稿》下篇的组织编写工作,曾任《清史研究集》编委、晚清史研究室主任等职。1988~~1997年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现代中国研究中心、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1989~~1991年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合作学者,随后任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自至今。2002年以来,应日本文部科学省及东京大学邀请,5次赴日本讲学。2003-2004年任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康有为奏折研究》、《晚清史探微》、《清人日记》等著作。
  孙思源,194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参加《新中国缔造者》、《二十世纪中国大事典》、《宋庆龄年谱长篇》等著作的撰写。发表《苏联档案披露溥仪被俘和引渡前后》、《溥仪申请留居苏联和引渡回国档案资料》、《简述胡文虎与抗日战争》、《国民政府与苏联在东北问题上的一幕进退》等文章十余篇。
  刘桂林,1940年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1972年开始从事明清历史档案工作,并以清代皇家档案为主要史料进行研究、写作,在国内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关于雍正皇帝和清代宫廷史的文章百余篇。其中《千叟宴》、《康熙、乾隆水围白洋淀》等篇影响较大,是为清代宫廷饮食文化和清王朝水围的开篇之作。
  李尚英,1942年生。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硕士。院学报编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主要著作有《清代政治与民间宗教》、《中国清代宗教史》、《清朝典制》(与郭松义、李新达合著)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鸿彬,(1936-1998)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曾兼任《清史研究》杂志主编,长期从事清史、满族史、军事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作有《清朝开国史略》(1997年),合著有《简明清史》、《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1、3、5、8卷,《清代皇帝传略》等,合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2、3辑。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1998年因病辞世。
【目录】
序言(左步青)
太祖努尔哈赤(李鸿彬)
女真社会的多事之秋
“十三副遗甲”起兵
赫图阿拉建元称汗
宣布“七大恨”誓师征明
迁都辽沈
四十年戎马生涯的顶峰
“计丁授田”和“按丁编庄”
建立八大贝勒共治国政制度
宁远战败疽发身死
简短的结语

太宗皇太极(李鸿彬)
随父兄从征的青年将领
继承汗位时的严峻形势
“讲和自固”以待时机
锐意改革治国抚民
两次入侵朝鲜
统一漠南蒙古
为入关开拓了胜利之路
简短的结语

顺治帝福临(李尚英)
勤学苦读的少年天子
亲政之初刻意求治
稳定社会秩序缓和各种矛盾
恢复农业经济的主要措施
整顿吏治禁止宦官干政
和耶稣会士、佛教高僧的交往
家庭主要成员
关于遗诏的悬案
简短的结语

康熙帝玄烨(郭松义)
继位前后
清除鳌拜势力
撤除“三藩”
统一台湾
安定北方边疆
慎选人才表彰清官
频繁的外出巡视活动
修治河道
笼络汉族知识分子
太子的立和废
成败功过小议

雍正帝胤禛(刘桂林)
藩邸生活四十五年
在诸皇子斗争中赢得帝位
初政伊始气象一新
朋党之禁与骨肉嫌猜
承前启后的大政方针
宠臣与权贵
其人其事
死亡之谜
简短的结语

乾隆帝弘历(左步青)
青年皇帝的荦荦大才
为政之道宽猛互济
务本足国首重农桑
整肃吏治贪风难挽
编纂《四库全书》和文字狱
“十全武功”
马戛尔尼使团来访
奢靡之风财用耗竭
盘极转衰遍地烽烟
响慕风雅精于骑射
后妃、子女与家庭生活
传位、辞世和身后余波

嘉庆帝颙琰(李尚英)
亲政之初惩治权相
镇压川楚农民大起义
陈德行刺和紫禁城之变
力挽颓势希望有所作为
积重难返的闭关政策
辞世
简短的结语

道光帝旻宁(潘振平)
一帆风顺的继统者
提倡“实政”与恪守祖制
用兵西北边陲
禁烟三部曲
面对陌生的敌人
“力崇节俭”的皇帝
简短的结语

咸丰帝奕詝(茅海建)
皇四子与皇六子
初振还罢
太平军兴
两大变局:厘金与湘军
“造反”“造反”
英法联军之役
肃顺党人
热河与京师之间
后宫生活
简短的结语

同治帝载淳(贾熟村)
小皇帝即位时的宫廷政变
两宫太后垂帘前的傀儡
文理不通的纨绔公子
大婚之后婆媳不和
亲政后的内政外交
宫廷权力之争
“天花之喜”和立嗣问题
简短的结语

光绪帝载湉(孔祥吉)
毓庆宫接受的帝德教育
不惬意的婚事
主张严惩日本侵略者
甲午战争中的帝后党争
《马关条约》刺激他要痛除积弊
“不甘作亡国之君”
“诏定国是”除旧迎新
变法失败囚禁瀛台
紫禁城上空希望之星陨落

宣统帝溥仪(孙思源)
懵懵懂懂当了末代皇帝
一中一西两位教师课读
“皇额娘”生母乳母
袁世凯动了“鸠占鹊巢”之心
张勋复辟又当了十二天皇帝
“大婚”后行为乖张的生活
整顿小朝廷内部
被赶出宫

摄政王多尔衮(李鸿彬)
父死母殉的不幸
墨尔根王助成大业
拥戴福临并不甘心
统率八旗劲旅入关
开国创业的不凡气度
摄政七年的行政得失
觊觎帝位和“太后下嫁”
行猎塞外坠马致死
简短的结语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孔祥吉)
家世入宫母以子贵
发动政变垂帘听政
与恭亲王奕诉的权力斗争
为同治立后和修复圆明园的风波
同治崩逝再度垂帘
逼死儿媳与慈安暴卒
“甲申易枢”再次罢斥奕诉
“万寿无疆”三军败绩
扼杀戊戌维新运动
庚子酿祸
晚年推行的“新政”
临终前又立一个小皇帝
清代皇帝世系表
再版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