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签名本)
  •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签名本)
  •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签名本)
  •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签名本)
  •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签名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签名本)

25 8.6折 29 九品

仅1件

重庆渝中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大泽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4-01

兵霞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大泽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47894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2页
  • 字数 340千字
【内容简介】
《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介绍了近两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建立、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展示了美国从创建中国学到重视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窥见美国的文史科学是如何为它的社会经济与全球战略服务的,同时,了解其主要研究机构、研究的学派与发展趋势,可供我们进行对比反思;了解其各派史学观点的形成、演变及其研究的理论与模式,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通过《美国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对一些有较大影响的著作简介,我们不仅可以知道他们的研究成果、主要论点、中西史学的异同与可融会之处,而且还可以了解美国是如何从多角度多视野剖析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求“洋为中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研究的发展历程
一18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
开始重视了解中国的阶段(也可称为“传教士的业余活动阶段”)
二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
“中国学”初步建立的阶段(也称为“科学职业化阶段”)
三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由中国学逐步进入中国史研究(主要是以近代史为重点)的阶段(其队伍由传教士、新闻工作者向专业人才过渡)
四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转向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阶段(是“历史学和中国学平行发展、自觉成熟与合并的阶段”,也是“历史知识信念的复兴”和“富有生气的”阶段)
五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进入了深入了解“敌情”,以便制定战略与策略的阶段
六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重视研究当代中国的跃进阶段
七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呈现研究当代中国的阶段
八20世纪90年代至2002年
逐步形成多角度多视野研究当代中国的阶段

第二章研究的资金与机构
一提供资助的基金会与财团
二奖金与研究金
三设在各大学内的研究机构
四主要研究机构
五设在美国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机构

第三章研究的学派及代表人物与发展趋势
一费正清
二芮玛丽、许华茨、鲍大可、费维恺、施坚雅、珀金斯等

第四章研究的理论与模式
一“挑战与应战”(ChallengeandResponse),即“传统与近代化”(TraditionandModernization)模式
二帝国主义模式和“依附论”(ImperialismModelandAppendags)
三历史遗产论(HistoricalTradition),也称“中国中心观”(ChinaCenter)
四交互作用观(ResponseEachOther)
五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心观在美国兴起
六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社会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

第五章研究中国近现代史著作略评

第六章美国中国学(重点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大事记及部分论著列述(1784-2002年)
附录
一收藏中文资料的主要单位
二供查阅的论著目录
三主要征引书目与资料来源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