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 精刻本。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该书线装4册10卷全,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20000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人赵诒琛

年代民国 (1912-1948)

纸张其他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3.9 × 15.2 cm

册数4册

上书时间2023-09-29

观古堂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刻,线装大开本  民国精刻本。
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
该书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内容完整,品相较好。
商品描述
钜鹿东观集  十卷 魏野撰  
 魏野(961——1020)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今河南陕县)人。终生不仕,卒,赠著作郎。《宋史》卷四百五十七有传。 魏野诗集在其生前已成集,名曰《草堂集》。《宋史》本传称:‘野爲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所著《草堂集》十卷,大中祥符初契丹使至,尝言本国得其上帙,愿求全部,诏与之。’其时是以刻本与契丹使臣,抑或钞录与之,已不可知。魏野死後三年,其子魏闲将未编入《草堂集》之诗与原集‘混而编之’,即所谓‘出先君所著新旧诗四百篇’(薛田《钜鹿东观集序》)重编成集,更名曰《钜鹿东观集》。四百篇者,盖取其整数而言,实止三百五十九首耳。‘但其中有零落不全者,闲既只取其比兴缘情之作,则亦必有所刊削,故只存诗三百五十九首’(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所谓零落、刊削者,殆主要指旧集外所增益之‘新’诗。《宋史.艺文志》著录爲‘魏野《草堂集》二卷,又《钜鹿东观集》十卷’。二本是时犹并行。衢本《郡斋读书志》卷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四著录《草堂集》皆二卷。《宋史》本传同称‘《草堂集》十卷’,盖与《东观集》相混。宋本《草堂集》及魏闲原刻本久已佚。至明清时,所存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钜鹿东观集》卷四、五、六亦已佚亡,有人遂将所残宋刻本重编爲七卷,於是又有此集原爲七卷之误说,如《四库全书总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论之甚详,已爲确断。明刻本已佚,今存清钞十卷本十余部,如鲍廷博校跋本、黄丕烈校跋本,清钞七卷本亦有数部。宣统三年,赵诒琛据金兆芝校钞十卷本刊入《峭帆楼丛书》。

魏野(960~1019),为北宋诗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世代为农,自筑草堂於陕州东郊,一生乐耕勤种,亲手植竹栽树,凿土引泉,将所居草堂周围环境布置得景趣幽绝,常在泉林间弹琴赋诗其诗,多吟咏陕州风土人情、田园山水,诗风清淡朴实。

  大中祥符初(1008),辽国契丹皇帝派使到京都,向真宗求取《魏野诗集》的下半部,宋真宗感到魏野为其增添了光彩,就请魏野出庄为官。魏野以“糜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为由,拒绝做官。景德三年(1006),中书侍郎兼工部尚书寇准被罢京官后,谪陕州任知州时,曾亲自拜访魏野,这时魏野年近五十,认为自己通晓历史,看透了世态炎凉,他赠诗劝寇准:“好去天上辞将相,归来平地做神仙。”

  天禧三年(1019)十二月,魏野卒,陕州令报朝廷,次年正月,皇帝下昭旌表,称他“陕州处士”,追赠为秘书省著作郎。魏野一生清贫,不沦污流,为后人尊祟,曾祀奉于原陕州乡贤祠。他居住过的草堂山庄被誉为陕州八景之一——“草堂春晓”。

文学创作
  魏野的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不过他的诗平朴闲远,尚无艰涩苦瘦之弊。如“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寻隐者不遇》)及“妻喜栽花活,儿夸斗草赢”(《春日述怀》)。其诗亦颇有精警之句,如:“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题普济院》),“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书友人屋壁》)及“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窗下有残灯”(《晨兴》)等。故宋僧文莹《玉壶野史》说,魏野“诗固无飘逸俊迈之气,但平朴而常不事虚语”,评价颇为中肯。他的诗中也偶有苍凉壮阔之句,在宋初是不可多得的。如《登原州城呈张贵从事》:“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魏野与林逋同为宋初高士﹐虽其身后诗名不如林逋,但当日声望实在林逋之上。据《宋史?魏野传》载,他的《草堂集》上帙,在大中祥符初年已传到契丹。

著作名录
  《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草堂集》2卷,《钜鹿东观集》10卷。前者有《两宋名贤小集》本;后者为其子魏闲所编,有《峭帆楼丛书》本,另《补遗》1卷﹐《附录》1卷。

相关文献
宋史

  魏野,字仲先,陕州陕人也。世为农。母尝梦引袂于月中承兔得之,因有娠,遂生野。及长,嗜吟咏,不求闻达。居州之东郊,手植竹树,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凿土袤丈,曰乐天洞,前为草堂,弹琴其中,好事者多载酒肴从之游,啸咏终日。前后郡守,虽武臣旧相,皆所礼遇,或亲造谒。赵昌言性尤倨傲,特署宾次,戒阍吏野至即报。野不喜巾帻,无贵贱,皆纱帽白衣以见,出则跨白驴。过客居士往来留题命话,累宿而去。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所有《草堂集》十卷,大中祥符初契丹使至,尝言本国得其上帙,愿求全部,诏与之。

  祀汾阴岁,与李渎并被荐,遣陕令王希招之,野上言曰:“陛下告成天地,延聘岩薮,臣实愚戆,资性慵拙,幸逢圣世,获安故里,早乐吟咏,实匪风骚,岂意天慈,曲垂搜引。但以尝婴心疾,尤疏礼节,麋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仰奉清燕。望回过听,许令愚守,则畎亩之间,永荷帝力。”诏州县长吏常加存抚,又遣使图其所居观之。五年四月,复遣内侍存问。天禧三年十二月,无疾而卒,年六十。州上其状。

  四年正月,诏曰:“国家举旌赏之命,以辉丘园,申恤赠之恩,用慰泉壤,所以褒逸民而厚风俗也。故陕州处士魏野,服膺儒素,刻意篇章,顾词格之清新,为士流之推许,而能笃淳古之行,慕肥遁之风。顷属时巡,尝加聘召,恳陈诚志,愿遂《考盘》。及此沦亡,载深嗟悼!兰台清秩,追饰幽扃,厚其赙助之资,宽以复除之命。谅惟优礼,式显令名。魂而有知,歆此殊渥。可特赠秘书省著作郎,赙其家帛二十匹,米三十斛,州县常加存恤,二税外免其差徭。”

  渎即野中表兄也。渎卒讣至,野哭之恸,谓其子曰:“吾不可去,去必不至。”第遣其子赴之,裁六日而野亦卒,时甚异焉。

青箱杂记

  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

梦溪笔谈

  蜀人魏野,隐居不仕宦,善为诗,以诗著名。所居颇萧洒,当世显人多与之游,寇忠愍(寇准)尤爱之。尝有《赠忠愍诗》云:“好向上天辞富贵,却来平地作神仙。”后忠愍镇北都,召野置门下。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土人谓之‘生张八’。因府会,忠愍令乞诗于野,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樽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合坐大笑。

玉壶清话

  符间,契丹使至,因言本国喜诵魏野诗,但得上册,愿求全部。真宗始知其名,将召之,死已数年。搜其诗,果得草堂集十卷,

温公诗话

  野卒后赠著作郎,仍诏子孙租税外,其余科役,俱无所预。

湘山续录

  处士魏野,貌寝性敏,老节高尚。凤阁舍人孙仅与野敦缟素之旧,尹京兆日,寄野诗说府内之事,野和之,其末云:“见说添苏亚苏小,随轩应是佩珊珊。”添苏长安名妓也,孙颇爱之。一日孙召添苏谓曰:“魏处士以尔方苏小如何?”添苏曰:“处士诗名蔼天下,著鄙薄其间,是苏小不如矣。”孙大喜,以诗赠之,添苏喜如获宝,一夕之内,长安传诵。添苏以未见野,深怀企慕,乃求善笔札者,大书其诗于堂壁,炫鬻于人。未几野以事抵长安,孙忻闻其来,邀置府宅,他人未知也。有好事者密召过添苏家,不言姓氏,添苏见野风貌鲁质,因不前席。野忽举头见壁所题,添苏曰:“魏处士见誉之作。”野殊不答。乃索笔于侧诗曰:“谁人把我狂诗句,写向添苏绣阁中,闲暇若将红袖拂,还应胜似碧纱笼。”添苏始知是野,大加礼遇。

代表诗作
  【书友人屋壁】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寻隐者不遇】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赵诒琛(1869~1941)民国藏书家。字学南。清末江苏昆山人。其先人赵元益(1840~1902)字静涵,同治初任职江南制造局,协助林乐知、傅兰雅翻译西书。
太平天国兴起后,江南故家藏书大半散于沪市,元益尽力收购,未数年,所藏甚富。其善本,辑入《高斋丛刊》。诒琛因家学渊源,亦爱藏书。清末民初,刊印了《东观集》、《红雨楼题跋》等书,以成先人未竟之业,又于上海建楼七楹,环以深树,藏书楼名“峭帆楼”,经三十年积累,于江南制造局之西,建楼贮书,名“峭帆楼”。藏书大多为其父所遗,以清人稿本及抄本为大宗,以黄氏“士礼居”、汪氏“艺芸精舍”旧藏宋元刊本为镇库。刻有《峭帆楼丛书》18种,叶德辉为之序。并作有《峭帆楼歌》为之宣扬。又辑有《又满楼丛书》。曾创办正仪镇赵氏义庄藏书馆。编《峭帆楼善本书目》及《赵氏图书馆藏书目录》。民国2年(1913年),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中,讨袁军围攻制造局,激战旬日,峭帆楼在战火中楼与书俱成灰烬。叶德辉将此浩劫与陆氏皕宋楼、丁氏八千卷楼之厄相提并论,为之嘘叹不已。晚年在苏州,节衣缩食,又得书若干箧。并重又辑书刻书,如《艺海一勺》、《今文房四谱》即在其时刊刻。扩建藏书楼,名其藏书之所为“赵氏图书馆”,是我国近代较早的私人图书馆。身后萧条,家人售其余书,每册价银一角,不久荡然无存。著《顾千里年谱》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鉅鹿东观集》赵氏峭帆楼刻,线装大开本  民国精刻本。
该书墨色浓重,力透纸背,应为极初印本。
该书内含:北宋诗人魏野的诗10卷、补遗、附录、序跋。
-------内容完整,品相较好。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