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岩精神研究 内无笔迹,品好
  • 红岩精神研究 内无笔迹,品好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红岩精神研究 内无笔迹,品好

37.5 九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勇、李忠杰 著;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15

印次2

装帧平装

货号A9350

上书时间2023-10-31

新思路博雅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内无笔迹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勇、李忠杰 著;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9802670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9页
  • 字数 25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红岩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坚持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实际斗争中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红岩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红岩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与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二、党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第二节红岩精神产生的实践基础
一、党的统一战线策略与南方局的中心任务
二、国民党统治区特殊环境下的革命斗争需要精神支柱
三、红岩精神孕育于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体现在南方局的革命实践中
四、周恩来为首的南方局领导集体是培育红岩精神的主体
五、国民党统治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实践着红岩精神
第二章红岩精神的文化渊源与理论来源
第一节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与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凝聚
一、中华民族优秀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哺育
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崇高的思想境界
一、植根于中华民族对完美境界的心灵皈依
二、来源于共产主义者追求人类解放的至高境界
第三节坚定的理想信念
一、植根于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从道精神
二、来源于共产主义者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持
第四节巨大人格力量
一、植根于中华民族对完美人格的修身磨砺
二、来源于共产主义者对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
第五节浩然的革命正气
一、植根于中华民族对浩然之气的择善坚持
二、来源于共产主义者对真理正义的矢志不渝
第三章红岩精神的特色
第一节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争取抗战胜利和为
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时代使命
一、坚持政策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维护国共合作抗战到底
二、创造性贯彻党的统战方针,巩同扩大统一战线
三、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
第二节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
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二、刚柔并济,力挽狂澜
三、折冲樽俎,有理有节
第三节“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的政治品格
一、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挫败一个大党意图
二、执行“三勤”、“三化”要求,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三、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染缸”中经受考验
第四节海纳百川,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
一、以斗争求团结、化敌为友的政治胸襟
二、最大限度地争取多数
三、放眼世界,广交朋友
第五节善处逆境,临难不苟的英雄气概
一、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三、“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去耕耘
第四章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与理论价值
第一节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张扬和伟大升华
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第二节红岩精神的理论价值
一、在哲学层面的意义
二、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意义
三、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第五章红岩精神的时代意义与实践价值
第一节红岩精神的时代意义
一、高尚思想境界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精神支撑
二、坚定理想信念是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精神源泉
三、巨大人格力量是完善党员领导干部人格修养的精神法宝
四、浩然革命正气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源头活水
第二节红岩精神的实践价值
一、弘扬红岩精神,有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弘扬红岩精神,有利于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三、弘扬红岩精神,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和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无笔迹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