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与逻辑意蕴阐释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与逻辑意蕴阐释

8 2.2折 36 全新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邱清亮、陈红兵 著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货号L2304

上书时间2022-05-29

学问者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邱清亮、陈红兵 著
  • 出版社 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51707282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24cm
  • 页数 199页
  • 字数 226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中国发展观的历史嬗变;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蕴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图景展现等。
【作者简介】


邱清亮,男,1956年9月生,汉族,山东滕州人,教授。1975年回乡知青,1982年1月于东北工学院轻金属冶金专业,在职读东北大学科技哲学。曾工作于东北大学,后任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和辽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现任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正厅级副院长。曾赴美国伊利诺斯理工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学研修。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冶金教育学会理事等。业务涉及有冶金、科技哲学、思政教育等领域,编写出版著作、教材六本,发表文章近百篇。获辽宁省很好党务工作者及原冶金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各类荣誉二十余项,曾被选为中辽宁省党代表会议代表。陈红兵,女,1966年11月出生于江苏泗阳,现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t)。讲授自然辩证法概论、技术哲学概论、中国马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发表“卢德意象”正名的社会意蕴阐释、关于“技术是什么”的对话等50余篇。出版新卢德主义评析现代科技与人的心理等著作4部。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十多项。
【目录】


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写作本书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1.2.1写作本书的背景
1.2.2写作本书的目的意义
1.3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研究情况概述
1.3.1写作本书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1.3.2国外有关发展理论研究情况
1.3.3关于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研究的主要状况与评价
1.4本书的思路和创新点
第2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2.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2.1.1“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依据
2.1.2“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的哲学理论依据
2.1.3“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论依据
2.2科学发展观是对三代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
和发展
2.2.1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思想中的发展理论
2.2.2科学发展观继承了的发展理论
2.2.3科学发展观继承了以为核心的的发展理论
2.3科学发展观借鉴了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
2.4科学技术深刻影响发展观的嬗变
2.4.1科学技术影响经济发展
2.4.2科学技术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变
2.4.3科学技术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
2.4.4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发展观念的改变
第3章中国发展观的历史嬗变
3.1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观的形成
3.1.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状况
3.1.2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状况
3.1.3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状况
3.1.4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状况
3.1.5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发展观
3.2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观
3.2.1近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的发展观
3.2.2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的发展观
3.2.3中国进入21世纪的科学发展观
第4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蕴阐释
4.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技术意蕴
4.1.1“人本价值”的科学技术保障
4.1.2全面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
4.1.3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配套
4.1.4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
4.2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意蕴
4.2.1以人为本确立了经济发展目的
4.2.2全面发展界定了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
4.2.3协调发展展示了经济运行规律
4.2.4可持续发展规定了经济发展良成长的要求
4.3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意蕴
4.3.1以人为本的生态基础
4.3.2全面发展的生态依托
4.3.3协调发展的生态配套
4.3.4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质意义
4.4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形态意蕴
4.4.1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4.4.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技术哲学意蕴
4.4.3科学发展观的心理意蕴
4.4.4科学发展观中社会公和谐的伦理意蕴
第5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图景展现
5.1科学发展观实施中的观念转化
5.1.1发展的评判由偏重gdp数量转向立足于文明指数
5.1.2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消耗型转向资源型和循环经济
5.1.3经济增长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型为主
5.1.4区域发展布局由差异转向消除发展失衡与突出特
5.1.5社会发展中由人的生存发展转向注重消除差异与增进和谐
5.2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图景
5.2.1人的全面发展时代的来临
5.2.2转变发展方式和新型化时代的开启
5.2.3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
5.2.4新农村建设
5.2.5开启中国城镇化的新进程
5.2.6科学发展观将迎来人类的和谐社会
第6章科学发展观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6.1传统文明时代的终结
6.2新文明时代的开启
6.2.1知识文明时代的主要特征
6.2.2生态文明时代的主要特征
6.2.3知识文明与生态文明统一的新文明形态
6.3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历科学理论和文明成果的集成应用
6.4科学发展观必将指导人类文明的新发展
参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