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
  • 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
  • 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
  • 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
  • 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
  • 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
  • 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

112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施劲松 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2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书品如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施劲松 著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1014453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3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考古新视野丛书
【内容简介】
  近年来,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已成为一个越业越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因为不断增多的考古资料表明,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具有生产文明的条件和基础,因此,探索长江流域的文明对研究中国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长江流域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也由此成为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长江流域青铜器的发现,已改变了我们对长江流域乃至对整个商周文明图景的认识。但目前对这些青铜器还缺乏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差异也导致了对长江流域青铜器和青铜文化面貌的不同认识。因此,运用合理的方法对长江流域青铜器作整体考察,建立长江流域青铜器自身的年代序列,这是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的基础。
  这部论文以长江流域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为基础,首先讨论了研究长江流域青铜器的视角与方法。其次,确立了江西新干、湖南宁乡、四川三星堆和安徽屯溪四个铜器群,分析了各铜器群的组合、器形和纹饰等。以此为基础,又将其他零用铜器分为四个区,并对这些铜器作了进一步的讨论。最后,以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为背景,归纳和总结了长江流域青铜器的特点和由此反映出的长江流域青铜文化所具有的一些传统,初步提出了长江流域青铜器之间和长江流域与中原青铜器之间的异同,以及长江流域与中原地区青铜文化的相互关系。
【作者简介】
  施劲松,男,汉族,1968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86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3年毕业并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96年毕业并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6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室(考古杂志社)工作。1999至200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考古学系学习。现为副研究员,任编辑室副主任、《考古》编辑部主任、《考古》月刊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商周考古学和商周青铜器研究,主要成果有:专著《长江流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目录】

导论
第一节长江流域青铜器的发现
第二节研究概况
第三节研究的范围与目的
第四节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江西新干的商代铜器群
第一节新干大墓的发现和意义
第二节新干大墓和吴城遗址的陶器
第三节新干青铜器的组合、形制和纹饰
第四节新干青铜器同中原青铜器的比较
第五节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与工具
第六节新干青铜器的年代和特点
第七节江西其他地点的商调青铜器
第二章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
第一节湖南出土青铜器的历史和概况
第二节湖南的商周遗址
第三节湖南青铜器的类别、形制和纹饰
第四节湖南青铜器同中原青铜器的比较
第五节湖南的铜*与甬钟
第六节湖南青铜器的时代和特点
第三章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商代铜器群
第一节三星堆遗址的发现
第二节三星堆遗址的地层和陶器群(附成都地区其他遗址)
第三节三星堆器物坑的发现和层位
第四节三星堆铜器群的组合、形制和纹饰
第五节三星堆青铜器同中原青铜器的比较
第六节三星堆青铜器同中原青铜器的比较
第七节陕南城固、四川彭县和重庆巫山等地的青铜器
第八节三星堆青铜器的年代和特点
第四章安徽屯溪的西周铜器群
第一节宁镇地区的土墩墓及其分期
第二节屯溪土墩墓的陶瓷器和墓葬时代
第三节屯溪青铜器的组合、形制和纹饰
第四节屯溪青铜器同中原青铜器的比较
第五节长江下游山土的其他青铜器
第六节长江下游的尊和卤
第七节长江下游青铜器的年代和特点
第五章长江流域青铜器的发展序列
第一节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的概貌
第二节长江流域青铜器的特点
第三节长江流域青铜器的分区
第四节长江流域青铜器和中原青铜器的关系
第五节长江流域青铜器的发展序列
第六节从青铜器看法长江流域与中原青铜文化的互动关系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品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