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华 张红云雕刻的笔筒一只 竹雕 徽州竹雕 竹雕工艺艺术品
¥
36000
九五品
仅1件
制作者工艺美术大师洪建华 张红云夫妇
材质竹
尺寸16.5 × 13 × 13 cm
上书时间2017-03-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今年45岁的洪建华,中等身材,一头浓密的黑发衬着清秀的五官,笑起来还带着几分腼腆,说起竹刻文化还真是如数家珍……站在对面,让人很难把他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刻传承人”、故宫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收藏的现代民间竹刻笔筒“竹林七贤”的作者身份以及“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等诸多头衔联系在一起。
说起从一个昔日的山乡的苦少年到一个徽文化的守护者的转变,洪建华情不自禁地“讲”起了故事……
一本改变命运的“宝书”
他的老家徽州区洪坑村是一个徽文化底蕴浓厚的古村落。村中有四座古祠堂、七座古牌坊和一座状元厅,明、清风格的古民居更是鳞次栉比。这里随处可见的精美石雕和木雕,让他迷上了雕刻。少年时的他就能找些木桩竹脑雕走兽刻飞禽。初中毕业后,他经常跑到屯溪老街上去看雕刻作品。一次,他在老街买下了一本改变命运的“宝书”——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写的《竹刻》。通过学习,他开拓了眼界,提高了技艺。
因为竹刻,给洪建华带来了成功的喜悦,更因为竹刻,给他带来了很多朋友,包括他的妻子张红云。上世纪90年代初,洪建华认识了当时同在一个厂里做竹刻的张红云。两颗年轻的心因为共同的志趣走到了一起,于是两人携手开始了他们的雕刻人生。
婚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小作坊。不久,洪建华的第一件作品“八仙过海”笔筒卖了300元。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说明他的创作得到了认可,此后,他们的精品力作如“竹林七贤”“商旅图”“西厢记”“圣人泛舟”等如雨后春笋般横空出世,并收获了广泛的赞誉。2007年,洪建华被评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雕传承人。因为他的作品攻克了深浮雕难关。故宫博物院竹木牙角专家刘静认为,洪建华的雕刻技法炉火纯青,文风厚重,大有清初竹刻大家的风范。既秉承了明、清时期的艺术风格,又融入自己的创新思想,逐渐形成“捉刀稳健,行刀刚劲,构思巧妙,古朴典雅,文风厚重”的雕刻艺术特点。
他的妻子张红云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除了同丈夫合作完成的鸿篇巨制外,她在徽州竹刻原有的浮雕、圆雕和浅刻基础上融会贯通,衍生出“深浮雕、镂空雕、透光浮雕,多层次镂空雕”等雕刻手法,作品具有淡淡的书卷气和金石味及女性特有的温婉细腻,风雅绝俗,栩栩如生,内容之丰富,内涵之深厚,造型之纯熟,雕工之精湛,尤其是高浮雕作品让人叹为观止。2006年6月,她创作的“访友”竹刻笔筒获2006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华茂杯”金奖;2008年5月,竹雕“徽乡行”在徽商大会的“第二届安徽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上获金奖;竹刻作品“和谐”被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收藏。2014年,张红云被评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2015年,她被授予“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雕传承人”称号。
一件被故宫收藏的作品
洪建华说,他们夫妻俩一无学历、二无家传、三无师承,但他们走向了成功。2006年9月29日,对洪建华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北京百工坊,故宫博物院为时年35岁的洪建华颁发了收藏证书。他的竹刻作品“竹林七贤”笔筒,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据了解,该笔筒高16.5厘米、直径14.5厘米,其雕刻手法为深浮雕,有四到五层刻工,最深处离竹簧只有3毫米,整个画面布局巧妙,疏密相间、虚实相生。这也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故宫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艺术品。
此后,他的竹刻笔筒“农家乐”“松鹤延年”先后被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竹刻作品“踏歌图”在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竹刻作品“徽商行”四条屏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中荣获金奖。他花了一年时间,精心创作的竹刻作品“十八罗汉”获第十一届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央台以“天价笔筒背后的故事”为题、安徽卫视新闻广场栏目以“竹刻年华”为题、中央二套财富故事会以“黑白竹刻”为题分别介绍了他俩的雕刻故事。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安徽日报、新民晚报、黄山日报等中央省市多家媒体也进行了宣传报道。
一座徽派雕刻博物馆
二十多年的苦心研习,二十多年的潜心创作,洪建华夫妇俩登上了竹刻艺术的高峰。2007年4月被收藏家协会评为“收藏家最喜爱的竹刻工艺大师”。他的很多雕刻作品被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收藏家收藏。2008年,他筹资700多万元在徽州区地标的文峰塔下建起了竹溪堂洪建华竹木雕刻精品艺术馆。这座安徽省首家民间竹木雕刻艺术馆珍藏着洪建华夫妇20多来创作的竹刻(收藏)精品达12000多件,作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开馆以来,吸引了许多雕刻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前来参观。洪建华也被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安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安徽民间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2012年,为弘扬徽雕技艺,展示徽雕技艺,他们又投资6000万元兴建了徽派雕刻博物馆。
洪建华说,近年来慕名找上门学习雕刻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能沉下心来学雕刻的人太少了。他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爱好竹刻,不要让这门传统的艺术慢慢衰亡下去。他说,他们公司的竹刻队伍有六十多人,其中省级传承人两人,市级传承人八人。让他们欣慰的是,徒弟们的作品在各类大赛中屡屡获奖。
一对徽派竹刻的守护者
洪建华说,意想不到的是,九十多岁高龄的王世襄老先生得知他的一本《竹刻》改变了一个徽州年轻人的命运、并因此建了一座竹雕博物馆时,破例接见了他,并送给他“艺无止境”四个大字。洪建华夫妇深为感动,并牢记先生的教诲,努力做徽派竹刻坚定的守护者
我们谈及非遗传承的现状,洪建华更是有感而发。他神情凝重地说,手工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在于传承人,而现在最大的困难在于传承人的青黄不接后继无人。非遗是一种弱势文化,传承人的经济收入远低于其他行业,很多人因此不愿学不愿做。而机械化的发展对手工竹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尽管政府和相关单位对文化产业对非遗行业有一定的保护和扶持,例如每年对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都有资金补助,对文化企业也有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但是由于传统手工雕刻难以形成很大规模,相反是工业化产业化企业容易形成规模争取到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所以对传统竹刻工艺的保护仍然任重道远。
洪建华夫妇作为传承人,对竹刻技艺采取的是生产性保护的传承模式,也就是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产规律进行生产,一方面要继续保持传统的手工技艺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做一定的、适当的创新和发展。他说:“只有这样,生产性保护才是切实可行的。”
洪建华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一定要为徽派竹刻艺术守住核心价值,既保持传统手工技艺特点,又根据社会需要做适当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更多‘有生命气息’的竹雕,让古老的竹刻技艺在现代人的审美中大放光彩。”
0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把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