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

28 8.0折 35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法争 著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0416093

出版时间2015-02

版次一版一印

印刷时间2015-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264页

定价35元

上书时间2017-08-2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未翻阅,近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梁小民作序推荐
  从经济学角度,以现代思维,全新解读《水浒传》
  从商之道:学习水浒人物如何改变命运
  营销思维:梁山好汉天生会低买高卖
  管理艺术:能管好山寨就能管好企业
  官场法则:当时领先世界的文官制度

内容简介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倾情推荐
  从经济学角度,以现代思维,全新解读《水浒传》
  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被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封为“第五才子书”。一部大书就是当时社会的一幅清明上河图:有文戏,有武斗;有智取,有豪抢;有儿女情长,有棍棒刀枪;有村夫无赖,有帝王将相。从国家元首(皇帝)到诸级政府公务人员(如宋江、呼延灼)、再到行商走贩,出场人物多达千人,无不惟妙惟肖。
  《<水浒传>里的经济学》即是站在经济学角度,以现代的思维解读《水浒传》。从另外一个侧面透露出宋朝的财政税收、房地产、物价等多个领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同时,可以看出《水浒传》中蕴含着很多现代经济学理论,当我们用经济学的眼光再度注视这本小说时,会看到一个被理性思维和数字逻辑充斥着的全新世界。

作者简介
  王法争,1977年生,山东聊城人,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财经作家,经济新闻报道者与评论员。曾在大众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任职,现为《山东商报》副总编辑。主编有《鲁商——山东商帮财富之道》等书。

目录
序言 人人都爱读轻松的经济学书
出版者的话 别开生面的“《水浒》经济学”
第一章 职场圣经:山上山下的上班经济学
高俅升官密码:边际效用最大化
王伦命丧“帕累托最优”
一位宋朝审判长的劣币驱逐良币难题
宋江上梁山的机会成本考量
摩擦性失业者董超、薛霸再上岗

第二章 从商之道:跟着水浒人物学做生意
“贸易”让英雄的生活更美好
十字坡商业模式的路径依赖陷阱
“锁眼现象”视角下的王婆茶坊转型之路
吴用高价卦与吉芬现象
快活林商圈的零和博弈游戏
第三章 营销秘笈:梁山好汉天生会做买卖
两把宝刀背后的营销学演义
浔阳楼的奢侈品营销策略报告
梁山规模经济引黄门山四杰入伙
饮马川整建制加盟梁山与集聚效应
最优反应成收编芒砀山法宝

第四章 管理艺术:能管好山寨就能管好企业
宋江“一号命令”的“鲶鱼效应”深意
靠马太效应组建起宋家军
朱仝上梁山背后的“买方垄断”花招
智取华州城的成本最小化之道
吴用“搭便车”智取大名府

第五章 官场法则:看看宋朝人是怎么当官的
权力寻租害死了镇关西
鲁智深上任终止“共有地悲剧”
柴氏誓书铁券失效与“权力悖论”
“内卷化”效应葬送了祝家庄前程
失败的呼延灼与奥卡姆剃刀定律
第六章 圈里圈外:谁的朋友谁的敌人
棘轮效应逼反阮氏三雄
武松与孔氏兄弟的“凡勃伦”缘分
李逵、张顺“互殴”背后的比较优势原理
杨雄、石秀性命押注囚徒困境
“沉没成本”理论说服李云上梁山

第七章 社会棋局:抓住“看不见的手”
投名状背后的契约精神缺失
卢俊义命运转折与不虞效应
“分工”把梁山送入扩张快车道
边际效用递减铸成“杀人机器”武松
黄信落草背后的羊群效应

第八章 快乐生活:幸福的经济学论证
利他主义者宋江的幸福生活
协和谬误造就打虎英雄
品牌魅力:姓名就是宋江的免死金牌
“互补品理论”把汤隆送上梁山
雷横上梁山的成本与收益
第九章 赢家输家:解码新博弈论
正和博弈捧红杨志、索超
宋卢争雄带来正的外部性
“信息不对称”撬开白胜之口
洪教头错失非零和博弈红利
晁盖遗言里的效率理论

第十章 经济通识:学术名词里的人生智慧
黄泥岗事件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占优策略下的“刀下留人”
期望理论与梁山创始人之死
卢俊义上梁山和他的晕轮效应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与灯塔效应

后记 水浒·故乡·经济学

精彩书摘
  职场圣经:山上山下的上班经济学
  高俅升官密码:边际效用最大化
  56万字的《水浒传》(七十回本)中,出场的人物(不含开头的楔子)不胜枚举。其中,第一个走进读者视野的人物是谁?高俅是也。这位后来晋升为太尉的反面角色,正是一手导演梁山英雄大覆亡的核心人物。
  高俅的奸臣本色和高超球技,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可是,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个出身市井的“浮浪破落户子弟”,初入职场并扶摇直上的最大秘诀竟然是当代经济学里最重要的一条原理——边际效用最大化。
  年轻时候的高俅,擅长“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亦“胡乱学诗书词赋”,但这些本事并不是当时主流职场所需要的。按照科举考试大纲,这些既不能安邦也不能治国的才华,只能算是“奇技淫巧”,不是可以端上“金饭碗”的手艺。再加上当时娱乐业尚未兴起,体育也没有产业化的任何苗头,高俅在文娱和蹴鞠方面的才能失去了市场定价的可能。
  事情的发展也的确如此。高俅先被推荐到东京城里开生药铺的董将仕家“过活”,可生意人老董看不上这个闲人,以“家下萤火之光,照人不亮”为由将其推荐到了小苏学士处。后者只“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便送他去了小王都太尉处。小苏学士的理由是,身为哲宗皇帝妹夫的小王都太尉喜爱风流人物,正需用这样的人。果然,太尉一见小苏学士差人持书送高俅来便喜,收留其在府内做了亲随。
  从此处看,小苏学士比董将仕棋高一着。董将仕怕高俅“惹得孩儿们不学好”,便胡乱推荐至别处,并不考虑高俅的特长和小苏学士处的需求。而小苏学士则“变废为宝”,把对自己来说效用几乎为零的高俅送予合适的主人,双方皆大欢喜。与现代企业一样,生产出的产品必须契合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成功变为商品,再卖得好价钱。小苏学士把高俅送给小王都太尉,虽然没有直接换来金钱,但对小苏学士来说,金钱的边际效用远不如小王都太尉的喜欢。
  与小苏学士相比,高俅对“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一次,当了小王都太尉亲随的高俅被安排给端王送礼物。当时,端王正在府中与小厮们踢球。有个球端王没有接着,滚到高俅身边,高俅见球来,使了个“鸳鸯拐”,将球踢还了端王。端王对“浮浪子弟的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无所不通”。高俅此时的表现,正好让其本事在最合适的场合得到了展示,并有机会发挥最大的效用。
  实际上,这次展示,潜在的买家也给出了很高的报价。次日,端王以宴会的名义召见小王都太尉,顺便提出了要求:“这高俅踢得两脚好气球,孤欲索此人做亲随,如何?”自此,高俅便踏上康庄大道:每日跟随端王,寸步不离。
  两个月后,哲宗皇帝驾崩,端王登基成为徽宗。陪王爷玩耍的高俅,成了御用的宠臣。这高俅,虽然出不能为将、入无力为相,可是,将相都不是那时的徽宗最看重的,能陪着踢球对他来说才是“最大的效用”。这一点,高俅心知肚明。
  果然,忽一日,徽宗与高俅道:“朕欲要抬举你,但要有边功方可升迁,先教枢密院与你入名。”当然,高俅用不着去枢密院上班。高俅明白得很,若一本正经地在枢密院忙活,自己的特长在那里不能发挥出什么效用,即使运气好能出点成绩,也不会为更喜欢“踢球打弹”的徽宗看重,于是索性仍然“只是做随驾迁转的人”。半年之后,高俅名正言顺地升为殿帅府太尉职事,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卫戍司令。
  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说过,关于人类行为只有一个一般理论,那就是效用最大化。现在看,高俅先生虽然在经济学理论领域没留下什么成果,却是边际效用的实践大师,在职场以此为法宝,混得是如鱼得水。
  营销专家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没有错误的商品,只有错误的定价。高大师比这些专家们更懂营销,他不但把自己的“踢球本事”这件在彼时看起来异常错误的商品卖了出去,而且卖出了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高价——换得了朝廷重臣的位置,原因就在于他掌握了“边际效用最大化”这个当时只可意会尚无法言传的道理。
  王伦命丧“帕累托最优”
  梁山泊集团创始人王伦缘何断命?知道的人给出的“满意回答”是:王伦目光短浅,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因而被老部下林冲等人“火并”,拱手把自己创立的基业让给了外人。
  其实,王伦要是懂得“帕累托最优”的道理,其命运将被改写,至少可以在梁山泊一百零八将里谋得一个位置,而不至于落得身首异处。
  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最基本理论之一,帕累托最优理论由意大利洛桑学派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具体含义是:如果可以找到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在其他人的境况没有变坏的情况下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好一些,那么这就是帕累托改进;如果不存在任何改进了,那就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的核心在于,它能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改进人们的处境。
  在林冲上梁山之前,处于创业阶段的梁山泊还只是一个小公司,只有王伦、杜迁、宋万和朱贵四名高管。对于“人才”林冲的到来,作为头目的王伦没有把他看成有用之才,而是觉得增了一个负担,打心眼里一百个不乐意,百般刁难无果之后,迫于其他三位董事的压力,勉强收留了林冲,但林冲在董事会的排名却居于杜千、宋万之下。
  此时,在事业上刚刚起步的梁山公司,背靠梁山及周边水泊这块天然垄断资源,最为稀缺的是人才,天下闻名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入伙可谓一次完美的“帕累托改进”,犯人林冲找到归宿,梁山泊管理团队实力大增。
  此番“帕累托改进”虽然当中有些曲折,但最终效果颇佳。前文书里通过阮小五的口中说:“若是那上司官员差他们(到梁山泊)缉捕人来,都吓得屎尿齐流,怎敢正眼儿看他。”而且专门提到,“(其余几个人)也不打紧,如今新来一个好汉,是东京禁军教头,甚么豹子头林冲,十分好武艺”。可见,林冲之于梁山草创期的重要作用。随着林冲的入伙,梁山开始从一个无籍籍名的小公司升格为当地的品牌企业——“官军捕盗,不敢正眼儿看他”。
  当晁盖等7人在“黄泥岗事件”后逃往梁山,王伦和他的这家公司又一次迎来“帕累托改进”的机遇。一开始,晁盖们是满怀诚意而来,“把胸中之事,从头至尾,都告诉王伦等众位”。作为王伦的手下,林冲也认为,“今日山寨幸得众多豪杰到此相扶相助,似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此时,携全部家当上梁山的晁盖方欲整体并入梁山公司,充其量想做个投资者,成为股东之一即可。
  若是故事按照这个逻辑发展,梁山将不再是济州府的梁山,而是一跃成为一家有全国知名度的企业。作为创始人的王伦,虽然将出让部分股权,可是由于高溢价的增资扩股,其在梁山公司的权益将大幅增值。随着众多人才的加盟以及集团规模的迅速扩张,王伦自己可以不再操心具体的管理,只做董事长,把总经理一职让给晁盖,甚至可以再退一步,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做个逍遥的大股东。这样的逻辑正符合“帕累托改进”法则:梁山原股东高管们境况不会变坏,而近乎走投无路的晁盖方获得安身立命之所,大家都是受益者。
  可是,不懂“帕累托”理论的王伦把自己的命运引入了歧途。他在次日的山南水寨亭宴会上,饮酒至午后时下了逐客令:“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
  这样的结果显然不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格局:不但晁盖一行七人无法接受,本来就对现状牢骚满腹的林冲也不愿意面对。王伦的这一举动相当于把己方的大将林冲推向了对手的阵营,火并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在晁盖一伙人的协助下,由林冲“拿住王伦,又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
  至此,梁山集团完成第一次交班。董事长易主为晁盖,吴用、公孙胜坐了第二、三把交椅。梁山集团也重新进入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姑且不说新加盟者均受益,林冲仍为四把手,杜迁、宋万、朱贵三位原梁山董事会成员则是明降暗升,绝对权势不会比原来差,虽排名靠后进入新一届领导班子,但此时的梁山已是今非昔比,俨然一家全国性大公司的模样。
  一位宋朝审判长的劣币驱逐良币难题
  作为一部描写农民起义与招安的小说,《水浒传》里关于官场的故事数不胜数,几乎可以说是章章都有。书中多如牛毛的那些大官小吏,基本上是天下乌鸦一般黑,鱼肉百姓是其共同的“气质”。
  但也有例外,比如武松在孟州遭张都监陷害后就是被一位良知尚存的“叶孔目”救了性命。孔目这个职务在《水浒传》中出现过多次,不妨介绍一下。在古代,孔目是执掌文书事务的小吏。到了宋朝,在地方行政长官(如知府、知州)兼任当地法院院长的情况下,孔目大抵相当于法院下面法庭(刑庭、民庭等)的审判长。
  当时,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大酒店之后,酒店操盘手“蒋门神”与其幕后投资人张团练就一门心思想寻机致武松于死地,而且果真找到机会,把身为配军的武松诬为“贼人”,“把武松枷了,押下死囚牢里监禁了”。
  武松这时已经成为孟州城一干官吏的“公敌”,施恩“最过得好”的朋友康节级(一位低级军官)曾透露:“此一件事皆是张都监和张团练两个同姓结义做兄弟,见今‘蒋门神’躲在张团练家里,却央张团练买嘱这张都监,商量设出这条计来。一应上下之人都是‘蒋门神’用贿赂。我们都接了他钱。厅上知府一力与他作主,定要结果武松性命。”连那看守监狱的牢子狱卒都是恶狠狠的,“把武松押在大牢里,将他一双脚昼夜匣着;又把木钮钉住双手,那里容他些松宽”。如无外力,纵有天大的本事,有“越狱之心”的武松也难以脱逃。
  该叶孔目登场了。按照这位康节级的说法,“(叶孔目)忠直仗义,不肯要害平人”。施恩又通过叶孔目的一个朋友,给其送了一百两银子。“那叶孔目已知武松是个好汉,亦自有心周全他,已把那文案做得活着”,在判决书上给武松留下了一条性命。
  ……

前言/序言
  序言
  人人都爱读轻松的经济学书
  梁小民
  我原来是以经济学为专业的,但这些年经济学越来越数学化,自1994年从美国回来后我就不敢言经济学了,只能以经济学的“票友”自居。
  其实无论是做专家也好,“票友”也好,都有一个专与博的问题。记得上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要在专业上有造诣,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这话正合乎我喜欢杂乱无章地读书的想法,于是就奉其为圭臬,只要有兴趣,就什么书都看。至今也没有改掉这个毛病。从读书中,我也体会到,这种学法恐怕是攀不上经济学顶峰、拿诺奖的。但对一个“才不过中人”的人来说,这种学法的确受益无穷。
  当然,一个人的兴趣无论多杂,总是有主线的。我读书围绕的主线还离不了经济学。学经济学应该打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读好的教科书。当年初入经济学门的时候,我读过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如今常读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迈克尔·帕金的《经济学》。后两本书的中文本是我译的,读得当然甚为仔细。读教科书让初学者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与理论,读好了终身受益无穷。一些人讲话、写文章犯常识性错误,还是教科书没读好。
  教科书只是入门的,要学好还必须读经典。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经典,没有几本经典垫底,做学问就底气不足。我一直放在桌上经常读的经济学经典有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的《通论》、哈耶克的《通往奴役的道路》、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前一段还在读阿玛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经典是一个学科里程碑式的著作,常读常新,总会给你以启发。从大学到现在,《国富论》我不知读了多少遍,仍觉得没读够,经济学的经典也不少,我曾选出了50本,每个人全认真读过不容易,但总应该选几本读。我敢以经济学“票友”自居,靠的还是读过几本经典。
  在我刚入经济学门时,读的都是一些严肃的著作,读得人“满脸旧社会”。以后读过一些大师写的通俗经济学读物,方知原来经济学还可以这样写、这样讲。最早读的这类读物是张五常先生的《卖桔者言》。书写得如此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又蕴含了经济学的道理,真让人爱不释手。国外的这类学者我喜欢弗里德曼、贝克尔和克鲁格曼。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贝克尔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的回归》都是我常读的。在华人经济学家中,香港地区的林行止、台湾地区的熊秉元、澳大利亚的黄有光、内地周其仁的经济散文、随笔也写得极为出色。他们的书,我都买,也都读。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学着写经济学散文、随笔类的文章,好不好要由读者说了算,对我则是寓工作于享受之中。
  这几年我给企业家上课较多,也读了一些企业管理类的书。其实企业管理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它可以加深对一些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并把经济学学活。我给一些学校的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讲授管理经济学,说起来这是一门经济学的课,但没有企业管理知识也讲不好。我读的企业管理类书帮助我把原本严肃的管理经济学讲活了。这类书包括《基业长青》、《差距》,包括《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自传)这样的传记,也包括成君忆先生《水煮三国》这样的畅销书,当然,理论性强的《竞争策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这三本迈克尔·波特的书更是必读的。这类书现在相当多,我得到了就先泛读一下,从中选出自己认为好的再精读,有时也靠书评和朋友的介绍选书。
  年轻时我也是文学青年,写过不成功的小说和诗。以后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当作家的梦没了,但留下了爱读文学书的习惯。无论是名著、畅销书,有争议的还是挨批的,只要能找到就读。进了经济学这行以后,又自觉不自觉地戴上经济学的有色眼镜去读这些书,偶尔也从经济学角度评小说。文学与经济学是相通的。文学是人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经济思想。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左拉的《金钱》、高阳的《胡雪岩》、唐浩明的《张之洞》等都值得经济学“发烧友”一读。我还从《红楼梦》和武侠小说中得到不少经济学启示。
  古人云:开卷有益。只要有心,读什么书都可以帮助学经济学。前一段读了一本中国陶瓷史的书,我从官窑出精品联想到计划经济,还写过一篇小文。读中国国画的历史,总感到我们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别看那些现代美术流派你不理解,其实那是在创新,创新也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马克思曾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不仅是谋生手段,还是一种享受。在这一点上我达到了共产主义:读书、讲书、写书是我的谋生手段,也是我人生最大的享受。
  我曾经在《瞭望东方周刊》开设过一个专栏——《寓言中的经济学》,就是用各种各样的精妙寓言来讲述经济学的道理,诠释经济学的现象。这本《〈水浒传〉里的经济学》与我那个专栏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看来,经济学用的是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的是人类,无论在小说《水浒传》中,还是经济学中,人性是相通的,做人或做事的道理也是相通的。《水浒传》用通俗文学的方式表现了当代经济学中的许多深奥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致的方式诠释了古代小说里的那些简单道理。它们都来自现实生活,《水浒传》的故事生动有趣,经济学也可以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
  是为序。
  [作者为中国著名大众经济学家,译有《经济学原理》(曼昆著)、《经济学》(迈克尔·帕金)等名著,著有《经济学是什么》、《小民谈市场》、《黑板上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纵横谈》、《宏观经济学纵横谈》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未翻阅,近全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