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传
品如图下单,未拆封
¥
35
5.1折
¥
6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章玉政 著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25
上书时间2024-10-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章玉政 著
-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6416803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2页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刘文典的成长经历为脉络,重点展现其特立独行的个性、严谨治学的精神,为读者呈现一位不畏强权、甘于寂寞、狂狷不羁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形象。在行文中,大量采用新发现的*手材料,澄清过去文献中关于刘文典的许多传闻轶事,如脚踢蒋介石、怒斥沈从文等,以史料说话,不渲染,不讳言,真实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细部图景。
- 【作者简介】
-
安徽枞阳人,高级记者,青年学者。
左手新闻,右手历史。近年来,致力于探寻新闻与历史的真相复归,并重点关注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史与心灵史。著有《狂人刘文典》《刘文典年谱》《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等书。
- 【目录】
-
引言 士人时代的精神追寻
章 热血青春
节 大海里尝了一滴水
生年之谜?卯字号名人
合肥城里的小富人家
遭和西洋文化接触
第二节 一个排满主义的讲习所
唯安徽公学马首是瞻
中江流域的革命策源地
“排满排得最厉害的经学大师
“争先加入”同盟会
第三节 决意到日本去留学
“硬要往那荆棘里跑
“人生观从此就略略定了
从此成为“章门弟子
第四节 淮上风云
“申叔若死,我岂能独生?
孙中山为《民立报》题词
议和声中血流成河
宋教仁之死
营救
第五节 亲炙中山先生干革命
加盟中华革命党
铁血忠魂
第六节 转身“新青年
吾徒何处续《离骚》
《唯物唯心得失论》
加盟“新青年群
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
在《新中华》上谈“自由革命
“好战乃人类之本性
第二章 北大十年
节 “新青年”北上
英雄?暗战
新文化的先声
横扫“妖雾
第二节 五四运动
五四“守夜犬
“告别”
第三节 中西沟通家
“求两系文明的化合
“译书的天才
海克尔与一元论
丘浅次郎与进化论传播
《基督抹杀论》
第四节 《淮南鸿烈集解》
刘师培之死
整理国故
“急于要挂块招牌
胡适版“明星制造
“我的名可以流传五百年
“我的朋友胡适之
第五节 北大风波
“饭碗”风潮
抗争教育部
“驱赶”章士钊
第三章 主政安大
节 安大的难产
“难产”终结者
“空头支票”风波
“宣传共产”诬案
第二节 怒斥蒋介石
大学不是衙门
女校开演“武剧
蒋介石决定会会刘文典
“在祖父坟上掘了一个大坑
第四章 水木清华
节 三易校长风波
罗家伦“党化”清华因
不撤校长就集体辞职
代理中国文学系主任
“教授之教授
“对对子”风波
第二节 何事波涛总未平
“大家快快的研究日本要紧!
章太炎北上游说张学良
小纸片下必有“并吞”二字
《荒木贞夫告全日本国民书》
“日本绝无侵略中国之野心
第三节《庄子补正》
一学期只讲了半篇文章
版本癖
一场艰难的“出版谈判
痛失爱子,染上鸦片
“读书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第五章 联大岁月
节 浮海南奔
“抱有牺牲性命之决心
“没想到竞有这么好吃的莱!
“敌机空袭有益于健康
“宁可被炸死,也不缺课
“观世音菩萨
第二节 “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
炮火下的“红学”讲演
“《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
“沈从文算什么教授!
第三节 星期论文
中国的精神文明
对日本应有的认识和觉悟
第四节 恩怨闻一多
闻一多辞退刘文典
都是“多嘴”惹的祸?
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昊宓教授“打抱不平
第六章 栖身云大
节 龙氏讲座
比校长享受的待遇还高
“反内战”风云
为蒋介石写寿序
两次“落选”最高荣誉
可惜了半辈子心血
第二节 “骂鲁迅”风波
《关于鲁迅》讲了什么?
周氏兄弟
“警惕刘文典嘴里的毒液
第七章 晚年岁月
节 参加最高国务会议
“我重获新生了!
做一个社会主义的教授
宁可睡觉,不批胡适
《杜甫年谱》
亲眼看见了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第二节 事情正在起变化
知识分子的“乍暖还寒
你们都来烧烧我吧!
思想批判轮番上阵
最后的答辩书
一言难尽刘文典
结篇 并非尾声的尾声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反倒是刘文典本人生前很少与人聊起自己的履历生平,似乎不太愿意“自我标榜”。好在历史的细节总是有迹可循的。按照“卯字号”同人的相关记录,结合其家人的回忆,刘文典的具体出生时间应是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换算为公历就是1891年12月19日。光绪十七年为辛卯年。至于将刘文典的出生年份认定为1889年(光绪十五年),可能是将其虚岁当成了周岁计算,但那一年,肖牛。合肥城里的小富人家
刘文典出生时的合肥,尚是一个小县城,属庐州府。
1763年,清政府为防止农民起义,“征用皖属三十四州县的人力、物力,耗白银十一万四千两”,重修庐州城。此次重修,城墙全部用大青砖砌成,重开威武、时雍、南薰、德胜、西平、水西、拱辰七门,并增设许多谯楼,“楼橹高耸”。十里之外,就能看到高大的城楼。这一城池的基本格局,一直维持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刘文典祖籍安徽怀宁,很迟在祖父辈时迁入合肥城内,经商为业,主营布草生意。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宋末元初,棉花就开始传人安徽,历元、明至清初数百年,植棉和纺织在安徽农村已相当普及。合肥手工棉纺织向有基础,巢湖之滨“十之六七的农户”,于农闲之时纺纱织布,“机杼声昼夜不停”。合肥前大街那一带,鼎盛时期聚集了二十几家土布行,当地及其周边人买卖布匹大多去那里。
可惜好景不长。清咸丰三年十二月十七日,即1854年1月15日,太平军合师万余人“自水西门掘地道,用地雷震倒城垣数十丈”,攻破庐州城。太平军进城前后,战火频仍,引得普通百姓心惊胆战,纷纷逃离。
万般危急之际,刘文典祖父赶忙将儿子刘南田用布条拴起来,从城墙上吊下去,侥幸逃过“长毛之劫”。后来,因遭清军四面围攻,陈玉成弃守庐州城,刘南田回到城内,继承父业,经营布店,生意逐渐恢复。
鸦片战争以后,洋大开。1876年中英签订了不平等的《烟台条约》,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洋纱”“洋布”潮水般涌来,成了“香饽饽”,过去的土布销路堪虞。在合肥经营布店的商人们纷纷改弦易辙,适时而动,去镇江、上海等大码头采购布匹,再运回合肥卖。
刘南田便是其中一员。他毕竟见过一些世面,颇有商业头脑,再加上管理有方,将整个布店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合肥城里颇有声名,堪称小富人家。由于家境较为宽裕,刘南田先后娶了两房夫人,育有六男两女。根据家谱字派“文章华国”的排序,刘家男孩的名字中均带一个“文”字。
在刘家男丁中,刘文典排行老三,系刘南田的续弦所生,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不过,关于这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如今已经很难厘清了,就连刘文典的儿子刘平章也所知甚少:
我父辈有六男两女,我父亲(兄弟)排行老三,是续弦的第二任夫人生的。在生到第六个时,已有四男两女。当时家里比较殷实,有钱,就要效仿古人,搞“五男两女”,以求多福,所以就抱养了五叔。后来又生了六叔,就变成了六男两女。
但是现在连这些人的名字都搞不清楚了,因为我父亲在家里从来不谈这些事情。听说大伯、二伯在抗日战争中死于湖南。我祖母也是在抗日战争中安庆沦陷以后平平静静地死掉了。我四叔很不争气,做了汉奸,被我父亲轰出了家门。现在流落在昆明和重庆的还有两支。重庆有一支,好像是二伯家的,已经到孙辈了。昆明有两支,也是二伯家的,还有三个孙子。六叔家还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大概家庭情况就是这样了。(P4-5)
精彩内容
本书以刘文典的成长经历为脉络,重点展现其特立独行的个性、严谨治学的精神,为读者呈现一位不畏强权、甘于寂寞、热忱爱国、坚守品格的民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本书采用大量新发现的第一手材料,澄清过去文献中关于刘文典的许多传闻轶事,如脚踢蒋介石、怒斥沈从文等,以史料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