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度的法:与当代法律人类学家对话
¥
5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张冠梓 编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法A1-9787511828163
上书时间2024-0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冠梓 编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28163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8页
-
字数
37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法律人类学,一门似乎不应成为显学的学科,却在近一二十年来国内法学界渐受眷顾,译介者、研究者、评论者不约而来,蜂拥并至,颇有频放异彩之势。
然而,究竟何为法律人类学?这门学科的主要关注点是什么?方法上有何独到之处?最新研究进展又怎样?等等,迄今为止国内学界的介绍和研究或略显陈旧,或语焉不详,或支离破碎。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冠梓先生约请学界同厂,拜访活跃在世界法律人类学界前沿的美、英、德、日、中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家名家,通过系列深度访谈,形成了一篇篇图文并茂、生动鲜活的访谈录。《多向度的法——与当代法律人类学家对话》一书邀您走进一个崭新的、直观可感的、系统真实的法律人类学世界。
- 【作者简介】
-
张冠梓,1966年8月生,山东省苍山县人,法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理事长,全国青联常委兼哲学社会科学届别组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少数民族法制史、法律人类学与法律社会学。主要科研成果有:《论法的成长——来自中国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诠释》、《作为法的文化与作为文化的法——南方山地民族传统法的演进》、《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九、第十册)、《多元与一体: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律》、《哈佛看中国》(政治与历史、经济与社会、文化与学术三卷)、《法律人类学:名家与名著》等。先后获北京大学“五四”青年科学沦文一等奖、中国法律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第一届中国青年法律学术奖(法鼎奖)金奖、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第五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第二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等荣誉。
- 【目录】
-
前言
法律多元——法律阐释的不同视角
受访者——弗兰茨·冯·本达·贝克曼(FranzvonBenda-Beckmann)
采访者——张冠梓
合作者——张波杜新华
非洲式冲突的文化逻辑
受访者——约翰·科马罗夫(JohnComaroff)简·科马罗夫(JeanComaroff)
采访者——张冠梓
合作者——贾俐
案件审理中的妇女与儿童
受访者——安妮·格蕾菲斯(AnneGriffiths)
采访者——张冠梓
合作者——黄平平
近代彝族的家支制度与习惯法
受访者——胡庆钧
采访者——杜发春
合作者——张冠梓
中国传统法律的多值逻辑
受访者——林端
采访者——张冠梓
合作者——石培培
原始社会与初级组织:多维度的规则研究
受访者——林耀华
采访者——邸永君
合作者——张冠梓
邻里,性别,种族——法律的文化力量
受访者——莎利·安格尔·梅莉(SallyEngleMerry)
采访者——张冠梓
合作者——石培培
法律是一个过程——在都市里做田野调查
受访者——莎利·福尔克·穆尔(SallyFalkMoore)
采访者——张冠梓
合作者——赵云梅
纠纷及其解决:不同社会中的法律
受访者——劳拉·纳德尔(LauraNader)
采访者——张冠梓
合作者——王斌
什么是法——法的四个属性
冲突与共存:日本社会的法律多元
近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
融合两个“对立”的学科——法学与人类学
穆斯林经验和伊斯兰法律
中国视角:人类学与法律文化
本书采访者、合作者简介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