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近现代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
  • 我国近现代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
  • 我国近现代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
  • 我国近现代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
  • 我国近现代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国近现代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

8.8 1.8折 49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赐平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09

闻雅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赐平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30780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3页
  • 字数 28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立法”之事,古已有之,我国先秦两汉已多有记载。不过,直到清代末年,我国才艰难地打开国家层面的系统性教育立法的大门。
  《我国近现代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站在世纪回眸的角度,基于前辈学人长期艰辛的探索,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厘清“法”与“立法”、“法制”与“法治”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考察清代末年教育立法的萌动开始,试图较为全面地认识中华民国教育立法的基本状况,力求比较深入地考察新中国早期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之间的消长。
  《我国近现代教育立法的探索与实践》尽量全面辩证地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立法的辉煌成就与不足,并在借鉴中外经验教训基础上,寻求优化我国当前教育立法的主要策略,从而对改进我国教育立法状况、推进依法治教进程有所助益。
【作者简介】
  李赐平,1968年生,四川大竹人。1991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学士;199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硕士。现任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法学、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5年来我国教育法规实施状况研究”(SC068049)等省部级课题,在《行政法学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中国高教研究》、《天府新论》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担任副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目录】
绪论“法”与“立法”:认识演进与教育实践
一“法”与“立法”的基本含义
二“法”的实践:从“法制”走向“法治”
三“教育”与“法律”:从分离到融合
四“教育立法”的认识:不言而难喻
五“教育立法”的实践:远古时期的渊源与近现代的演进

第一章旧中国探索篇(上)
王朝余晖:清代末年教育立法的初步尝试
第一节清代末年教育立法萌发的基本动因
第二节清代末年教育立法的过程艰辛而曲折
第三节清代末年教育立法的成就与局限

第二章旧中国探索篇(下)
共和风雨:中华民国教育立法的显著进展
第一节民国教育立法获得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因
第二节民国前期(1912—1927年)教育立法:多有反复却总体向前
第三节民国后期(1928—1949年)教育立法:备历艰辛却进展显著
第四节中华民国教育立法的特点和局限

第三章新中国实践篇(上)
计划深痕:新中国计划体制时期教育立法的政策代偿
第一节计划体制下教育政策主导教育事务的基本原因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的教育政策法规
第三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一1976年)的教育政策法规
第四节新中国早期教育政策法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第四章新中国实践篇(下)
法治鸿篇: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教育立法的持续辉煌
第一节改革开放为教育立法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教育立法的巨大成就
第三节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教育立法的主要不足
第四节国外教育立法的主要特征及对我国当前教育立法的启迪
第五节优化我国当前教育立法的基本策略

余论世纪新声:我国21世纪教育立法的趋势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