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

4.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海年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9-09

闻雅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海年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6426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1页
  • 字数 50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专论和报告等形式,系统阐释国新中国六十年来,在以往的基础上人权理论研究、人权建设实践以及人权对外交流的发展。其中既肯定了我国人权保障的巨大成就,也指出国尚待解决的问题的对解决相关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全书分三个部分:其一,综论篇,按人权保障的内在逻辑,汇集了人权概念、人权理论和人权历史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对人权问题应有的科学态度等专论。其二,分论篇,以《世界人权宣言》、国际人权公约之分类,结合我国宪法、法律相关规定,对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内容分题做了论述。其三,国际交流篇,收入了作者二十年来参与我国与外国人权对话、参与主持人权对话研讨,以及其他形式的对外人权交流之部分报告、讲话和重要发言。此外,还收入了作者本人及其与胡云腾先生一起对我国人权建设撰写的研究报告,作为附录。《新中国人权保障发展六十年》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朴实,可资理论研究、高校教学、人权建设实践参考,也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人权知识的良好辅助材料。
【作者简介】
刘海年,河南唐河人,1936年4月生,196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1964年中国法律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人权研究会顾问,中国法律史学会学术顾问,中国法学会信息法研究会会长,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最高人民法院特约咨询员。主要著述有:独著《战国秦代法制管窥》,《刘海年文集》;曾参加云梦秦简整理,注释,翻译出版《睡虎地秦墓竹简》;共同主编《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沈家本未刻书集纂》、《沈家本未刻书集纂(补编)》等法律古籍;合著、主编与共同主编法律历史、法治、人权理论等著作十多部。
【目录】
一综论篇

关于人权的概念

研究人权要有正确的观念

人权观念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纲要)

中国共产党为人权而奋斗(1921-1949)

新中国人权法治发展六十年

保障人权与争得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的实践经验

文化自觉与人权保障

政治文明建设与人权保障--从历史沿革解析

保障人权:国家的特殊作用

中国人权保障的新宣示

会通中外文化共建和谐世界--写在《世界人权宣言》发表六十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

三十周年之际

构建人权充分实现的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体系的若干问题

二分论篇

适当生活水准权与社会经济发展

维护健康权:政府的义务

保障民生: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国际人权公约视角下的残疾人保障

国际人权公约视野下的妇女权利保障

中国法律关于人身权利的保障

“和而不同”与少数人权利保障一从国际人权公约有关规定谈起

宗教自由民族平等的法律保障

透明度与大众传媒规制

表达自由与中国传统文化

言论自由与社会发展

市民社会与结社自由的若干问题

坚持反对酷刑促进人类文明

中国传统刑法思想对当代死刑的影响

限制、减少与废除死刑

科学发展观与监狱建设

三对外交流篇

参与我国与外国人权对话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建设人类文明,加强司法对人权保障(1998年12月)

在中美人权法律保障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1998年12月)

中国人民比别人更关心自己的人权(2000年5月)

在牛津大学关于表达自由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提纲(2000年11月)

酷刑的危害与防治(2002年10月)

加入世贸组织和人权两公约对中国法治和人权建设的影响(纲要)(2002年4月)

承传古代中国和罗马文明,推进当代文明建设(2003年12月)

……

四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