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俄罗斯科技兴衰的制度根源探析
  • 苏联·俄罗斯科技兴衰的制度根源探析
  • 苏联·俄罗斯科技兴衰的制度根源探析
  • 苏联·俄罗斯科技兴衰的制度根源探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联·俄罗斯科技兴衰的制度根源探析

5 1.8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兆杰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8-31

闻雅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宋兆杰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07867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9页
  • 字数 1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苏联·俄罗斯科技兴衰的制度根源探析》论述了苏联和俄罗斯两个时期科学技术事业的不同命运及其制度根源。
作者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分析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对科学技术事业产生的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苏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能集中国家的有限资源发展重大科技项目,将科学技术事业置于优先发展地位。但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奉行的是一种粗放发展模式,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产生严重的创新惰性,以至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彻底抛弃计划经济体制,走市场经济道路。作者详细介绍了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制度设计对科技事业的影响,分析了俄罗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事业缺乏活力的原因,指出俄罗斯严重的自然资源依赖症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性因素,俄罗斯要走上创新型发展的道路,必须使科学与经济增长产生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
宋兆杰,辽宁彰武人,1964年生。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工作,任副教授。长期致力于对苏联科学史和俄罗斯科技政策的研究,在国家一级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的省部级课题《苏联-俄罗斯科技创新体系对比研究》、《俄罗斯至202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研究》获得立项。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苏联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制度根源
第一节苏联科学技术事业的巨大成就
第二节苏联科学技术成就的制度分析
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文化环境
二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科学技术事业的正向作
第三节“计划性”适合于大科学的发展
一计划是大科学实施的必要条件
二科学的自主性和科学规划性的博弈
三科学的社会化导致科学必须有计划
第四节对“科热伏尼科夫佯谬”的重新评价
一“科热佚尼科夫佯谬”的内容
二“科热伏尼科夫佯谬”立论不足
第五节对“苏联忽视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观点的质疑
一“苏联忽视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观点的主要内容
二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的背景
三苏联对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二章苏联后期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制度原因分析
第一节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理论描述
一软预算约束和所有权强度低
二激励措施的缺失
三信息滞后
四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科学
第二节苏联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创新惰性”
一强调数量和速度使苏联专注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二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科学-技术创新
第三节苏联军事化导向对民用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作用
……
第三章转型时期俄罗斯科学技术事业状况及其制度分析
第四章俄罗斯创新能力萎缩原因及其前景展望
结论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