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的哲学追问
  • 技术的哲学追问
  • 技术的哲学追问
  • 技术的哲学追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技术的哲学追问

19 2.2折 86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葆伟、赵建军、高亮华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8-22

闻雅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葆伟、赵建军、高亮华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12014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3页
  • 字数 4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技术活动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它构成了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方面。今天,技术不仅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它还和资本一起,成为支配我们的时代、塑造自然与社会面貌以及人本身的两大基本力量。技术和科学一起,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也使我们遭遇了大量的风险和挑战。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很多都是由技术引起或与技术的应用有关。技术已成为时代问题的焦点所在,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今哲学的核心问题。哲学应该帮助人们对技术本身、对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和如何起作用的方式作出正确的理解,引导技术的合理发展,促进技术文明范式的转换与重建。
【作者简介】
朱葆伟,194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哲学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价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期刊学会理事等;《德国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东北大学学报》等刊物编委。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价值论和伦理学。主要论文有:“技术时代的价值论与伦理学基础”(1998),“知识意义的变化”(1998),“价值判断与社会科学研究”(2000),“科学技术伦理:公正和责任”(2000),“知识经济”(2001),“关于哲学的问题研究”(2003),“工程活动的伦理问题”(2006),“工程活动的伦理责任”(2006)等;合著有《价值学大辞典》、《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工程哲学》等。
赵建军,1961年生,哲学博士,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研究,前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项目、国家创新方法专项各1项,主持省部级、地方和企业委托课题近20项,出版《追问技术悲观主义》、《科技与伦理的天平》等专著、合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2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哲学年鉴》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兼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党校系统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院校兼职教授。研究领域:技术哲学、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
高亮华,1963年生,湖南益阳人。1988年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起在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担任编辑,1995年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部负责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科研方向为:技术哲学;科学哲学;产业哲学与产业文化;高科技战略管理;大学科技创新与产学研结合研究,企业文化与管理研究。著有“技术理性问题研究”、“技术的伦理和政治意含”、“论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等。
【目录】
前言
一学科史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技术哲学:已经怎样?又将怎样?
卡普、德克斯与技术哲学谱系
“道”“技”之间——中国文化特色的技术哲学
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技术哲学
日本引进西洋技术史中的文化对应
“工程哲学”和“工程研究”的当前进展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产业哲学
马尔库塞美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从2004-2009年的Techne特刊看西方技术哲学的研究近况
近五年技术哲学研究述评

二技术本体论与知识论
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
工程范畴的生存论根基
技术知识:定义与模型
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

三技术观
技术理性的合理性考量
理性与合理性
解读技术非中性论
新卢德主义技术垄断思想解析

四技术的伦理与政治问题
技术失控与人的责任:论弗兰肯斯坦问题
关于技术伦理学的几个问题
工程伦理学的路径选择
面向技术风险的伦理研究

五特定技术的问题
一种新的技术哲学范式
影像分析中的文化现象学
建筑师的原始伦理责任
自主创新的地方性与全球性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