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文化研究丛书:徐懋庸评传
  • 越文化研究丛书:徐懋庸评传
  • 越文化研究丛书:徐懋庸评传
  • 越文化研究丛书:徐懋庸评传
  • 越文化研究丛书:徐懋庸评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越文化研究丛书:徐懋庸评传

8 1.5折 55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先国 著;王建华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7-27

闻雅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先国 著;王建华 编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17033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 字数 32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越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徐懋庸(1910-1977),原名徐茂荣,生于浙江上虞。幼年家贫,高小毕业辍学。1926年参加第一次大革命,后因政府通缉,逃亡上海,考人半工半读的劳动大学。1933年夏开始写杂文并向《申报·自由谈》投稿。他的杂文笔法犀利,揭露时弊不留情面,批判社会一语中的,因风格酷似鲁迅而以“杂文家”出名。1934年在上海加入“左联”,1935年出版《打杂集》,鲁迅为之作序。1936年因“左联”解散等问题写信给鲁迅,鲁迅为此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1938年到延安,后加人中国共产党。以后任抗大教员及冀察热辽联合大学副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南文化部副部长、中南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等职。1956-1957年间写杂文100多篇,结集为《打杂新集》。1957年被作为为右派进行批斗,后平反。1977年逝世。
  徐懋庸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提到鲁迅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都绕不开徐懋庸。《中国现代文学史》说徐懋庸写的《不惊人集》、《打杂集》等,“批评时事,泼刺有力,写来从容自如,不事雕砌,鲁迅为他的《打杂集》撰写序文,在文坛有较大影响。”,林非在《中国现代散文史稿》中说徐懋庸的杂文“确实是尽了自己对时代的责任”,“他那种流畅而又隽永的文风,在杂文创作中却是别具一格的,给当时繁茂的杂文创作园地又增添了新的异彩”,“他的《街头文谈》(1936年出版),是通俗性的文艺论丛,颇为当时业余写作者所爱好。”
【作者简介】
  李先国,男,文学博士,湖南省常宁市人,1971年出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在《文学评论》等海内外各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和《批评想象的理论与实践》专著2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走出管溪(1910—1927)
第一节管溪之子
下管的地理与风俗
管溪名人
下管社会
贫苦家庭
第二节小学启蒙
徐用宾
徐叔侃
双吉公公
第三节少年执教
用宾提携
朦胧情怀
少年心志
知识界的乞丐
第四节投身革命
听讲白马湖
结识叶天底
在上虞参加革命
逃亡上海

第二章上海成名(1927—1937)
第一节上海求学
投奔载赓
劳大岁月
仰慕鲁迅
暂别上海
第二节临海教书
受聘陆翰文
会见巴金
孤独岁月
建立小家庭
离别临海
第三节杂文扬名
著译谋生
一试成名
樊仲云的诱惑
第四节结识鲁迅
正式的接触
编辑《新语林》
鲁迅作《<打杂集>序》
出版《文艺群众》
“左联”解散
第五节遭鲁痛批
“两个口号”的论争
徐懋庸致信鲁迅
鲁迅之死
第六节街头谈文
《街头文谈》
《文艺思潮小史》
《怎样从事文艺修养》

第三章革命岁月(1937—1949)
第一节奔赴延安
……
第四章运动风云(1949—4958)
第五章孤鹜落霞(1958—1977)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