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
  •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
  •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
  •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
  •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
  •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
  •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展开维度

5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希勇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4-30

闻雅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希勇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68226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7页
  • 字数 266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践观,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展开。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展开系统性研究,动用一般伦理思想方法范畴,将其运用于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之研究。并通过马克思恩格斯文本阅读与范畴推演之间的互动,提炼出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义务论与功利论、契约论与德性论、个体主义与共同体主义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范畴,将其运用于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阐释中。

【作者简介】

  于希勇,博士。200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未名论坛”第三期结业。现为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讲师。
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公民教育。多篇论文发表在CSSCI来源刊物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其中多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获奖。主持省社科联课题1项,市级重点课题2项。

【目录】
引言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研究的方法视域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二  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目标  引言小结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总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的存在证成    一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存在    二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的证成    三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的展开维度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的基本特质    一  以唯物辩证法为活的灵魂    二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    三  以实践为核心概念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方法的历史境脉    一  上溯古典时代    二  前承启蒙时代    三  后启现当代  本章小结第二章  探寻理性的非理性根基的方法之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中的理性方法    一  以理性反对神性    二  以理性构建现实    三  以理性确立德性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中的非理性方法    一  从有血有肉的“我”出发    二  解放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    三  从感性的权力关系角度洞察社会关系  第三节  “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融合    一  非理性主义方法的“不及”    二  理性主义方法的“过犹不及”    三  “理性—非理性”伦理思想方法的融合  本章小结第三章  对义务论与功利论批判继承的方法之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对义务论的批判继承    一  不是要“我”尽义务,而是“我”要尽义务    二  不视“物”为“人”尽义务,而视“人”与“人”彼此尽义务    三  不以自卑的状态“生存”,而以自尊的姿态“生活”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对功利论的批判继承    一  从功利主义走向共产主义    二  追求个体幸福更为人类幸福    三  以“非扭曲的欲望”战胜“扭曲的欲望”  第三节  “义务论—功利论”伦理思想方法的综合    一  义务论的主观性    二  功利论的外在性    三  “义务论—功利论”伦理思想方法的综合  本章小结第四章  对契约论与德性论合理吸收的方法之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中的契约精神    一  人权是权力与权力相平衡    二  平等是权利与义务相对等    三  正义是契约与生产方式相契合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中的美德元素    一  美德是卓越人物的品格    二  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在生活实践中兼容    三  德性彰显有赖于自由劳动  第三节  “契约论—德性论”伦理思想方法的互补    一  契约论批判    二  德性论反思    三  “契约论—德性论”伦理思想方法的互补  本章小结第五章  超越个体主义与共同体主义两极对立的方法之维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肯定个体价值    一  个体是现代社会的本质    二  个体自由是人的本质    三  个体自我规定是共同体的本质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突出共同体价值    一  只有在类特性中才能确立个体自由    二  只有联合控制才能实现个体利益    三  只有世界的才是个体共同的  第三节  “个体主义—共同体主义”伦理思想方法的贯通    一  个体主义的一极    二  共同体主义的一极    三  “个体—共同体”的两极相通    本章小结结语附录  国外部分相关作者简介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