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
¥
9
2.1折
¥
42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杨庆峰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3-3
上书时间2023-02-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庆峰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0496380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16页
- 【内容简介】
-
人类借助各类技术不断扩展自身对于世界的认识,不断试图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空间距离。古时如此,今时亦如此。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地球村”、“流动空间”等代表着现代技术下的空间变化的现象已经广泛为当前社会人们所熟知而且接受,可以说技术发展在消除空间距离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此,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如何理解现代技术所导致的空间拉近现象?技术之近是否就是本真之近?它是否导致了我们所渴求的切近?这一系列问题就开始进入反思的视野中。
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一种视角的转变,需要一种对人的规定性的呼唤,传统的对于人的理性规定性面对这一问题并没有显示出强有力的解释力,我们需要一种不同于理性的规定性:空间性。人类表现出来的借助各种方式消除自身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是人所揭示出的不同于传统理性规定的作为空间性的存在物最好的诠释。一种以空间性为基点的关于人的规定性理解有了确定的可能。一方面人类需要揭示出其在这儿、在那儿的作为地方性的存在物,即符合此在的规定性;另一方面,人类更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呈现出其消除空间距离的作为无间距性的存在物,即具有去远的规定性。
《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对上述问题的探索使得我们开始反思现代技术下的空问拉近体验,所获得的答案将是开放性的。我们不能继续持有敌托邦的观点,将技术所导致的空间距离消除看做是导致了心灵之远,就像齐美尔一样;也不能急于接受这种被给予的空间贴近,培养起乌托邦式的理想状态,将技术所带来的空间拉近看做一种福音,就像麦克卢汉一样。这都是基于价值判断的结果,而我们需要在做出价值判断之前看到隐含的问题,即不同方式实现空间拉近——如果是这样的话——的根据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将使得我们能够避免价值判断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如敌托邦或者乌托邦,而是面向事物本身——正在发生的事件:此即人类对于空间距离的消除。在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人更多地将自身诠释为地方性的存在物,无法充分表达出消除空间距离的特性,借助不同的语言意象通过想象、思念主体实现着不在场者的在场,从而达到了空间去远;现代技术的发展解构了地方性诠释方式,为空间距离的消除提供了可能。
我们能够真切地知觉到现代技术带给我们的结果:借助时间压缩、通过语言的转化消除物理空间距离,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意境不在、想象不在、思念不在。物理拉近成为现代技术所呈现的最直接的后果,其更为深远的结果是实现了地区与地区之问的拉近,不在场者的在场借助地域拉近使得自身具备完全在场的可能性,而且使得不在场者的在场以符号的形式得以实现。这种拉近体验并非与本真之近相对立,在此基础上,不同的文化世界的融合具备了可能。
《现代技术下的空间拉近体验》由杨庆峰著。
- 【作者简介】
-
杨庆峰1974年生,陕西省白水县人。2003年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副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处副处长。2003-2010年间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技术现象学初探》(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主要研究兴趣为科学技术哲学、空间哲学与图像哲学。
- 【目录】
-
序
导言技术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前言一个基本前提的反思与关联整体的呈现
第一章现象学、体验与技术体验
第一节体验在现象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技术体验
第二章去远、此在在世与空间拉近
第一节去远与此在在世
第二节空间拉近的普遍性
第三节空间拉近的哲学分析
第四节空间拉近的意义所在
第三章前纸张时代的空间拉近
第一节前纸张时代的信息载体及传递
第二节前纸张时代的空间拉近
第三节诗歌中的空间体验
第四章纸张时代的空间拉近
第一节纸张时代的信息载体及传递方式
第二节词中的空间体验
第三节情感与空间拉近
第五章信息技术时代的空间拉近
第一节电子通信方式的出现
第二节电子时代的影响
第三节语言与技术体验
第四节图像与技术体验
第六章现象学视野中的近之分析
第一节距离与物理测量
第二节寻视操劳与空间拉近
结语技术去远与本真之近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