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康版不下宋版”!《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图录》著录!清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御选唐诗》完整一册!康熙在位六十年,六部套印本之一!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赵体字手写上板、朱墨灿然!上等太史连纸精印!

8000 八五品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线装

尺寸27 × 16 × 1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16-04-05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当代著名的版本学家,藏书家,文物鉴定专家孟宪钧先生旧藏!民国二十八年(1939)吴氏四欧堂排印本《梅景书屋词集》(吴湖帆为纪念妻子潘静淑而自己编辑校对出版的他与夫人的词集,并亲笔墨笔题记赠给著名书画家刘海粟,名家名作、名人旧藏,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当代著名的版本学家,藏书家,文物鉴定专家孟宪钧先生旧藏!民国二十八年(1939)吴氏四欧堂排印本《梅景书屋词集》(吴湖帆为纪念妻子潘静淑而自己编辑校对出版的他与夫人的词集,并亲笔墨笔题记赠给著名书画家刘海粟,名家名作、名人旧藏,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22000.00
著名藏书家黄裳旧藏——民国古书流通处石印巾箱本《曲苑》10册一套全(民国著名文献学家,编辑出版家陈乃乾编的一套极为重要的戏曲作品集、选善本影印、首原黄裳先生题记,惜已破损,仅存残字。有众多黄裳先生藏书章:黄裳、黄裳鉴藏、木雁斋、草草亭藏书记、梦雨斋图书记、容家书库、黄裳藏本,可见先生生前深爱之!)
著名藏书家黄裳旧藏——民国古书流通处石印巾箱本《曲苑》10册一套全(民国著名文献学家,编辑出版家陈乃乾编的一套极为重要的戏曲作品集、选善本影印、首原黄裳先生题记,惜已破损,仅存残字。有众多黄裳先生藏书章:黄裳、黄裳鉴藏、木雁斋、草草亭藏书记、梦雨斋图书记、容家书库、黄裳藏本,可见先生生前深爱之!) ¥20000.00
民国十五年番禺黄氏京师精刻初印《自然堂遗诗》(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黄宽的诗集、溥仪帝师温肃题签,书法家、溥仪老师黎湛枝题写书名,著名画家汪后来序,特大开本、天地宏阔、清代典型方体大字精刊、纸白墨浓、初刻初印)
民国十五年番禺黄氏京师精刻初印《自然堂遗诗》(明末清初著名诗人黄宽的诗集、溥仪帝师温肃题签,书法家、溥仪老师黎湛枝题写书名,著名画家汪后来序,特大开本、天地宏阔、清代典型方体大字精刊、纸白墨浓、初刻初印) ¥10500.00
善本!清同治光緒间上海江南製造總局刊刻《化学分原》八卷四厚册(59副化学实验插图,刻印精美,中国最早的分析化学译注,标志着近代分析化学的正式传入,其分析化学实验知识和科学仪器的介绍,为中国传统化学走向实验化学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分析化学教科书的蓝本!)
善本!清同治光緒间上海江南製造總局刊刻《化学分原》八卷四厚册(59副化学实验插图,刻印精美,中国最早的分析化学译注,标志着近代分析化学的正式传入,其分析化学实验知识和科学仪器的介绍,为中国传统化学走向实验化学奠定了基础,是中国近代分析化学教科书的蓝本!) ¥15000.00
千古奇文——清吳門沈華刻本 《織錦回文詩》(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以五色丝线绣于八寸见方锦缎而成,又名璇玑图诗;其正读、反读、纵横反复皆成诗章,能读出3752首诗,堪称巧夺天工之作。清代方字精刊、流传稀少,全国仅6家图书馆有藏)
千古奇文——清吳門沈華刻本 《織錦回文詩》(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以五色丝线绣于八寸见方锦缎而成,又名璇玑图诗;其正读、反读、纵横反复皆成诗章,能读出3752首诗,堪称巧夺天工之作。清代方字精刊、流传稀少,全国仅6家图书馆有藏) ¥6800.00
清光绪12年启秀山房刻本《学海堂四集》28卷16册全(清代学海堂书院著名学者陈澧等编辑刊刻,广雅书院旧藏,墨色浓郁,初刻初印,清代原装,流传稀少)
清光绪12年启秀山房刻本《学海堂四集》28卷16册全(清代学海堂书院著名学者陈澧等编辑刊刻,广雅书院旧藏,墨色浓郁,初刻初印,清代原装,流传稀少) ¥16000.00
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清同治十二年(1873)江西书局递修重印《尙書注疏》二十卷附校勘記二十卷10册全。(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记言体史书,著名学者阮元主持刊刻,同治递修,有着独特的校勘价值,是阮刻本中最优版本,白纸精印、原装原签)
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刻本清同治十二年(1873)江西书局递修重印《尙書注疏》二十卷附校勘記二十卷10册全。(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记言体史书,著名学者阮元主持刊刻,同治递修,有着独特的校勘价值,是阮刻本中最优版本,白纸精印、原装原签) ¥11500.00
珍贵的明嘉靖公文纸——明代提刑按察司揭贴(上行文书)是研究明代刑名诉讼、公文档案、明代公文书法和明代古籍用纸的珍贵实物标本!
珍贵的明嘉靖公文纸——明代提刑按察司揭贴(上行文书)是研究明代刑名诉讼、公文档案、明代公文书法和明代古籍用纸的珍贵实物标本! ¥4000.00
清钤印本《读画轩印谱》
清钤印本《读画轩印谱》 ¥65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拍品存康熙武英殿朱墨套印本《御选唐诗》第11卷完整一册, 66叶132面。是太史连纸精印,墨色浓郁,初刻初印,是书为初印本,四库全书零本,甚是难得。是书品相上佳,前面有些书页版框外空白纸处微有小米粒大小的虫眼。后几页微有虫蛀微伤字,已经经过古籍修复高手精心修复,老修。代表性照片如图所示。品相还是不错的。全书正文皆用赵体字手写上板,笔划舒展,结字峻巧,更因无行格限制,使得正文行气更加自然洒脱,这在清内府刊刻过的二十七种朱墨套印本中堪称别格。内府刻本中使用套印技术始于康熙年间,但康熙在位六十余年,仅刊印了六部套印本。在内府套印本在初创时期,其中御选诗集仅此一部,别无他本,与御选文集《古文渊鉴》并称双璧。時人所謂“康版不下宋版”者。開卷即精光四溢,寶藏家之尤物也。著录:《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P407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P1766。书於康熙诏令编纂《全唐诗》後刊成,诗歌正文以墨印。书名、人名、地名皆用朱色圈之,以便於初学阅读。套色精美准确,当为藏家所珍爱。《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总集类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著录。拍卖参考:2011年泰和嘉成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清康熙五十二年内府刊朱墨套印本《御选唐诗》20册成交价1142400.万,平均每册5万多元。套版印刷术是在单色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印刷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 
普通雕版印刷,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或黑、或朱、或蓝,基本上为墨色。对于比较贵重 的书,或是第一次刷印,有时则选用红色或蓝色。这种印刷称之为单色、单印。套 版印刷则不同,它是在一张纸上印出几种不同的颜色。其初,人们是在一块版上的不同部位 ,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一次印成。严格地讲,这还不能算是套印,只能称之为“涂色。后来,即发明了将需要不同颜色的部分,分别刻成大小规格相同的版,逐次印到一张纸上。这种技术方法,才叫做套版印刷术,也称之为“整版套印”。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籍,称为“套印本”。在套版印刷发明的初期,主要用朱、墨两种颜色印刷。以这种方法印出的书籍 ,称为“朱墨套印本”,或叫“双印”。到后来,进一步发展用三色、四色、五色来套印图书,根据用颜色的多少,印出的书被称为“三色套印本”、“四色套印本”、“五色套印本”等。印术发明前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都是白纸黑字(个别为红或蓝)的单色印刷。套印术的发明,使书籍不但有阅读的内容,更有一种阅读时赏心悦目的感觉。明代文学家兼画家陈继儒便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及套色印刷术称为印刷史上的三变。可见套印技术在印刷史上的地位。套印方法因工序复杂,技术要求严格,因而每版书籍印数非常有限,不像今天每版可印几万、几十万册,且可重复使用。古代许多套印书每版只能印几十部。在当时,套印书就因其刻印精良,彩图绚丽,形象逼真,而深受人们欢迎,并成为人们争相寻购且不可多得的版本。 

1995年以后,古籍成为收藏者关注的重点之一,价格也是不断上扬。爱书人开始向精品上发展。套印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古籍版本,正不断为人们认识。目前,套印本在古玩市场上早已是难以寻觅之物,书刊拍卖会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套印本。2011年泰和嘉成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清康熙五十二年内府刊朱墨套印本《御选唐诗》20册成交价1142400.万,平均每册5万多元。2010年江苏中山拍卖有限公司首届古籍专场拍卖会明万历三色套印本《孟子》15万元。北京德宝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文献专场明凌瀛初刻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六卷》23万元。2009年泰和嘉成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文献明闵绳初刻五色套印本刘子文心雕龙(卷上之上下、卷下之上下) 成交价224000元。中国嘉德2010年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清道光十四年(1834)芸葉庵六色套印本《杜工部集二十卷》成交价80640元;清康熙时用红、蓝、绿、黄、黑等多色套印的《西湖佳话古今遗迹》插图仅存10多页,成交价竟达到3.2万元。套印本因为工序、技术、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每一部都是值得藏书爱好者收藏的。一部套印本古籍,价格往往高出同时期版本古籍的几倍。如今,套印本已成为较稀少的“古董”多已收归国家图书馆,特别是一些流传较少的套印本,早已被国家定为善本。套印本除了资料内容外,其实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正因如此,才会受到藏书者的青睐。
资料参考:
清宫内务府刻书处_武英殿
翁连溪
清代宫中刻书最早始于入关之前。顺治三年(1646年)修成《大清律》,同年刊板,次年颁行全国,这是目前所知清代入关后宫廷最早的刻害之一。刻书地点仍在明朝刻书处“经厂”,利用原有工匠承办。“故其格式与经厂本小异而大同”(《清代殿本书始末记》)。康熙十二年(1673年)敕廷臣利用前“经厂”《文献通考》及《性理大全》营书板在武英殿修补、整理后刷印行世,两书卷前均冠有圣祖御制序。据《清宫述闻》记载:“康熙十九年始以武英殿内左右廊房,共六十二楹,焉修书处,掌刊印、装璜书籍之事”。另据咸丰十二年《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武英殿修书处”条下记载:“康熙十九年十一月,奉旨设立修书处,由内务府王大臣把其成,下设兼管司员二人,以内务府官员兼任。下又设正监造员外郎一人,副监造、副内管领一人,委署主事一人。库掌三人,委署库掌六人。设有书作,刷印作。书作司界划、托裱等职;刷印作管理写样、刊刻、刷印、摺配、装订等职。有拜唐阿十九名,委署领催四名。另设匠役若干,分别为书匠、界划匠、平书匠等,共八十四人,分办各作之事”。由此可知,康熙十九年武英殿修书处已正式成为清代宫廷专门修书机构。
武英殿位于西华门内,熙和门西,“殿厂五楹,丹墀东西阶九极。其东配殿曰凝道,西配殿曰焕章,后殿称敬思。殿之东北为恒寿斋,西北为浴德堂。”(《清宫述闻》)清代官刻书籍几乎全部集中于此。但也有地方官府受皇帝之命刊刻书籍的,如二康熙四十六年(1707
年)雨淮监政曹寅奉敕刊印的《全唐持》等书,也被列入内府本。因武英殿修书处必内务府领导,并由内移府出资,所以总称“内府刻书”,又因为内务府刻书以武英殿为刻书中心,故又统称为“武英殿本”,简称“殿本”。
武英殿刻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为历代宫廷刻书所不及。明代的“经厂”刊刻书籍数量有限,质量上如叶德辉《书林清话》中云:“明人好刻书,而最不知刻书”。明宫廷刻书由文化较低的宦官把持,所刻书籍校勘失误较多,而武英殿刊刻的书籍,多为高极翰林所为,故校刊精湛。据《历代刻书考述》统计:“内府刻书以单刻计算,大钓有六百三十三种,五万四千零三十六卷”,数字十分可观。此外,宫中还设有多处修书处所,如:蒙养斋专修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书籍;佩文、渊鉴二斋专修经史、文学方面的书籍;还有专门从事翻译满文、蒙文、藏文等少数民族方面的处所,如“清文字经馆”,满文《大藏经》便是在此译成的,以及“实录馆”、“圣训馆”、“玉牒馆”、“方略馆”、“国史馆”等等。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在位的六十年时间里,各种书籍的纂修从未停止过,每年都有新书问
世,《四库全书》纂修期间,为了将一些敕撰本纳入《四库全书》,甚至出现了十六种书籍同时编修的情况。可见当时宫中刊修书籍的盛况。
宫中所刊刻的书籍雕板、刷印、装璜都非常精美。康熙一朝刻书多采用精致的锦连纸,坚韧洁白。字体上采用仿宋字,或采用软体字,又称楷体字,用两种字体雕板。所刻书板“虽杂出众手必斠若画一”(《清殿本书始末记》),而且挺秀工整,秀美洒脱,风格各异,将书法艺术舆雕刻艺术融为一体,世称“康版”。清代著名学者金植《不下带编》卷四中有“康版,更在宋版书之上矣”的评价。如御定《全唐诗》、《七经》等书都是用软体字刻印的,《佩文斋书籍谱》、《历代持诗余》、《康熙字典》、《渊鉴类函》等书都是用仿宋字刻印的,这些书籍都是精工细刻,纸精墨妙,装璜考究,堪称精品。雍正朝所刻的《律历渊源》,雍正六年完成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排版,书中大量的插图都是由当时著名的画家和优秀的刻工合作完成。以四色套印的《御制唐宋文醇》、(御制唐宋诗醇》及五色套印本的《劝善金科》,在刊刻、刷印、装璜工艺上都连到了较高水平。乾隆三十八年后,用木活字排板印行《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四种,在刊印过程中对各种工艺有所改进,改变了元朝王桢先在一整板上刻字,再锯为活字的旧方法,而是先锯好大小相同的木子,然后贴上字样刻字。以木活字摆印书籍,省工省费,乾隆皇帝赐名“聚珍”,并题诗十韵称讼。主持雕印该书的大臣金简总结印书经验,著有《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对当时及后期的出版事业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乾隆皇帝对校镌经史板片除下的零头短片非常珍惜,命仿古人巾箱之式,雕刻袖珍板丛书十种。嘉庆四年刻《续纂大清一统志》,工料愈逊,九年纂《熙朝雅颂集》,特谕浙江巡府阮元刊进,亦不如乾隆初年诸殿本。“道光、咸丰两朝天下多故,稽古右文万几无暇”(《清殿本书始末记》)。同治朝武英殿刻书基本停止。“光绪一朝,初敕纂七省方略,为省费计,由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以西法铅铸活字排印成书”。武英殿刻书处到此时已名存实亡。
嘉庆皇帝封武英殿遣存下的书籍、画板非常重视,十九年五月上谕“武英殿御书处书籍版片,积年刊刻不易,若任其残缺漫漶,殊为可惜,著逐一查点,其颁行有用之书,如版片间有缺坏,应即补刻齐全”(《清仁宗睿皇帝圣训》)。嘉庆以后,宫中藏书管理混乱,武英殿所藏书籍书版失窃日趋严重。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发生一起大火,所藏书籍、书板、印刷工具等惨遭毁灭。《清穆宗实录》记载:“六月二十日晚,西华门内武英殿不戒于火,延烧至三十余间••••”可见损失之大,相传火灾起因在于武英殿书籍“久被盗窃,典守者假火逃罪”。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