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生涯导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术生涯导航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85.98 7.2折 120 全新

库存17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子牛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81826

出版时间2024-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0元

货号1203271271

上书时间2024-05-30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生1
1.1 学历知识地图与学历基本知识1
1.1.1 从学历知识地图看什么是研究生1
1.1.2 学历基本知识简介3
1.2 学科、专业与学科门类,树与林3
1.3 学位的一些标准知识7
1.4 研究生学业标准与要求10
1.4.1 通常意义下的学业标准10
1.4.2 学问、学术行为与学术诚信13
1.5 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一些区别18
1.6 读研的附加值:可转移技能20
1.7 研究生的稀缺性与重要性23
1.7.1 研究生的稀缺性24
1.7.2 研究生的重要性27
参考文献28
第2章 读研前的准备29
2.1 读研前的思考29
2.2 事先了解读研的理由30
2.2.1 读硕的理由31
2.2.2 读博的理由31
2.3 如何寻找合适的潜在导师34
2.4 如何联系潜在导师35
2.4.1 需要准备一封让潜在导师能轻松打开和阅读的邮件36
2.4.2 如何等待答复和准备第一次拜会导师37
2.4.3 从一位博导的遭遇看需要注意什么38
2.5 如何参加面试40
2.5.1 自我介绍的要点40
2.5.2 面试常见的问题与准备41
2.6 被录取之后42
2.6.1 读研资格的维护42
2.6.2 提前开始工作的重要性42
2.6.3 如何当新生43
参考文献44
第3章 如何开展研究45
3.1 看待研究的范畴式方法:沙漏模型及其特征45
3.2 如何获取知识47
3.2.1 知识的四个象限与研究生何时进入四个象限48
3.2.2 熟悉获取和更新文献的方式49
3.2.3 掌握有效面对文献的方法50
3.2.4 知识的理解与隐性知识,理解力54
3.3 提出研究问题56
3.3.1 研究问题的定义、要求与选择56
3.3.2 共性问题举例:悖论与理解力58
3.3.3 研究问题的来源60
3.3.4 研究目的,研究假设63
3.4 经过系统训练掌握研究方法64
3.4.1 掌握理论类与物质类研究工具的重要性64
3.4.2 方法论与研究方法的分类,巴斯德象限68
3.4.3 逻辑推理:归纳、演绎与反演72
3.4.4 因果关系:概念、方法和分类74
3.4.5 不确定性问题答案、想象力与启发式思维77
3.5 了解什么是本学科方向的研究结果与研究过程84
3.5.1 从贡献看结果的一般形式84
3.5.2 从影响看结果的高级形式,颠覆性与突破性,一句话介绍86
3.5.3 研究过程,研究的反馈回路88
3.6 主意/想法是如何诞生的89
3.6.1 可能有助于诞生主意的OBC框架90
3.6.2 诞生主意可能需要的品质,洞察力90
3.6.3 可能存在有助于诞生主意的环境91
3.6.4 从想法到最终发表93
3.7 科学研究的一些概念94
3.7.1 科学研究及其目的95
3.7.2 科学研究的若干概念96
参考文献100
第4章 如何顺利写出学位论文103
4.1 学位论文的难度与写作的整体思路103
4.1.1 学位论文的难度103
4.1.2 复杂度降维:模块化分层结构法105
4.1.3 模块与基本元素的数量因素106
4.2 学位论文的模块划分107
4.2.1 模块划分与论文五个要素的结合107
4.2.2 学位论文主要功能模块的写作惯例与特例,沙漏模型结构109
4.3 在基础层级布局学位论文的基本元素114
4.3.1 基本元素的种类与举例114
4.3.2 读编冲突现象与解决读编冲突的基本原则117
4.3.3 基本原则1:有机变化原则118
4.3.4 基本原则2:显式直白原则119
4.3.5 基本原则3:相干排序原则121
4.3.6 基本原则4:可记忆原则123
4.3.7 基本原则5:单一意义原则124
4.3.8 基本原则6:可读性原则127
4.3.9 基本原则7:规范性原则127
4.4 用修辞模式完成基础级向各层级之间的反馈130
4.5 关于撰写学位论文的建议分享136
4.5.1 撰写学位论文的切割法137
4.5.2 一些有读博经历的学者的建议138
4.5.3 如何写出昀好的硕士与博士论文,评优的原则141
4.5.4 找一篇现成的学位论文作为样板143
4.5.5 撰写学位论文可借鉴的格言144
4.6 文字处理工具的重要性147
4.6.1 利用排版工具的一般性建议147
4.6.2 排版工具利用举例:生成附录148
4.6.3 排版工具利用举例:参考文献列表及其交叉引用149
4.6.4 利用人工智能帮助写作的争议149
4.7 致谢——可能被昀广泛阅读的部分152
参考文献154
第5章 学术交流与交道156
5.1 各种交流对象156
5.2 如何与导师打交道157
5.2.1 与导师打交道的七项注意158
5.2.2 寻求导师帮助的建议160
5.3 发表论文过程中的交道162
5.3.1 论文发表与四类人群,读者、作者、审稿人与编辑162
5.3.2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交道164
5.3.3 论文投稿过程中的交道166
5.4 如何做学术报告171
5.4.1 学术报告与论文的区别171
5.4.2 学术报告的基本原则171
5.4.3PPT的制作讲究173
5.5 墙报、电梯间演讲、短演讲或快闪演讲176
5.5.1 墙报177
5.5.2 电梯间演讲、短演讲或快闪演讲178
5.5.3 一句(段)话介绍,要素句179
5.6 通过参与服务提高交道与交流能力180
5.6.1 教学类:当助教的交流与交道180
5.6.2 事务类181
5.6.3 学术类:期刊审稿182
5.7 学术礼仪183
5.7.1 学术报告礼仪183
5.7.2 致谢是一种礼仪184
5.7.3 发邮件与礼仪186
5.7.4 网络礼仪188
5.7.5 研究生的一种人物特征:学术礼仪与学问的结合188
参考文献190
第6章 从入学到获得学位的各个环节191
6.1 各个环节之间的匹配,七大类陷阱191
6.2 课程学习与资格考试194
6.2.1 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征195
6.2.2 资格考试195
6.3 选题与选题报告197
6.3.1 选题价值、选题来源、选题确认与前期研究197
6.3.2 书面选题报告的构成200
6.3.3 选题报告评审会及其评价204
6.4 预答辩:昀终学术报告207
6.5 论文送审与论文评阅意见209
6.5.1 论文送审的前提、类型与作用209
6.5.2 预先了解评阅意见的可能构成209
6.5.3 积极面对论文评阅专家211
6.5.4 如何面对论文的评阅意见,尤其是棘手的意见212
6.6 论文答辩213
6.6.1 答辩委员会,创新点与学术亮点213
6.6.2 如何面对答辩中的演讲215
6.6.3 如何面对评委的提问220
6.6.4 答辩决议书222
6.7 学位审议、学位授予与毕业典礼223
6.7.1 学位审议与学位评定223
6.7.2 学位授予,工程硕士、工程博士与名誉博士的特殊性223
6.7.3 毕业典礼224
参考文献226
第7章 如何营造快乐的学术生涯227
7.1 快乐的相对性与可能性227
7.2 尽量避免退学与延期毕业230
7.2.1 退学现象与可能原因230
7.2.2 修业年限统计数据与延期毕业现象231
7.2.3 学者提出的延期毕业迹象与原因232
7.2.4 延期毕业的特殊因素233
7.3 读研过程的安全与健康问题233
7.3.1 让读研更安全:像涉水一样观察、评估、决定和执行233
7.3.2 面对习惯的策略:改变、断源、替换236
7.3.3 抑郁与焦虑,预防、应对与救助237
7.3.4 识别冗余信息,避免“信障”现象240
7.4 主动创造快乐241
7.4.1 他人快乐的经验241
7.4.2 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动力的策略245
7.4.3 奇妙因果关系:快乐可能才是成功的原因,微休息246
7.4.4 主动享受校园文化,节日、纪念日与仪式典礼248
7.4.5 演说,一种令人难忘的快乐方式250
7.5 提高效率的可能途径253
7.5.1 来自日常生活的启发253
7.5.2 找对人的价值254
7.5.3 开展新计划的初日启动效应254
7.5.4 能力的自然提升与末端加速效应255
7.5.5 开会的艺术:提高效率,珍惜时间258
7.6 展望:把快乐带到毕业之后259
7.6.1 未来职业生涯与研究生学历的联系259
7.6.2 为什么毕业又是新的起点259
7.6.3 给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点启示,导师与母校的终身价值261
7.6.4 从过去到今天到未来,失败与成功,杰出人才263
7.7 给我们快乐的学术生涯制作导航图270
参考文献272

内容摘要
本书是在给清华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如何顺利度过读研生涯的"报告基础上创作的,涉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研究生、读研前要准备什么、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如何完成学位论文、如何以研究生身份打交道、如何面对读研的各个阶段以及如何更开心地读研等七个主题,目的是给读者提供引导与启发,鼓励研究生保持激情,将科学研究的平凡过程转变成一次很好非凡的发现之旅。可用于在读硕士生、在读博士生和有志读研的本科生或其他人群参考,也可以供毕业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管理层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