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与教师教育
  • 教育与教师教育
  • 教育与教师教育
  • 教育与教师教育
  • 教育与教师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与教师教育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45.8 6.7折 68 全新

库存6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理查德·S.彼得斯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41545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3257710

上书时间2024-05-17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理查德•斯坦利•彼得斯(Richard Stanley Peters, 1919—2011),英国分析教育哲学代表人物和“伦敦路线”(London Line,即教育哲学的概念分析路线)领军人物。1942年获得牛津大学古典文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3年出任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OE)教育哲学教授,1964年创立英国教育哲学学会(PESGB)并担任首任主席,兼会刊《教育哲学杂志》首任主编,1971年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1983年荣休。主要代表作有《权威、责任与教育》(1959)、《伦理学与教育》(1966)、《理性、道德与宗教》(1972)、《理性与情感》(1973)、《心理学与伦理发展》(1974)、《教育与教师教育》(1977)、《论教育家》(1981)、《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1981)等。译者简介:王占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办学精神与教学特色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美国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教育、批判教育学与教育美学。个人专著《价值选择与教育政治——阿普尔批判教育研究的实践逻辑》(2014)、《道德教育的论辩逻辑》(2022),独立译著《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2014)和《教育论:智育、德育和体育》(2016),在《教育研究》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录
作者原序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 教育

第一章 教育与有教养的人:进一步的思考

第一节 “教育”与“改革”的比较

第二节 针对认知条件的反对意见

第三节 价值是教育的专享条件吗?

第四节 认知是教育的根本条件吗?

第五节 教育与有教养的人

第六节 概念分析的限度与要点

第二章 教育质量的含义

第一节 “质量”的概念

第二节 教育的内在质量

一、 “有教养”的产品标准

二、 教育程序的过程标准

第三节 教育机构的外在目标

第四节 社会原则与教育机构

第五节 质量分析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第三章 自由教育的歧义性及其内容问题

第一节 自由教育的三种解读

第二节 自由教育即知识本身

一、 为了实用目的的知识

二、 为了知识本身的知识

三、 知识的进步

四、 有教养的心灵状态

第三节 自由教育即普通教育

一、 思考的多维性

二、 知识的关联性

三、 理解的全面性

第四节 自由教育即自由人的发展

一、 自主是一种心态

二、 道德上的自主性

三、 判断力与想象力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自由教育的困境

第一节 自由教育即普通教育

第二节 自由教育即知识本身

第三节 自由教育即非专制教育

第五章 关于教育正当性的辩护

第一节 教育的独特价值

一、 发达的推理能力

二、 广泛的理解力

三、 为事情本身而做

四、 教育过程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教育的工具性辩护

一、 知识与理解

二、 理解的广度

三、 非工具性的态度

第三节 工具性辩护的不完备性

第四节 教育的非工具性辩护

一、 免于无聊

二、 理性的价值

第五节 非工具性的态度

第六节 结论性问题

第六章 柏拉图的教育观是正确的吗?

第一节 柏拉图教育建议的逻辑结构

一、 价值判断

二、 人性假设

三、 相应的教育建议

第二节 柏拉图的积极贡献

第三节 对柏拉图的批评

第二部分 教师教育

第七章 哲学在教师训练中的地位

第一节 为什么要引入理论?

第二节 理论的选择与呈现所应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作为教育理论分支的“教育哲学”是什么意思?

第四节 在初始训练阶段应该教授哪些教育哲学内容?

第五节 应该如何教授教育哲学?

第八章 “教育”(学科)作为教学的具体准备

第一节 内容的优先级

第二节 “教育”(学科)对课程设置的贡献

第三节 关于技能的教学

第四节 教育的一般理论

第五节 理论对实践的影响

第九章 教育作为一门学术性学科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第二节 教育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课程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教育学者的三个生活世界

第十章 大学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

第一节 大学作为一个公共机构

第二节 大学应该关注教育研究吗?

一、 教育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 教育研究与大学观念的契合性

三、 大学关注教育研究的方式

第三节 大学与教学专业的自主权

索引

内容摘要
《教育与教师教育》是英国教育哲学学会(PESGB)的创立者及首任主席、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OE)院长和教育哲学教授理查德·斯坦利·彼得斯(Richard Stanley Peters, 1919-2011)主编的《国际教育哲学文库》中的一种,其写作时段(1964至1972)恰好位于《伦理学与教育》(Ethics and Education,1966)出版前后。因此,其中既包含了他对其代表作《伦理学与教育》写作背景的介绍,也包含了作者在该书出版以后针对学界相关质疑所作的进一步思考。与此同时,该书所涉主题也从“教育的正当性”“教育与有教养的人的关系”“教育质量的含义”“自由教育的歧义与困境”“柏拉图的教育观”“哲学在教师训练中的地位”“教育(学科)作为教学的具体准备”“教育作为一门学术性学科”“大学在教师教育中的职责”九个方面,充分展现了一位分析教育哲学家对“教育”与“教师教育”问题的系统思考。

主编推荐
在教育与教师教育中,我们应当更加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呢,还是更加强调实践关怀呢?书中提出了一些具有长期重要性的问题——诸如:关于教育及其质量和目标,关于通识教育的内容,关于教育理论的性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关于大学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本书是英国有名分析哲学家对“教育”(学科)与“教师教育”问题的系统思考。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