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冰:上海土地批租试点亲历者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破冰:上海土地批租试点亲历者说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88.97 5.3折 168 全新

库存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9298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1201779974

上书时间2024-04-23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地点:太阳广场采访:徐建刚、王安德、李钰君、周友琪、严亚南等翻译:大友志玲整理:严亚南徐建刚:孙先生,非常感谢您特意从日本回来接受我们的访谈。28 年前,就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一件可以说是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事情。您作为当年国内*个参与土地批租的外国投资者,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今天,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我国*次以国际招标方式进行土地批租的地块,您在这里建设了太阳广场,可以说您是我们国家在土地批租方面“*个吃螃蟹”的人。今天非常有幸请到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参与这块土地批租的经过。孙忠利:我自己是一个住在日本的华侨,是一个不动产开发商,在日本、香港地区、新加坡、美国都有投资。我的爸爸是裁缝,他1923 年从宁波到上海后又到日本。中国人是真聪明,三把刀,一把裁缝刀,做衣服;一把剃头刀,帮人理发;一把菜刀,做厨师,这三个行业不需要语言交流,日本话一句不会也可以过生活。所以,我是很佩服中国人的。那时候,他从神户坐火车到东京,一下火车站,看到拉黄包车的人一边等客人一遍看报,吓了一大跳,觉得这个国家将来一定会发达。那时候,中国是在*困难的时候。我是1934 年出生的。小的时候,爸爸常常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一定要到祖国做一件事情。”我得到这个批租的消息后想,哎呀,正好我可以回到中国去做一件事。这件事情就是这么来的。徐建刚:您是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孙忠利:我是在香港得到这个消息的,是程永康先生、张宇先生告诉我的。我就说,可以啊,我去看看。因为中国内地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像中国香港、美国是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各方面的情况都不一样,相差比较多。得到这个消息以后,我马上就回到日本,因为开发商做实业一定需要很多的资金嘛。回到日本,我就找三井信托银行总经理,他是我的朋友。我和他商量,问他:“怎么样?”他说:“好!你决定吧!”就这样,我过来了。徐建刚:您之前来过上海吗?孙忠利:来是来过,但是对上海这个地方不太了解,哪些地方地势好,哪些地方地势不好,我都不太了解。徐建刚:当年您来的时候,这块地是不是还只是一张图?孙忠利: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是一个荒地。徐建刚:您还记得到上海来的情况吗?市里有没有什么领导接待您?孙忠利:那时候是程永康、张宇带我来的。倪天增副市长、夏克强副秘书长、李雅谷先生、庄晓天先生,我们都见过。我自己那时候大概50多岁。因为爸爸说过,让我长大了要到祖国做件事情,这句话,我永远没有忘记。徐建刚:这句话,对您来说可能是*的动力。当时可能也没有办法看清楚,但是想好要做事情,所以就来了,是吗?孙忠利:嗯,那时候我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美国都在做实业。20 世纪做实业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事业,对社会的贡献也比较大。现在21世纪了,房地产可能不再吃香了,都做IT了,这也是一个轮转。徐建刚:当时您想到国内投这个项目,有没有人劝您不要来?孙忠利:我在日本长大,那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我们从外面看起来,中国的企业都是国家的,我们的都是私人的,有这样的分别。我也听到过有人说,孙先生的脑筋恐怕坏了。我现在已经80多岁了,但是回想起来,我觉得我自己*的成功还是投资中国,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我现在的公司就比较危险一点,这个是我自己也想不到的。

 
 
 
 

商品简介

本书是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策划编写的“口述上海”系列之一。该项目自2015年4月立项,经过上海市委党研室多年研究走访,完成了对当年参与上海土地批租改革的研究者、推动者、参与者、亲历者等共30人的采访,并征集了不少珍贵的照片和史料。全书正文共分四编:“运筹帷幄图变革”,主要口述者为当时制定或者参与制定土地批租相关文件的领导,主要从宏观方面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学习借鉴求突破”,主要口述者为当时应标来参与上海土地批租的香港商人等;“殚精竭虑谋发展”,主要口述者为当时参与土地批租试点的工作人员;“锐意创新开先河”,主要口述者为研究相关理论和政策的学者,理论层面的分析较多,主要讨论上海土地批租试点在理论、法律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媒体评论】
这是上海土地批租改革试点这一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事件的首次全面披露。——人民网

目录

:前 记 / 003运筹帷幄图变革第01编  运筹帷幄图变革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谭茀云、杨振汉) /  003谨慎、规范、依法推进上海土地批租改革(夏克强) / 021开创性探索上海土地管理与使用新路(蒋如高) / 

 037土地批租改革的破土而出(王安德) / 

 066第 02 编 学习借鉴求突破我所做的两件事中的重要一项(梁振英) / 

 097诚心诚意介绍香港经验给上海(简福饴) / 

 113有幸参与内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刘绍钧) / 

 135我相信这条路肯定会成功(罗康瑞) / 

 155甘当沪港交流的“老黄牛”(顾镜卿) / 

 168从沪港经济比较研究到土地批租可行性研究及试点(裴世安) / 

 196第 03 编 殚精竭虑谋发展参与批租:经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李钰君) / 211 

 至今怀念29 年前的改革岁月(颜南海) / 236 

 能为改革做点工作很高兴(杜承文) / 260 

 虹桥26 号地块:历经曲折 终获成功(周友琪) / 267 

 父亲让我回祖国做件事(孙忠利) / 290 

 这件事在香港引起很大轰动(张宇) / 305 

 雪中送炭 没齿难忘(程永康) / 318尽心尽力做好“分内事”(龚伯荣) / 331 

 第 04 编 锐意创新开先河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的传承与实践(张薰华) / 347 

 我所经历的土地批租改革前期研究(顾家靖) / 366参与研究 见证改革(田汉雄) / 380 

  土地批租规章的创制与突破(钱富兴) / 

 401中国房地产法律体系之开端(顾长浩) / 431 

 以法律人身份参与调研、文件起草和公证(沈卫) / 451 

 土地批租促进了规划管理改革(耿毓修) / 466 

 专业的市场调研事业,从那里起步(朱章海) / 478 

 上海旅游业“跨界”共谋房地产市场改革(周丰年) / 485 

 统计数据里留下的是房地产市场改革的足迹(滕国纬) / 498 

 《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中的民生用房(王晓光) / 507 

 从旅游市场的运营分析到上海房地产市场调研(王祖光) / 515 

 上海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大事记 / 501附录 / 509后记 / 566 

【前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