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嘉朴学家礼乐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乾嘉朴学家礼乐思想研究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39.74 5.1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建军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66507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415050

上书时间2024-04-14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一、关于本书选题

二、问题的提出

三、本书的关怀

四、研究现状综述

五、相关概念的厘定

章  乾嘉时期的时代背景及其礼乐概况

节  乾嘉时代及其音乐概况

一、时代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二、音乐学术背景:清代礼乐扫描

第二节  清代礼乐思想一般面貌与乾嘉学术

一、清代礼乐思想概貌

二、反思理学回归原典

第二章  “声音自有流变”——江永礼乐思想研究

节  江永及其思想特点

一、生平及学行

二、学术思想及方法

第二节  江永礼乐思想内涵

一、通经以明道,明道以救世

二、亦雅亦俗,雅俗兼采;损益通变,礼时为大

第三节  江永学术对礼乐思想的意义

第三章  “唯其淡也,而和亦至焉矣”——汪烜礼乐思想研究

节  汪烜及其思想特点

一、生平及学行

二、思想渊源

三、学术思想及治学方法

四、汪烜对古代论乐文献的考证

第二节  汪煊礼乐思想内涵及特点

一、“唯其淡也,而和亦至焉矣!”

二、“淡和”主张之体现——琴曲实践

第三节  汪煊学术对礼乐思想的意义

一、汪炬“淡在和上”的音乐思想是其整个学术思想的表征

二、汪炬的礼乐思想彰显了传统儒家音乐思想在清代中叶的表现状态

三、思想来源和立场

四、汪烜礼乐思想特点

第四章  “礼乐通情,以情定理”——戴震礼乐思想研究

节  戴震及其思想特点

一、生平及学行

二、思想渊源

三、义理思想

四、治学方法——由训诂以求义理

第二节  戴震礼乐思想内涵

一、理、礼、乐、情——关系溯源并辨析

二、礼乐思想诉求——反思理学、达情遂欲

三、礼乐思想旨归——“以情絮情”、以情定理

第三节  戴震学术对礼乐思想的意义

第五章  “圣人之道,一礼而已矣”——凌廷堪礼乐思想研究

节  凌廷堪及其思想特点

一、生平及学行

二、思想渊源

三、学术思想

四、治学方法

第二节  凌廷堪礼乐思想内涵

一、以礼代理

二、以乐观礼

第三节  凌廷堪学术对礼乐思想的意义

第六章  乾嘉朴学礼乐思想定位及意义

节  江永、汪煊、戴震、凌廷堪音乐思想异同

第二节  清代礼乐思想的哲学基础与音乐美学观察

一、先秦诸子思想

二、“三礼”与《乐记》

三、宋儒思想言论

第三节  从四人礼乐观看礼乐思想在历史上的流变

结论

附录  汪烜论乐文字辑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乾嘉时期是清代朴学(考据学)全盛时期,代表着一个中国传统学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本书涉及的江永、汪烜、戴震、凌廷堪等儒者在精通考据的基础上皆有思想义理的创见。乾嘉时期的音乐学术成果丰富、音乐思想有独优惠值,礼乐问题在乾嘉时期有着不同于前世的自身特色,在知识考订和思想建构两个方面均呈现值得重视的学术文化状态。
    本书将研究主题限定在礼乐和礼乐思想领域,不光是为了使问题探讨更集中、更深入,而主要是因为礼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更是儒家音乐思想的核心价值,礼乐现象的背后是很好丰富而重要的礼乐思想,主题限定在礼乐思想可以深入观察礼乐的内涵及变迁情况,看其在清代乾嘉时期的思想面貌,进而说明礼乐及其思想义理的发展流动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