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的未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医学的未来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23.02 4.8折 48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炳忻,杜嚣 主编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295903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590769

上书时间2024-04-09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炳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现担任中国香山科学会议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杭州“未来医学论坛”理事长。
杜嚣,现担任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会理事、浙江远达公益基金会顾问、浙江文德公益基金会顾问,未来医学论坛发起人。

目录
部分演讲
讲古代科学系统与现代技术文明
1.中国古代科学系统与数学建模方法
2.中国古代科学是以全宇宙为背景的全知全能系统
3.中医的几个层次
4.中国古代修炼学是古人探索宇宙真相的方法
第二讲迈向健康中国
1.什么是健康中国
2.健康中国之路的现实问题
3.“以健康为中心”,顺应世界潮流
4.追求最高的健康水准
5.加快健康立法
6.实施健康中国的路径
第三讲乡村医生的未来
1.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2.构建农村健康保障体系
3.恢复重建地震灾区医疗服务网
4.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5.乡村医生朝家庭医生的方向发展
第四讲用中医治疗肿瘤
1.心理疏导为前提
2.药物治疗为关键
3.饮食调理为基础
4.体能锻炼为补充
第五讲整合医学的过去与未来
1.西方医学历史回顾
2.西方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的兴起
3.医改需要各方力量
第六讲构建中医的思维
1.研究中医思维规律
2.突破自我思维的禁锢
3.中医阴阳互比思维
4.同气相求,阴阳相感
5.“观”是整个中医思维的特点
6.持脉有道,虚静为主
第七讲从微针调气探讨丹道修炼本原
1.观察TTM与针灸治疗
2.微针调气讲究手法和针法
3.微针调气调治身体
4.构建以针演道针灸体系
5.涵蓄丹田,温养命门
6.微针调气,炼己筑基
7.子午周天一气周流与胚胎早期发育
8.回归生命源头
9.以针演道与助道
第八讲未来医学的特质
1.中医符合未来医学的特质
2.中医的独特优势
3.从道的层面探究生命
第九讲中医临证训练与提升
1.认识中医,从神与气入手
2.关于中西医争论的一点澄清
3.内在训练可以使人“观”得更清楚
4.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医学习的观察
5.中医着重临床实践
第十讲健康医学工程
1.如何推进健康医学工程
2.人是具有不错意识活动的开放复杂巨系统
3.健康医学是走向更高稳态水平的过渡态科学
4.对工程化、规模化的初步设想
第十一讲实施健康医学模式
1.未来医学的宗旨是为人类健康服务
2.健康医学模式从系统论角度对待疾病
3.在临床中认识到“健康医学模式”的意义
4.加强对病的认知教育
5.用健康医学模式,调理银屑病
6.增强患者信心,减少医源性伤害
第十二讲透过微观研究看癌症治疗
1.从物理学和化学角度分析疾病的发生
2.分析癌细胞,设计治疗策略
3.增强免疫力,驱除癌细胞
4.TGF—beta促进癌细胞移动,也抑制免疫功能
5.ALK抑制剂对TGF—beta功能的影响
第十三讲“天人合一”与人体健康
1.从一个小故事谈起
2.正确认识生命体,方能保障健康
3.整体论的正确性与还原论的片面性
4.确立正道与中西医争论之实质
5.发扬中华文化核心优势,促进全民健康
第二部分讨论
讨论一
TTM与针灸的未来
1.TTM与针灸的接轨
2.阴阳反映到生命,其实就是温度
3.针灸充其量是助道之品
4.针灸启动微弱的信息
5.针灸使能量向均衡方向发展
6.针灸调节人体能量
7.TTM测的是细胞、物质身体发出的气
8.TTM具有科学性,是有效且安全的
讨论二
关于生命的医学
1.对生命的参悟、理解
2.天地之道的模拟与再现
3.能量医学:连接东西方医学的桥梁
4.提升内在训练,防护病气影响
5.未来医学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
讨论三
给未来医学清晰定位
1.疾病其实是人体正气修复过程的反映
2.人体自组织存在吗
3.物理学与传统医学的结合
讨论四未来医学以健康为主体
1.从集成论看未来医学
2.未来医学是不同层次的医学集大成
3.利用过渡态增强适应力
4.关于物质基础的探讨
5.全面了解生命的规律
6.未来医学的本质特征是关注生命
7.给生命一些时间和空间
8.中医与西医是一种并行关系
9.关于脑和心的探讨
后记

内容摘要
由杨炳忻、杜嚣主编的《医学的未来(2)》是第二届“未来医学论坛”的报告集,汇集了十几位医学专家、学者对未来医学的深入探讨。全书分两部分:靠前部分是各位专家的主题演讲。每一位专家都根据自己的专长和研究,在“未来的医学”这个主题下,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并阐述了未来医学发展遇到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第二部分则以自由讨论为主,他们各抒己见,气氛活跃热烈,通过相互交流和碰撞,为医学的未来提出了一些落地的建议和方案。

精彩内容
未来的医学?融合的医学
第二届“未来医学论坛”于2016年秋在杭州成功举办。
“未来医学论坛”汇聚了越来越多杰出的医学专家和学者。他们进行学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是深入探讨医学未来的基础。
大道至简,认知的高度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方法。
人类现有的医学体系都是在各自的环境和文化背景下独立发展起来的,虽然研究的终极目标都是人体和疾病,但哲学背景、理论体系、诊疗手段,都有巨大的差异。
过去100年,中医、西医,以及全球各地的民族特色医学正处在一种割裂的状态。而这种割裂的实质,仅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认知和信息相对落后而出现的不得已的存在状态,源自文化背景和观察角度的不同。
现代医学由于缺乏整体观,将大量的资源浪费在局部的问题上,并由此发展出日趋复杂的处理方法。如果我们能将割裂的医学体系加以融合,整体地看待人体和生命,不仅仅局限于物质肉体层面,更从生命的能量和精神层面,全面地分析问题,就能够用极为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回到医学最原始的出发点去看待中医、西医以及民族医学,从哲学和思想层面将它们进行融合。对同一个对象,真理也应当是相同的。
在前提条件和思想系统互通之后,我们要在语言表达上实现统一,将最传统的文化内涵、中医精髓,用最现代的科学语言、科学手段表达出来,形成能被世界公民理解和接受的“医学语言哲学”,让不同的医学体系之间拥有索引和“互换计算公式”。
我们过去对中西医结合的尝试,更多地停留在了技术和方法层面,这无疑是“舍本求末”,也就难免被局限在具体的问题上。只有让不同的医学体系,在哲学思想上实现互通,在语言体系上实现统一,在操作方法上能够相互转化,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探索和实践医学体系的融合是“未来医学论坛”在接下来很多年的使命。
“未来医学论坛”将以小心求证、继往开来和向前探索的科学精神,包容和转化来自世界各民族医学的思想,共同为促进人类健康和文明发展提供帮助。
祝愿医学的未来更加明朗,人类的生活更加安康。
是为序。

未来医学论坛理事会
2017年7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